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正文

生物药“集采禁区”被打破:带量采购箭在弦上,市场格局重构下谁是最大赢家?

作者:崔笑天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3-03 11:56:47

摘要: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副研究员蒋昌松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原则》不能说是专门为生物药带量采购出台的,但是可以视为生物药领域的‘一致性评价’”。

生物药“集采禁区”被打破:带量采购箭在弦上,市场格局重构下谁是最大赢家?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崔笑天 北京报道

继化药、高值耗材集采之后,药械领域再掀波澜,生物药集采箭在弦上。

近年来,生物药已成为资本市场新宠,增长迅速。招商银行研究院数据显示,2014年-2018年全球生物药市场规模由2800亿美元增长至4400亿,复合增长率高达12%,而同期化学药市场增速仅3.5%。这让不少化药、中成药、原料药企纷纷转换赛道,蜂拥而入。

在中国,生物药一度被称为“带量采购的禁区”,可以免受集采的价格冲击,这让资本与药企的热情更加高涨。但所谓禁区已被打破,在春节前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一锤定音:“生物类似药纳入集采是毫无疑义的。”

这导致行业迎来极大震动,热情大幅回落,相关公司股价下挫。随后,指导原则迅速出台。2月18日,春节后首日,国家药监局药品审批中心(下称“CDE”)即发布《生物类似药相似性评价和适应症外推技术指导原则》(下称《原则》),提出了生物类似药相似性评价和适应症外推的指导性建议,从而进一步规范和指导生物类似药的开发和评价。

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副研究员蒋昌松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原则》不能说是专门为生物药带量采购出台的,但是可以视为生物药领域的‘一致性评价’”。

“目前中国生物药市场,进口大于国产,同时国产快速发展,竞争还不是很充分。带量采购会为中选企业带来稳定的销量和收入,将进一步推动创新。”蒋昌松说。

生物类似药审评审批标准完善

业内一度将上述《原则》评价为“为生物药集采铺路”。平安证券研报认为,《原则》发布,或为生物制品集采工作开展打下基础。意味着生物制品的集采工作已经在医药政策的规划中,随着生物类似药相似性评价工作的进展,其带量采购工作将有序进行。

生物药指的是利用生物体、组织、细胞、体液等制造的一系列治疗制品,属于大分子药物。生产技术工艺相比化药更复杂,技术壁垒较高,包括单抗、双抗、ADC药物、细胞治疗、干细胞、基因治疗等。

而所谓生物类似药,与化药中“仿制药”的概念类似,可以视为生物药的“仿制药”。不过,由于生物药的研发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且难以像小分子化学仿制药一样易于仿制并得到结构完全相同和均一的活性物质,因此更难以证明类似药与原研药整体相似,且在质量、安全性及有效性方面不存在有临床意义的差别,也就是说,生物类似药的相似性评价更难。

《原则》旨在为此提供路径。文件中明确,生物类似药不能自动外推参照药的全部适应症,这意味着,当临床试验证明该生物类似药在一个适应症上与原研药临床相似,相关的研究数据和信息的科学论证,不能支持其用于原研药在中国获批的其他未经直接研究的适应症。

《原则》指出,生物类似药应充分论证候选药与参照药在未经直接研究的适应症人群中,是否存在作用机制、PK、PD、有效性、安全性及免疫原性的差异。并进一步提出,适应症外推的3个条件:一是完成的比对研究的适应症已使用敏感的临床试验模型,且未检测出临床差异。二是直接比对研究的适应症和拟外推适应症的主要作用机制应尽可能一致。三是候选药在拟外推适应症没有特殊或额外的安全性问题。

兴业证券研报认为,后续适应症外推可能需要进行个案化申报,即每外推一个适应症,都需要拟外推适应症同时满足以上3个条件;对于作用机制不完全相同的适应症,外推时需额外的非临床和(或)临床数据进行支持。

这为进一步规范管理生物类似药审评审批奠定了基础。兴业证券研报认为,健全规范的审评审批程序有利于提高行业门槛和高质量的良性竞争,研发能力突出的生物类似药企业有望因此获益。

三大品种或被纳入集采

那么,哪些生物类似药有可能被纳入集采范围内?

目前,国内共有四个品种的生物类似药获批上市,分别是阿达木单抗、利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和曲妥珠单抗,主要用于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2.jpg

(图片来自:新浪医药新闻)

其中,阿达木单抗的生产厂家最多,达到5个,原研药企是艾伯维,生物类似药企分别是百奥泰生物、海正药业、信达生物、复宏汉霖。此外,君实生物与中国生物制药的生物类似药正在审批中。

其次是利妥昔单抗与贝伐珠单抗,分别达到了3家的集采门槛,原研药企均为罗氏,利妥昔单抗的生物类似药企为复宏汉霖和信达生物,贝伐珠单抗的生物类似药企为齐鲁制药和信达生物,此外,恒瑞医药、绿叶制药、贝达药业、百奥泰生物的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正在审批中。

曲妥珠单抗的生产厂家最少,仅有2家,原研药企为罗氏,生物类似药企为复宏汉霖。

按照现行带量采购规则中,单个品种原研药与仿制药厂家需要达到3家的门槛,未来生物药集采或将纳入阿达木单抗、利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这三个品种。

