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正文

那个没被滴滴和美团干掉的哈啰,如今自己造车了!

作者:翟亚男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4-10 22:04:53

摘要:从第一家免押金到推出哈啰助力车,再到哈啰电动车、哈啰换电、哈啰顺风车、哈罗本地生活……哈啰实现了从“哈啰单车”到“哈啰出行”的蜕变。更让美团和滴滴想不到的是,哈啰开始自己造车了!

那个没被滴滴和美团干掉的哈啰,如今自己造车了!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翟亚男 北京报道

几年前资本市场的一阵急雨,给共享单车带来了一道“炫目”彩虹,色彩纷呈的各色单车充斥了城市的每个角落。但彩虹总是短暂的,随着OFO押金暴雷、摩拜被美团收购……精彩转瞬即逝。但共享单车的故事并未因此落幕,一个后来者改写了剧本,它就是滴滴和美团都曾试图要干掉的哈啰。

据易观发布的《2020中国共享两轮车市场专题分析》显示,目前共享单车市场形成了以哈啰出行、美团、滴滴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哈啰出行的行业用户规模和活跃用户规模APP端均位列第一,已覆盖超过400座城市,app与小程序总活跃用户规模占据了半壁江山。

从首推共享单车免押金到推出助力车,再到电动车、小哈换电、顺风车、网约车、酒店、到店团购……哈啰实现了从共享出行企业到基于出行的普惠生活平台的蜕变。更让美团和滴滴想不到的是,哈啰开始自己造车了!

自造电单车

瞄准千亿市场

4月7日,哈啰出行正式推出哈啰电动车,宣布从共享出行领域进入电动车生产销售领域。同日,美股上市公司小牛电动也一次性发布和升级了十款产品。有消息称,滴滴旗下的青桔单车除了在布局共享电单车业务外,也正在探索家用电动两轮车项目。

中信证券曾分析指出,中国电单车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万辆。弗若斯特沙利文也曾预测,中国电单车2019年至2023年的市场复合年增长率将提升至7.22%,市场规模将达到1089.9亿元。从所涉猎的业务看,哈啰出行从来都不是先行者,但最终总能以挑战者的姿态立足。

造车并不是难事,关键是造什么样的车。哈啰此次发布的两轮电动车包括A80(精灵)、A86(图灵)和B80(魔灵)三大车型,其中哈啰A80(精灵)VVSMART青春版售价3999元起。从价格看,哈啰瞄准的是中高端电单车市场,最大看点是主打目前电单车市场的一大短板——智能化。

实际上,在新能源赛道上,无论是两轮和四轮,都拥有相同的未来——智能化。目前传统二轮电动车行业仍然缺失一款底层的OS,各品牌产品仍停留在“单机、功能机”阶段,行业整体智能化渗透率尚不足5%。相比新车,哈啰随车发布的VVSMART超连网车机系统更加吸引人。如何“把车子装进手机里”?哈啰VVSMART超连网车机系统给出了五大出行解决方案,分别为Hi- OS、Hi-Power、Hi-Safety、Hi-Service、Hi-Life,用于改善消费者在人车互动、车辆能源、车辆安全、售后服务、出行生活五大领域所遇到的痛点,通过VVSAMRT超连网车机系统,哈啰实现了手机和电动两轮车的超级连接。

“哈啰要做的,是推动智慧出行,创造更深层次的人机交互,让用户不仅更懂车,也让车更懂用户”,正如哈啰电动车产品经理马天驰所说:“哈啰始终相信,未来出行是充满乐趣的。我们致力于打造的,不是一个简单的骑行工具,而是移动的内容和服务平台。”马天驰仅仅是哈啰研发人员中的一个。据了解,目前哈啰出行在上海大约有两千多员工,一半员工为软硬件研发人员,其中专注于人工智能方面的大约就有200人。

在销售模式上,哈啰也打破了传统两轮电动车行业过度依赖“坐商”的经营模式。哈啰电动车事业部总经理迟星德认为,电商和新零售是必然趋势,打造线下体验售后和线上下单一体化的零售模式是行业期待。据了解,哈啰电动车将采用新零售模式,包括哈啰出行APP的线上下单线下提车等;同时所有门店统一定价,不再“因人而宜”“因店而异”。

