首页金融正文

消金公司新政提高准入标准,主要出资人持股比例不低于50%

作者:付乐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4-03-19 22:03:24

摘要:为加强对消费金融公司的监督管理,促进消费金融公司规范经营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3月18日修订发布了《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办法》将自2024年4月18日起施行,原《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消金公司新政提高准入标准,主要出资人持股比例不低于50%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付乐 冯樱子 北京报道

消费金融行业新规正式落地。

为加强对消费金融公司的监督管理,促进消费金融公司规范经营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3月18日修订发布了《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办法》将自2024年4月18日起施行,原《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办法》共十章、79条,围绕消费金融机构准入标准、业务分类监管以及公司治理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

“整体上看,《办法》出台以后,让消费金融行业在风险抵御和风险防控方面有所增强,消金公司融资渠道拓宽,补充了此前可能因市场和行业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监管空白,匹配更为适配现行监管需求和产品的监管模式。”3月19日,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十年的时间里,消费金融行业有着长足的发展,也能够看到诸如股权结构、监管模式、资金渠道和公司治理等方面新的需要。

主要出资人持股比例不低于50%

谈及《办法》出台的背景,有关司局负责人答记者问时表示,经过多年发展,消费金融公司行业的业务模式和风险特征均发生显著变化,现行办法已无法满足消费金融公司高质量发展和监管需求。

《华夏时报》记者整理发现,对业内较为关注的扩大业务范围、提高贷款额度、明确分支机构设置等方面,《办法》未进行修订,此次修订主要变化集中在提高准入标准、强化业务分类监管、加强公司治理监管、强化风险管理以及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办法》将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出资人持股比例要求由不低于30%提高至不低于50%。

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一是从近年监管实践来看,提升主要出资人持股比例有利于压实股东责任,增强股东参与公司经营意愿,更好发挥股东资源优势,促进股东积极发挥支持作用。二是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避免由于股权相对分散而出现公司治理失效失衡的问题。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提高消费金融公司准入标准,符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精神,有助于从源头上保障消费金融公司股东质量,压缩主要股东责任,也有助于维护市场适度竞争格局。

同时,《办法》还要求消费金融公司本身的注册资本应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

记者统计发现,在31家获批开业的消金机构中,目前锦程消费金融、盛银消费金融、唯品富邦消费金融、晋商消费金融、蒙商消费金融、中信消费金融、长银五八消费金融等9家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不足10亿元。

区分基础业务和专项业务范围

《办法》还强化业务分类监管,区分基础业务和专项业务范围,取消非主业、非必要类业务,严格业务分级监管。

例如,将“发行非资本类债券”“同业拆借”等7项业务纳入基础业务,将“资产证券化业务”“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业务”等2项业务纳入专项业务。

王蓬博表示,这能够避免监管空白和漏洞,区分基础业务和专项业务有助于中小消金机构更加专注主业。

此外,《办法》取消了非主业、非必要类业务。鉴于代销保险可能导致消费金融公司相关投诉纠纷增多,而且行业也基本没有开展此类业务,因此取消“代理销售与消费贷款相关的保险产品”业务。

鉴于部分消费金融公司高度依赖融资担保公司、保险公司风险兜底,不利于提升自主风控能力,而且间接抬高贷款综合利费水平,《办法》要求担保增信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全部贷款余额的50%。结合消费金融公司经营特征和风险特点,在审慎测算基础上,《办法》规定,流动性比例不得低于50%。

《办法》明确规定消金机构的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贷款拨备率、杠杆率不低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商业银行的最低监管要求。

“将消费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统一要求,是严格限制消费金融公司盲目扩张,预计行业也将会有增资潮出现。”王蓬博认为。

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值得注意的是,《办法》更加突出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增加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合作机构管理”两个专章。

一方面,《办法》压实消费金融公司的消保主体责任,另一方面,加强对合作机构的约束管理。

具体来看,消费金融公司应当将消费者权益保护纳入公司治理、企业文化建设和经营发展战略,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体系,建立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建立逾期贷款催收管理制度、催收管理系统,加强贷款品牌自主管理等。

董希淼认为,针对消费金融公司客群下沉、消费者金融素养一般等情况,《办法》突出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要求建立健全消保工作机制,加强合作机构管理,加强消费者适当性管理,落实催收管理主体责任。

“下一步,消费金融公司应更多运用金融科技,提升催收规范化和智能化水平。”他表示。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