目前,它们均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阿达木单抗原研药修美乐原价7586元/支(40ml),医保支付价为1290元/支,略高于其余三款生物类似药同规格价格,百奥泰生物的格乐立定价为1160元/支,海正药业的安建宁、信达生物的苏立信定价均为1150元/支。复宏汉霖的汉达远最便宜,为899元/支。

利妥昔单抗原研药美罗华原价3416元/支(10ml),医保支付价约为2294元/支。同规格复宏汉霖的汉利康定价为1398元/支,信达生物的达伯华定价为1030元。

贝伐珠单抗原研药安维汀原价5253元/支(4ml),医保支付价约为1500元/支。同规格齐鲁制药的安可达定价为1198元/支,信达生物的达攸同定价为1188元/支。

可以看出,上述原研药价格已经大幅低于欧美定价,而生物类似药的定价更低。参考化药集采75%的平均降幅,集采后价格有望降至千元之内,渗透率有望提升5-10倍甚至更高。因此,即将到来的生物药集采,对于药品上市不久、市场份额小的本土生物类似药企来说,将是一次有望重构市场格局,迎来翻盘的机会。

而对手握原研药的跨国公司而言,或将面临更大压力。目前,他们在全球正处于生物类似药的激烈竞争之中,销售额缩水。

比如阿达木单抗的原研药修美乐有“药王”之称,在全球畅销药中居首,艾伯维2020年年报显示,虽然美国市场上修美乐保持了8.4%的增长,达到161.12亿美元,但在国际上,修美乐的净收入为37.2亿美元,下降了13.6%。罗氏亦在2020年年报中表示,预计赫赛汀(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美罗华)、贝伐珠单抗(安维汀)三款原研药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的销售额共减少51亿瑞士法郎(约合55.66亿美元)。

罗氏首席执行官Bill Anderson称,生物类似药竞争在2020年使罗氏的国际收入减少了63.4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生物仿制药竞争的最大降幅。“我认为我们已经看到了最糟糕的情况。”他预计到2021年,生物仿制药的影响将达到51亿美元。

集采规则或比化药更温和

对于生物药集采,亦有业内人士担忧,是否会出现“刚进医保,又来集采,层层降价”的现状。蒋昌松认为,在医保谈判协议期内的生物药,不会被纳入集采之中。他推测生物药集采的竞争规则与中选规则,也会设置的比化药更加温和。“医保和药企一定是合作共赢关系,绝对不能是零和博弈。”

近年来,中国生物药市场发展迅速,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2019年国内生物药市场规模达3172亿元,2015年-2019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

2019年又被称为“生物类似药”元年,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当年生物类似药市场同比增长达75%,市场规模达28亿人民币,行业呈现研发热情高昂、集中度高、竞争剧烈的发展态势。

在2020年底的DIA年会上,CDE相关部门领导曾表示,中国目前约有270个生物类似药处于研发状态,其中一半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65个提交临床申请。而美国在研的生物类似药为262个,韩国147个,欧洲80个。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以抗体药为代表的生物药产业核心能力仍存不足。《中国抗体药产业健康发展报告》显示,一是中国抗体药基础研究和研产转化能力不足,截至2017年,美国抗体药专利数量约3.3万项,约是中国的5倍;二是关键技术能力掌控不足,目前发展成熟的转基因小鼠平台均源自国外,细胞株开发能力薄弱,主要依靠国外引进;三是工艺经验不足,反应器小,蛋白表达量偏低,商业化生产的核心设备和关键材料仍需欧美进口;四是产能偏小,相对分散,限制供给能力,截至2019年,中国抗体药相关哺乳细胞总产能约为31万升,而罗氏2016年产能已达67万升。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最近这两年生物类似药的发展非常快,除了已经获批上市的,国内在研的生物类似药大概有100多个。因此选择这个时机发布指导性原则是比较正确的,药品要带量采购,就需要相似性评价,有明确原则也可以避免企业一窝蜂上生物类似药,布局相同的赛道,导致重复投资建设。”

实际上,国家对于生物药集采,早有研究与布局。2020年10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450号建议的答复中即提到:“我局正在研究生物制品集中采购相关政策,生物类似药并非集中带量采购的禁区,在考虑生物类似药的相似性、企业产能和供应链的稳定性、具体产品的临床可替代性等因素的基础上,将适时开展集中带量采购。”

此前一度有省份试水生物药集采,但因为市场太小,幅度与效果有限。蒋昌松认为,生物药的集采还是应该交给国家,或者省级联盟来搞。“毕竟量价挂钩,用量小降价低,用量大降价高。”

目前来看,未来品种多、产能大、成本低将成为国内生物类似药市场的制胜法宝。华创证券研报认为,虽然集采导致国产生物类似药预期到达冰点,但存在以下几个理由,可能导致国内生物类似药行业触底反弹:一是国内的生物类似药热潮中有许多传统药企的转型立项,成本高昂且产品单一,待带量采购落地后,真正有能力长期低价供应一篮子生物类似药产品的公司不超过10家,头部玩家基本成型。最终生物类似药公司的竞争格局仍然显著好于普通仿制药,有望出现剩者为王的结果。二是生物类似药主要分布在肿瘤和自免领域,国内渗透率提升空间巨大,以价换量后的市场仍然能够培育大品种。三是个别品种格局非常好,有望长期保持营收增长,例如奥马珠单抗、阿柏西普等。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