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外资资管加速“抢滩”中国市场:贝莱德首只纯外资公募基金蓄势待发,可以尝鲜“上车”吗?

作者:喻莎 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8-20 22:32:45

摘要:“多家外资金融机构也加速进入中国市场是大势所趋,未来的中国的公募行业,乃至整个金融行业将迎来全球机构同台竞技的时代,助推中国资本市场向成熟化迈进,为投资人创造更多价值。”宜信财富资本市场负责人王浩宇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外资资管加速“抢滩”中国市场:贝莱德首只纯外资公募基金蓄势待发,可以尝鲜“上车”吗?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喻莎 胡金华 上海报道

在中国加快金融开放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外资资管巨头正在加速“抢滩”中国市场。

8月20日,《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作为国内第一家外资全资控股公募基金,贝莱德第一只公募产品——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基金已于近日正式获批,等待发行,其合资理财子公司首款理财产品也已取得产品编码,即将发行。

从首个获批在中国建立资产管理公司,到发行首支外资公募基金产品,再到首只理财产品即将亮相,以贝莱德为代表的外资金融机构,正在快马加鞭布局中国市场。对此,贝莱德中国区负责人汤晓东表示:“贝莱德在中国开展业务已超过 15 年,中国市场一直是贝莱德的战略发展的重心。贝莱德将国际先进经验引入中国,始终为投资者提供多元的投资解决方案。”

“多家外资金融机构也加速进入中国市场是大势所趋,未来的中国的公募行业,乃至整个金融行业将迎来全球机构同台竞技的时代,助推中国资本市场向成熟化迈进,为投资人创造更多价值。”宜信财富资本市场负责人王浩宇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首只外资公募和理财产品蓄势待发

近期,贝莱德在华的两大新设主体——控股的公募基金和合资理财公司都宣布即将发行A股产品。

今年6月11日,贝莱德基金正式获批公募基金业务许可证。此后,贝莱德基金就马不停蹄地上报了第一只公募基金产品。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7月1日,贝莱德基金递交的《公开募集基金募集申请注册——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被接收材料。

8月16日,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基金正式获批,这意味着国内首只纯外资公募基金产品即将诞生。

8月20日,记者获悉,上述基金拟于8月30日起公开发售,对于“贝莱德中国新视野”这一产品概念,拟任基金经理唐华解释称:“经历了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中国不仅在经济复苏上领先全球,中国的企业在成本优势的基础上,越来越多地在技术创新、管理和创意输出、品牌力提升等方面推行积极的变化。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将从全球大视野着眼,关注时代变局,聚焦来自新能源、泛消费、数字化革命、养老、产业创新升级的五大增长新动力。我们对中国市场长期发展趋势充满信心。”

琢磨金融研究院院长姚杨向本报记者分析称,贝莱德基金作为中国国内首家外资100%控股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其获批筹建和正式展业本身就是具有极高意义的代表性事件,也有效证明了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在不断加快,更进一步显示了外资金融机构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入融合。

同时,《华夏时报》记者还了解到,其合资理财子公司——贝莱德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首款理财产品已取得产品编码,即将发行。对于贝莱德建信理财获准发行首款权益类理财产品,贝莱德建信理财总经理纪冰表示深受鼓舞。“近年来,中国居民的财富管理意识觉醒,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强劲。贝莱德建信理财将充分发挥贝莱德的投资和风险管理专长,并坚持创新发展,提供符合中国客户需求的优质理财产品与服务。”

海外资管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市场

实际上,不仅仅是贝莱德,自2020年4月,中国金融行业全面开放以来,不少外资资管巨头开始加速涌入中国市场。

2021年8月5日,证监会核准设立富达基金,这是继贝莱德基金后的第二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此外,路博迈、范达等多家外资机构也已提交公募基金牌照申请,还有包括三井住友银行、法国巴黎银行等多家外资金融机构也正加速进入中国市场。

外资为何对中国市场如此钟情?贝莱德基金投资总监陆文杰表示,中国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中国市场高收益、高波动性的特点,对进取且风险承受力较高的投资者具有天然吸引力;其次,中国市场相较于全球的差异化能分散风险;第三,全球化重塑背景下,中国地位日益凸显;最后,面对同样的中国投资标的,海外投资者与中国本土投资者之间可能存在较大的认知差。

外资公募基金的到来,将给行业带来什么影响?王浩宇受访时指出,外资基金公司具有“百年老店”多、人才梯队完善、投研体系完备、大多以长期投资为目标等优势,在投资理念、风险控制、投资流程等方面值得国内机构借鉴。此外,外资公募基金公司能够为市场带来不同风格的投资策略,有利于对资本市场的多层次定价,尤其是促进对A股长期定价机制的建立。

截至目前,我国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已超过23万亿元,保持了持续的高速增长。但是在中国GDP已经是美国70%水平的宏观背景下,中国的基金行业存量规模依然仅有美国同期的约1/7,发展空间依然巨大。

“总体而言,整体市场增量空间仍然巨大,以贝莱德基金为例,如果能够发挥其全球资管规模第一的品牌和投研优势,特别在中国市场和全球资产配置等领域的产品布局上做到有益、有效、有比较优势的合理补充,想必可以在中国广阔的市场空间中获得较好的发展。”姚杨表示。

如何克服“水土不服”仍是挑战

从国内基金行业本身来看,总体规模快速扩张过程中马太效应愈发明显,新增份额和规模多数被头部公司所享有。

在国内公募基金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外资公募面临着哪些挑战?如何走出差异化道路?

姚杨坦言,拆解现有公募基金行业存量规模来看,不难发现排名前十的头部机构仍然是内资机构占据绝对多数,而存续时间同样够长、公司治理同样完善、历史业绩同样可观的合资公司并未在市场份额的蛋糕分配中取得竞争优势,其背后或许受到“国内机构+国内机制更懂国内市场”的因素影响。而如何克服这一影响,对于外商独资的公募基金公司而言,更是一个需要面临的挑战。

王浩宇认为,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外资投资机构走出差异化竞争道路主要基于鲜明特色与收益性两个出发点。

从特征鲜明角度来看,首先产品定位鲜明,业务布局完善,着眼全球市场,投资视野开阔;其次,跨境业务得天独厚:对于境内有资金委托需求的外资机构,更具认可度,外资持有期相对更长更稳定,更易获上市公司青睐等;最后,与内资公募比,外资公募更看重投资标的竞争优势和安全边际,投资风格鲜明。

从收益性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成熟的风控体系,精细的操作流程。相较内资公募品牌,外资有更成熟完善的风控体系,会更加规避虽然短期有利于规模扩张但有隐患的投资方式(分级基金、保本、通道业务等);第二,市场定价能力更强,尤其体现在在衍生品定价以及交易能力上,产品优势明显。

那么,对于即将进入发行阶段的首只外资公募基金,投资者要不要尝鲜投资呢?王浩宇认为,投资人做投资抉择要基于两点考量,既是否认可管理人的投资风格以及基金的投资方向。人员构成看,贝莱德基金管理层均具备丰富的中国本土投资经验,尤其总经理张弛更是公募“老将”,保证了对中国资本市场独特性的充分、深度认知。从投资方向看,这只新发基金基本符合当前国内投资的主旋律。

“不过,对于更加谨慎的投资人,可能需要参考基金实盘业绩及配置组合,可以在基金运作后适时‘上车’。公募基金在认、申购和赎回方面比较灵活,何时‘上车’不是主要矛盾,而充分了解管理人风格、投资策略及投资方向更加重要。”王浩宇进一步强调。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