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翻拍提速 中国影视只讲昨天的故事

作者:五大夫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4-16 21:20:16

摘要:经典翻拍提速 中国影视只讲昨天的故事

经典翻拍提速 中国影视只讲昨天的故事

文/五大夫

   尽管新版《西游记》引来一片骂声,但是新版的《三国演义》、《红楼梦》已然提上了播出日程。看来,在这个2010年,四大名著都要经历一番重整山河卷土重来的闹剧了。
    自从有了电视电影,中国的导演们就开始了翻拍经典的历史,一百年来屡试不爽,投资越来越大,技术越来越好,演员阵容越来越强大,观众越来越不满。
    其实,翻拍经典的根本原因,还是中国的导演和剧作家们越来越不会讲故事,文艺创作上的苍白无法遮掩。影视圈里新人换旧人,但是能拍的戏,却总是只有那么几部。好莱坞也重拍经典,但是像中国导演们这么自始至终、持之以恒、情有独钟地重拍经典,全世界也是独此一家,绝无仅有。
    尽管我们是一个怀旧的民族,但不可否认的是,观众看电影电视,却总是喜新厌旧的,按照发哥的说法,“爱怀旧的人,已经不适合今天的江湖了。”但是不适合又能怎么样?中国的影视圈永远都奇缺好剧本、好创意,重拍的周期越来越短,重拍的次数越来越多,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影视江湖将会是怎样的单调和拥挤,不用想象,已然知晓。
翻拍提速在劫难逃
    经典被重拍的多了,首先的问题就是雷同,旧版《西游记》和新版《西游记》同一时间在不同的电视台上演,是再普通不过的正常现象;《越王勾践》和《卧薪尝胆》居然也同在一天出于同一个电视台……纵观历来的电视电影,除了像四大名著这样的传统经典,被重拍最多的,大致可分为四类。
    首先是武侠片。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对武侠有着特殊的痴迷,武侠也一直都是电视剧创作者最钟爱的题材之一,恩怨、仇杀、友情、爱情……真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电影的地方必有武侠。一部《射雕英雄传》,从最早的1983版开始,到如今已经不知道重拍多少回了。可怜的是,我们的武侠经典作品太少,一个金庸,翻来覆去地拍,香港拍完内地拍,央视拍完卫视拍。武侠导演们无材可取,金古梁温几位大师只好一再出镜。
    其二是英雄片。以《烈火金刚》和《上海滩》为例,电影电视拍过的次数不计其数,旧版新版新新版,看起来每一次似乎都不同,但其背后,却永远都是那么几个老套的不能再老套的故事。不过英雄人物永远都是吸引眼球的利器,也不能怪导演们旧饭再炒。
    其三是红色经典。近年来,红色经典的重拍愈演愈烈,电影转拍电视,电视转拍电影,话剧变影视,影视变话剧,《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红灯记》、《沙家浜》、《青春之歌》、《51号兵站》、《霓虹灯下的哨兵》、《冰山上的来客》……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几乎把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所有红色经典电影,甚至老一辈人耳熟能详的样板戏、话剧、舞台剧统统翻拍成了电视剧。不过反响实在是难堪,可以说,所有的重拍之中,红色经典是最不被看好的。
    其四是青春情感戏。以琼瑶戏为代表,诸如《一帘幽梦》、《还珠格格》等等,演员越来越漂亮,道具越来越精致,场景越来越高档,但是“情感”却越来越少。情感戏似乎已经陷入了一个误区,大制作做不出来真情感,原本应该泪水横流的戏,更多时候变成了搞笑戏。
