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残脱贫的“行唐模式”:特别的双创园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10-23 21:57:45

摘要:如今,该项目已与300多户残疾人家庭达成协议,其中,已有100多户向双创园递交了协议。而贾茹的目标是,明年元旦前,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去推送,争取与行唐县现有的4000多户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都签订合同,同时,争取保证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每年收入3000元以上。

助残脱贫的“行唐模式”:特别的双创园

残疾人双创园园长贾茹教残疾人制作灯笼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河北省行唐县以残疾人“双创园”为依托,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助残脱贫新路。

行唐县城往东3公里,一座红顶的楼房格外引人注意,而它的周围一片空旷,这就是行唐县的残疾人双创园。这是一座拥有工疗区(扶贫车间)、就业培训区、线上运营中心+红娘平台、康复锻炼卫生服务功能区、职业康复生活区、励志教育功能展区、娱疗区、农疗区、脱贫项目对接处等九个板块,集就业、培训、创业、康复、托养、励志、工疗、娱疗、农疗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残疾人家园。

行唐双创园早已名声在外。提起行唐,不得不提起双创园,而提起双创园,同样不得不提起它的园长——贾茹,一位行事有条不紊、说话掷地有声的中年女子。

搭建就业脱贫新平台

在行唐县,贾茹算是个小有成就的企业家,有自己的工厂、商场和公司。但与事业的知名度相比,她的爱心更被行唐人所熟知。

据记者了解,富有经商头脑的贾茹,从八九岁开始只要放学闲暇时,就帮助父母打理自家经营的小卖部。“记得爹娘总跟我开玩笑,说只要我在小卖部,家里的东西就总会莫名其妙变少。还说只要我在,残疾人和讨饭吃的,就会时常围在小卖部附近。”贾茹笑着说。

做小买卖时,凭的是心底对弱者的同情,随着事业越做越大,贾茹从自发、自觉地助残扶贫变成了大力倡导社会公众助残扶贫。

为了带动贫困妇女和弱势残疾群体就业创业,让有创业愿望的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贾茹创办了昊腾大型爱心工程“军霞工厂直营库房”。通过县残联和妇联的推荐,针对当地需要创业就业帮扶的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属和留守妇女开展创业帮扶一对一指导服务,由她的服装公司免费提供服装,教会创业者如何创业,在每个乡镇设立一个直营库房,直营库房负责各村代销网点的管理与指导,负责给每个村代销点配送产品,方便各村创业人员在家无风险创业就业。单这一项举措,就为360多名贫困妇女和弱势群体提供了就业机会。

2.jpg

残疾人双创园园长贾茹和付学净沟通图标工作

贾茹常说,农村残疾人和贫困妇女就业(创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自己作为一名走在前列的创业者,有义务、有责任帮助他们,让弱势群体有尊严地生活在阳光下。

为了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大生意做了10年之后的2017年,贾茹经过深思熟虑后,毅然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理解不了的决定:创办残疾人双创园。通过残疾人双创园打造一个集就业、培训、创业、康复、托养、励志、工疗、娱疗、农疗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残疾人家园,让残疾人能够在体面生活中,走出贫困的沼泽。

3.jpg

残疾人在双创园的手工插花区插花

2018年5月20日,在第二十八个“全国助残日”那天,残疾人“双创园”正式建成开园。开园首日,便有58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就业入住。

此后,行唐县以残疾人双创园为依托,坚持“政府依托有形之手,放活市场无形之手,用好社会援助之手,依靠残疾人勤劳之手”四手同向发力,走出了一条“政府+企业+社会+残疾人(贫困户)”的助残脱贫新路,收效明显。

据记者了解,行唐县残疾人双创园自投用以来,初步取得了“五个一批”良好成效,即:康复托养一批,87名贫困残疾人入住园区享受免费康复托养服务;园区就业一批,161名贫困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属园区就业,人均月收入1500元以上;辐射带动一批,70个“巧手坊”已辐射全县330个行政村,带动了4247名贫困残疾人和一般贫困户就业增收,人均月收入500元以上;居家安置一批,依托“巧手坊”为残疾人提供“三上门”服务(上门培训、上门送活、上门收货),已帮助850名残疾人实现居家就业;解放松绑一批,通过集中供养,使150余名家属放心外出务工;通过辐射带动,使938名残疾人实现自力更生。

2019年,残疾人“双创园”荣膺“全国残疾人之家”称号,负责人贾茹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谋划持续助残新路子

当贾茹处于事业巅峰的时候,她并没有坐在成绩之上止步不前,相反,她选择了趁热打铁,带领着残疾人不停出新招、谋新路。

今年的疫情,园区多少受到了一些影响,但是与此同时,园区又顺应时代要求,培训出若干网络主播,帮助双创园销售农产品。

23岁的王玥就是双创园培训出来的第一批网络主播。她是新乐市长寿镇芦新村人,因从小长得比别人矮而备受歧视,初中没毕业便到一个服装厂上班。在那里工作的5年里,她也一直忍受着异样的眼光,每天回家都会掉眼泪。

2018年5月19日,王玥来到双创园,在这里她的人生发生了重大转折,她也找到了“自我”。

“进了园区后,我掌握了很多技能,学会了自强和独立,找回了快乐、自信,每天都在笑。”王玥说,现在经过主播培训后,她在某网络平台注册了账号,因为她的大方、自信、快乐,她很快有了4000多个粉丝。

“作品上热门的条件,第一个要素就是封面、标题……”在双创园工作的董玉娜正坐在轮椅上给伙伴上课。27岁的董玉娜是行唐县南翟营乡北翟营村人,2018年双创园成立之初就来到了这里,之前从事图文标注工作,后来,园区培训网络主播,她踊跃报名参加。经过专业的培训后,她成功上岗,因为领悟能力、进步快,她逐步成了“董老师”。

像王玥、董玉娜这样与双创园共成长的残疾人并不在少数,双创园改变了她们的命运,也让贫困远离了她们。

网络平台搭建好了,贾茹又开始琢磨起了一项消费扶贫、产业扶贫的新模式。7月份,一个名为“我在村里有块地”的公益项目在双创园启动。据记者了解,该项目就是把建档立卡贫困户家的一亩土地分成20份,以每份土地每年258元的价格,面向社会认购,认购资金除去项目的运营成本后,保证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每年收入3000元以上。同时,认购者能够得到一份爱心礼包,礼包的内容主要为该地块全年产出的农产品等。认购资金除去运营成本全部返还农户。

其间,园区还将通过线下共同劳作、线上直播互动等方式,让认购者随时了解认购地块的种植情况。

4.jpg

双创园的残疾人在做直播

“最重要的是,每位认领人都会跟残疾人家庭产生联系,这样可以‘强迫’长期封闭的残疾人与外界沟通,体会到社会的温暖,激励他们把其余的地也好好管理起来。”贾茹说。

如今,该项目已与300多户残疾人家庭达成协议,其中,已有100多户向双创园递交了协议。而贾茹的目标是,明年元旦前,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去推送,争取与行唐县现有的4000多户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都签订合同,同时,争取保证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每年收入3000元以上。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