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地产正文

王微:消费已成中国经济发展主引擎,正从“追赶”向“引领”转变| 中国商业地产行业2020年会

作者: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11-17 18:57:28

摘要:“消费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从过去的“追赶”向“引领”转变,以前是简单的模仿发达国家,现在的消费内容更加具有中国自身的文化特点。” 11月17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在中国商业地产行业(第十七届)2020年会上表示。

王微:消费已成中国经济发展主引擎,正从“追赶”向“引领”转变| 中国商业地产行业2020年会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陆肖肖 成都报道

“消费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从过去的“追赶”向“引领”转变,以前是简单的模仿发达国家,现在的消费内容更加具有中国自身的文化特点。” 11月17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在中国商业地产行业(第十七届)2020年会上表示。

近年来,消费对于城市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消费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王微就“消费竞争力提升”进行了系统化的观点分享。

培育消费中心城市

王微提到,要将培育消费中心城市作为非常重要的举措,促进城市消费竞争力的提升。其中,全球消费中心城市是全球城市消费能级最高、竞争力最强的城市标杆,具有丰富的消费内容与多样化的消费方式。

消费竞争能力的提升会对城市和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呢?王微指出,它是非常重要的经济增长引擎,可以提升整个城市的竞争力,促进城市功能提升,帮助城市进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吸引人才、科研等要素,可以为整个城市的发展创造新的竞争高地。

为什么我国要在现阶段提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呢?王微表示,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消费增长密切相关,从2010年以来,消费对经济增长、对GDP的贡献不断扩大。消费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消费的扩大增长对未来高质量的中国经济极其重要。

王微指出,我国已经进入到中等收入阶段,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中国消费有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出现了几个重要特点。第一,传统的消费领域出现了升级,在衣食住行方面,我们已经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变化,现在正从“有”向“好”的方向转变。

第二,消费内容快速扩容,从简单的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变。2019年,中国的服务消费占全部消费的比重接近50%,未来,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会成为中国消费增长的双引擎。

第三,消费从过去的“追赶”向“引领”转变,以前是简单的模仿发达国家,现在的消费内容更加具有中国自身的文化特点。

第四,消费出现线上线下融合,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创新消费的风向标。今年疫情以来,我们的消费全面向线上转移,除了商品销售之外,大量的服务也向线上迁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已经在线上实现,新消费模式的创造可以释放大量消费潜力。

第五,中国的消费群体出现了高度分化,由于人群、年龄、收入的不同,形成了多样化、多元化的消费群体。其中包括中等收入人群,这是中国消费的最大引擎;还有80、90、00后的新生代,这些是未来中国消费贡献最大的人群;随着老龄化的到来,银发一族的消费能力也非常有生命力。

第六,在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大型的中心城市正在成为消费发展的主战场。中国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已经超过80%,特别是大型中心城市,这些城市未来会成为中国中高端消费释放的主要场所,也是对接全球市场的重要力量。

要做大三个市场

面对这样的消费新形势,王微建议,“十四五”期间提升城市的消费竞争力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思路,每个城市都要有自己特色鲜明的发展定位,比如上海正在成为中国在全球消费市场中非常重要的首发经济平台,以进博会为代表,成为新产品、新品牌、新服务的全球首发地。

王微进一步指出,消费竞争力提升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大三个市场,包括本地市场、国内发展起来的国际消费市场、中国消费品牌引领的全球消费市场,建设的过程中要进行一系列体制机制的建设,补短板,强供给,要注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标志商圈,形成有特色的商业街区。

在政策建设方面,王微表示,在“十四五”规划中,有关部门在考虑除了最高端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外,也会针对中型城市、三四线城市打造区域性的消费中心城市。未来,围绕着城市消费竞争能力的建设、打造全球最高能级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可能会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11月16日-18日,以“谋变焕新 创造未来”为主题的“中国商业地产行业(第十七届)2020年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年会由全国工商联主管的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地产工作委员会发起,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成都市商务局、华夏时报、吴晓波频道、场景实验室联合主办。顶级专家学者与众多业界大咖将齐聚大会,展开头脑风暴,探寻行业“新战略、新消费、新运营、新机遇”。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