    在类别之外,还有一种戏也开始被重拍,这一类不能像四大名著一般是经典,不能像《上海滩》一般是老戏。它们是近几年的红戏、热戏,比如《亮剑》,居然也有消息说要重拍了,同样待遇的还有海岩三部曲《永不瞑目》、《玉观音》和《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等等。
没有观众的商业秀
    驱动重拍经典的背后动力非常明显,尽管导演们总有许多借口和理由,诸如“技术进步”、“社会价值变化”、“文化内涵重置”等等,但究其根本,无非是利益,不管是为了商业利润还是为了包装新人,导演们不会真的为了文化而重拍经典,这是毫无疑问的。
    导演李少红曾明确透露:目前国内的电视剧市场以题材论价,在开拍前就定好了价格。看看四大名著未播先卖的高价,一切就真相大白,新《红楼》和新《西游》,首轮每集200万;新《三国》差点,每集180万;新《水浒》最少,但130万一集的价格,也是瘦死的骆驼大过马,高出市场平均价不止一点点。四大名著价格很好,金庸作品呢?同样不便宜,其他的经典也一样。经典卖的就是一个知名度,不管拍得好不好,只要拍的是经典,总有人看,有人看就有收视率,有收视率就有广告,就有价格。这就是重拍经典的秘密所在。
    重拍经典对于电视台和影视公司来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包装新人,十多年前,《还珠格格》让“小燕子”一飞冲天,这一次,湖南卫视再拍新《还珠》,演员自然是超女快男。海岩的每部戏几乎都会捧红几个新人,倘若重拍,可不是资源的重复利用?
    导演、演员、影视公司、投资者皆大欢喜,唯一不欢喜的就是观众。即便是再经典的戏,看了千百遍只能是味同嚼蜡,决不会有半点欣赏的感觉。这恐怕也是翻拍剧总是很难讨好观众的原因之一,虽然观众在看什么上没有选择,但最起码看过之后批评两句的权利总是有的吧?
    金融危机之后,国家提出振兴文化产业。作为一个中国人,自然愿意看到中国的文化更有影响力一点。不过,值得担忧的是,振兴文化产业,究竟应该怎么样振兴?加大投资,提高待遇,放宽条件……这些东西看起来很美,但并不是振兴文化产业的根本,倘若只有外部条件的改善,只有经济投资的增加,那么文化产业的振兴最终不过是一场华丽的秀而已。
    文化产业,这四个字其实是值得琢磨的。所谓文化产业,其核心是文化,而不是产业,有文化才有产业,没有文化,文化产业不过是空谈。但实际的情况恰恰相反,许多年以来,我们对于文化的态度不在文化本身,而在于文化能不能带来经济利益。这种颠倒的设置并非一日所形成的,而是长久以来过于追求经济利益的必然结果。
    所以,必须弄清楚的是,文化产业,首先要有文化。以影视剧来说,一味地翻拍经典,只是说明我们没有文化,即便那些经典是祖先创造的,但祖先也是别人,我们自己的文化又在哪里呢?尊崇祖先,并非坏事,但是只剩下祖先,没有了自己的文化和经典,那文化岂不是断子绝孙了?我们这些现代人,这些祖先的子孙们,活的还有什么意义?
翻拍后还经典吗
    经典为什么是经典?基本上,所有的经典都是历史形成的,都是因缘际会,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它无法复制的特殊性,重复经典或者颠覆经典都不是什么好主意,这也是重拍经典一直不被观众认可的原因。曹雪芹在清朝写出来《红楼梦》是文学巨匠,但倘若是在今天写出来了,那绝对是精神错乱者。同样,《红楼梦》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首次拍成电视,可以万人空巷,但今天重拍,只会招来骂声。
    问题是我们的影视公司和导演们似乎忽略了这一点,非但如此,还想方设法地画蛇添足,比如说新翻拍自《新白娘子传奇》的《又见白娘子》,让法海老和尚爱上白蛇,那白娘子的抗争还有什么意义,白娘子还是白娘子吗?再比如《西游记》,把猴子变成人,还有多少人能接受,遑论喜欢?给唐僧安排了诸多感情戏乃至激情戏,有几个人相信唐僧还能取到真经?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永远不是因为它能赚多少钱,而是因为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为了赚钱而重拍经典,其实就是否定了经典的内涵。可以推论的是,倘若一部经典没有了它本身所具有的内涵,经典还是经典吗?
