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价格“内卷”跌破1元/Wh,美克生能源魏琼:未来三年储能将迎生死赛|对话风光储领跑者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05-31 02:13:26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苗诗雨 李贝贝 杭州报道
近年来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不断提升,储能行业爆发式增长,出现电池电芯产品大型化、储能产品迭代提速、价格“内卷”愈演愈烈等现象。进入2023年,储能行业价格恶性竞争、产业规模过剩的观点引发业内热议,储能行业发展前景备受市场关注。
近日,《华夏时报》记者与美克生能源董事长魏琼展开深度对话。魏琼向记者表示,储能行业作为“双碳”概念下火热赛道,“价格战”是行业无法避免的。但除了关注价格、成本,储能行业更应该关注整体效能的提升。
在魏琼看来,储能行业将在未来三年迎来生死赛,大量新型储能企业涌入后,行业竞争将日渐激烈。“未来,对于储能企业来说,核心技术将成为发展的基石,也将成为在行业竞争中的立足之本。”魏琼向记者说道。
储能企业“卡位赛”将至
自“双碳”目标提出后,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为推动风、光等资源的最大化发电,储能技术、系统不断突破创新。
在魏琼看来,新能源发展可以分为上半场、下半场,上半场发展的是传统电力系统,下半场则为新型电力系统,在下半场,储能产业或将成为发展主导力量。
为何称得上主导?魏琼从发电端和用户端向记者分别展开道,储能应用在发电侧,能够实现对于电力的储备和调节;应用在用户侧,能够和电网信息进行交互,推动用能成本降低,储能的调节也能进一步提高终端的电能质量。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平均储能时长约2.1小时,相比较2021年底增长110%以上。装机规模快速扩张背后,储能电芯、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细分领域企业涌现,储能赛道竞争激烈。
面对行业激烈竞争,魏琼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直言,“虽然当下储能不断有大量集成商涌入,但个人认为,未来储能绝大多数市场还会集中在一些头部玩家手里。”
魏琼向记者表示,任何一个行业“起风”之后,都会有大量的新面孔涌入,但目前来看,储能赛道的头部、腰部企业或许将会在未来三年陆续涌现。
“价格战”不应只浮于表面
《华夏时报》记者调研发现,随着技术应用的更新迭代和各方资本的不断涌入,国内储能市场近年来竞争日渐激烈。
以当下市场成熟度较高的电池产品为例,5月26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29.5万元/吨,近期电池级碳酸锂价格震荡显著,此前4月26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曾跌至17.65万元/吨。
原料价格作为电池成本重要一环,原料价格下行背景下,产品价格战也愈演愈烈。2023年年内有电池产品价格降低至1元/Wh以下,价格“内卷”已成事实。
事实上,对于储能行业来说,企业发展的经济性和产品低价竞争始终是绕不开的两大核心问题。
对此,魏琼向《华夏时报》记者直言,价格竞争是每个赛道都无法避免的,储能作为万亿级大赛道,也是不可能不卷的,关键是要明白,赛道发展背后真正“卷”的是什么。
在魏琼看来,行业当下的价格战,不应当只停留在如何降低价格,更多的应该思考如何通过技术突破达到平价的市场化发展,竞争的关注核心更多应当落在技术层。
魏琼进一步展开表示,价格竞争应当更关注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服役阶段的单次放电成本,更多结合科技手段,例如提前预防电芯级问题,尽可能减少电芯衰减,进而延长电芯的寿命,增加整体系统放电次数。
魏琼也向记者透露,美克生能源目前也希望能够以储能安全为核心载体,通过数字能源调节,实现用户侧用能的成本最低、价值最高。
技术型企业或更有发展潜力
实际上,自2022年我国多个风、光大基地陆续落成后,储能产业开启发展元年,赛道涌入大量企业和资金。
行业数据显示,2021年前,我国每年新成立的储能相关企业大约在三千至四千家。但2022年共成立超3.8万家储能相关企业,对比2020年新成立储能企业数量翻10倍。并且2022年储能行业融资交易249笔,融资规模达到了494亿元,融资金额为2019年的16倍。
魏琼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当下储能行业不断有大量集成商涌入,但她个人认为,未来可能仅有一部分的电芯、核心零部件、运营商、运维商企业,能作为头部设备供应商存活下来,并且根据技术突破的节奏快慢,部分企业也会逐渐发展为腰部玩家。魏琼表示,储能行业是否需要这么多涌入者,这是个问题。
记者也了解到,从目前的储能企业主体类型来看,主流大体分为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在当下产品价格“内卷”之下,两大类主体企业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谁将在后续储能市场崭露头角也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对此,记者也与魏琼展开了进一步探讨,在魏琼看来,技术见长的企业未来或更有发展潜力。魏琼表示,作为细分市场的储能赛道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以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企业进驻及发展储能的难度都较大,如果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单通过资金渠道做集成产品,这种模式在后续发展上可能会有局限性。
责任编辑:张子鹏 主编:张豫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