新业务加速裂变

“飞轮效应”凸显

随着业务触角延伸至“大出行”领域,曾将的“哈罗单车”也快速转变为当下的“哈啰出行”。目前,哈啰已经布局单车、助力车、车服、换电、顺风车、打车、生活馆等业务,互联网的“飞轮效应”成为哈啰发展的核心。

所谓“飞轮效应”,是一个公司中不同业务板块之间相互耦合赋能,不同业务板块就像不同的齿轮,每一次转动都对下一次转动提供了势能,最终“飞轮”会越转越快,企业的价值也就越来越大。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共享出行行业整体运营模式已从粗放式扩张逐步转变为精细化运营,行业竞争的焦点从早期基于资本和补贴的运营转向基于科技赋能的高效运营,以实现盈利和正向循环。

正是凭借差异化打法,从二三线城市起家,强调的精细化运营维护,没有参与烧钱大战的哈啰加上投资的加持,一路发展到成为出行行业的头部公司。据了解,目前相当一部分哈啰用户已经使用过哈啰出行两种或以上服务,多场景业务相互协同和渗透的效果已经显现,哈啰的品牌效应和流量效应使得每个新业务都能够很快“热启动”,并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业务拓展。

基于“飞轮效应”,哈啰向本地生活服务的延伸也具有天然的优势。在居民衣、食、住、行的各个赛道和领域中,出行服务是一个最为高频、刚需的入口级赛道。共享单车为哈啰带来庞大、高增长且高活跃度用户群体,他们以“最后一公里”的出行服务为基础,向吃、喝、玩、乐去延伸,具有极大的想象空间。

以两轮电动车品类切入新零售也是哈啰布局本地生活的重要举措。2020年12月,哈啰电动车在安徽、江西、广东等多地招商,目前线下累计开店逾千家。首创互联网+门店模式,提供多种赋能方案帮助电动车行业门店更好地卖车,这不仅是一个多渠道的两轮电动车售卖网络,同时也能撬动两轮电动车后服务市场,线上线下俨然一张大网。

“用户价值”是王牌

赴美上市或将启动

不久前,有消息称哈啰出行将于今年二季度初赴美上市,募资额在20亿美元左右。彭博社也曾报道,其将以非公开形式在美国提交IPO申请。

去年哈啰出行累计完成了两轮融资,其中宁德时代战略入股。天眼查信息显示,迄今为止,哈啰出行已完成15次融资,背后站着蚂蚁金服、春华资本等一线VC,其中宁德时代是首次入股哈啰出行。

作为共享单车领域的后来者,在OFO垂死挣扎、摩拜卖给美团的境遇下,哈啰出行成为留在牌桌上唯一将共享单车作为主营业务的玩家。在阿里系的背书下,哈啰出行逐步拓展业务边界,并不断完成逆袭。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蚂蚁金服参与了多轮融资,但双方是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哈啰的独立性更强一些。上市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很正常的行为。”

在很多投资者眼中,哈啰出行的技术能力和运营水平、对商业模式的认知是领先的。对于其未来的更多商业化可能,GGV执行董事李浩军曾经做出这样的判断,“一个平台最大的价值其实是用户价值,只要用户量足够大、粘性足够高,那么业务的可扩展性是很强的,很多成功的互联网公司最后都是超级用户平台业务,很难说局限在其中的一环”。“所以,如果再把用户价值横向扩大,可做的插件应用还很多。只要是用户需要的,理论上来说,都可能会衍生出一个新兴业务,只是时间节点的问题。”他认为。

目前来看,边界拓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资金流支撑,这或许也是哈啰出行选择此时上市的原因之一。无论是以电动车厂商还是以出行公司抑或是本地生活平台公司的角色上市,哈啰的首要任务是要打通新业务和现有主营业务之间的关系,有了润滑剂“飞轮效应”将发挥更大潜力。

编辑:于建平 主编:王大勇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