    显然不是。所有的重拍都比不上原作,这是一个必然结果。对于一个导演来说,忠实呈现原作是不可能的,没有创新,拍戏就没有意义。可一旦改变,经典就不复经典,唐僧一路上爱恨情仇,那显然不是《西游记》,应该叫《一个老和尚的情爱之路》。但尴尬就在于,观众对于经典的认可,是建立在原著之上的,是对原内容、原人物的认同。所以重拍的作品尽管颠覆了经典,却仍旧要冠以经典之名,否则就不能获得更多的关注,不能获得商业利益的最大化,这不符合商业规则。
    很多人都在讨论如何重拍经典,在讨论要创新还是要守旧,实际上这不是问题。大多数中国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都是以内容取胜,都必须是特定环境之下才能产生,是不可复制的。重拍者倘若守旧,不如不拍,创新,则拍出来的不再是经典本身。
    我们知道,好莱坞也经常重拍经典,但这是不一样的。比如说《金刚》,从上个世纪60年代问世,到现在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要重拍一次,但是我们要明白,《金刚》的主题是普遍性的,是任何时代都有的,《金刚》的制作是依靠技术手段。主题不会过时,技术永远在更新,这两个基础决定了《金刚》可以反复重拍。《红楼梦》可以吗?
文艺创作的悲凉
    反复地重拍经典,说明了我们在文艺创作上的苍白。实际上从有电影电视以来,中国的影视界就从来没有重视过编剧的问题。对于一部影视作品来说,剧本是最基础的东西,剧本,一剧之本,但在中国,从来就没有发挥过它一剧之本的作用。
    我们知道,好莱坞的编剧经常罢工,长的时候甚至几个月、一两年,他们罢工的理由基本上只有一个,就是待遇——影视公司给的钱不够。而他们罢工的结果很可怕,电影导演没有电影拍,电视只能重播以前的旧节目。实际上,好莱坞的编剧们收入并不低,我们可以得知的一些数据是2007年好莱坞编剧罢工之前的收入,根据编剧们2007年到期的一份合同显示,六家大电影公司给原创剧本的稿费是最低10.6万美元,各大电视网给电视剧剧本开出的价码约为:黄金时段喜剧类2.1万美元,黄金时段剧情类3.1万美元。许多编剧挣得远比此多。大电影公司出品的电影剧本稿费至少有100万美元,而知名编剧每部电影也许能拿到400万美元。而就在罢工前一年,洛杉矶人均年收入为5.26万美元,美国全体人口的个人平均所得约为2.5万美元。
    在这样的情况下,2007年好莱坞编剧罢工,理由是要求双倍收入以及网络版权收入。同样收入高的还有韩国编剧,其收入大约是中国编剧的30倍以上。
    中国影视界对于编剧的不重视不仅仅是收入问题,更多的是对剧本本身的不重视,在影视行业里,编剧基本上属于底层人员。诸多问题困扰着这些真正进行影视创作的人。
    除收入低之外,首先是编剧没有发言权,在韩国,编剧的地位还在导演之上,导演是不能擅自改变剧本的。而在中国,导演对编剧有绝对的支配权,想怎么改就怎么改,编剧著作权得不到尊重。更多时候,导演本身身兼编剧,甚至于侵占编剧的成果,不给编剧署名的事件时常发生。其次,拖欠稿费,除了知名编剧,一般的编剧本身收入就低,一部投资几千万的电影,剧本稿费仅仅几万,而就这几万,还常常拖欠。
    编剧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倘若能够创作出来经典作品,那才是奇怪的事情。而就编剧本身来说,也并非完全无可指摘,特别是名编剧,前几年一位知名编剧找枪手代笔的事情弄得沸沸扬扬,便是例证。
    不重视创作,不愿意为创作投资,这就是中国影视业的现状,如此局面之下,没有创作能力的影视业只好把目光瞄向经典,也是必然。因此,要改变烂炒经典的局面,就必然要改变创作的困境。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