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正文

做大健康需要有一种情怀——写在第三届华夏大健康产业发展大会圆满收官之后

作者:陈岩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11-24 23:21:24

摘要:为大健康产业和企业鼓与呼,是我们已经在做、正在做、一直要做下去的一项事业。

做大健康需要有一种情怀——写在第三届华夏大健康产业发展大会圆满收官之后

陈岩鹏 | 文

11月24日晚,特刊的版面签发付印,至此,第三届华夏大健康产业发展大会圆满收官。

从2021年11月开始的第一届,到2023年1月的第二届,因为都赶上了新冠疫情,所以华夏大健康产业发展大会的前两届是在线上办的,刚刚落幕的第三届是首次在线下举办,前两届的线上和第三届的线下自然不能等量齐观,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期。

321700835534_.pic.jpg

首先从嘉宾阵容来看,第三届的嘉宾数量几倍于前两届,可谓空前。原卫生部副部长张凤楼领衔,他现在还是中国保健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卫生监督协会会长、中国质量协会副会长,同时大会还邀请了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中国企业投资协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ESG研究院、中关村高新企业协会、雄安新区中医药促进会等主管部门和机构的相关负责人。此外,来自大健康产业的上百位企业高管和投资机构负责人也参加了大会,很多还是行业的龙头,比如参会的朱叶青是诺辉健康的董事长兼CEO,而诺辉健康被誉为“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股”,早筛领域的企业还来了燃石医学和泛生子,以云南白药和以岭药业为代表的中药龙头参与了圆桌论坛,恒瑞医药、复星医药、先声药业、贝达药业、合源生物等创新药企业也派代表参加了大会,参会的还有安利、葆婴、GE医疗等跨国公司,微医、药师帮、至本医疗、镁信健康等新锐医疗企业纷至沓来。

其次是大会的议题丰富,17日下午仅半天的时间设置了7个圆桌论坛,涉及心理健康、医疗与保险融合、中药创新、创新药、ESG、数字化、癌症早筛等话题,内容之丰富一目了然。圆桌论坛后的压轴戏依旧是一年一度的“华夏大健康产业白皮书”,白皮书已经连续发布三年,由华夏大健康研究院与头豹研究院联袂推出,被业内称为“大健康领域未来一段时间发展的风向标”。今年的白皮书从需求环境、监管与治理环境两个因素入手,解读了当下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环境,尤其对生物药、AI医疗器械、商业保险等热点赛道进行了全景扫描与透析。

321700835534__副本.pic.jpg

巧合的是,大会举办当天恰好赶上今年国家医保谈判,而大会其中的一个圆桌论坛也是关于中国创新药商业化与可及性的。

部分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出现“进院难”现象,如何破解高值创新药进院难的问题?医保外,如何打通创新支付,提升药物可及性?“创新不创收”是当下我国创新药发展的困局之一,如何破解商业化难题?

我们直面困扰创新药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因为我们知道,创新药研发如同“九死一生”的冒险,却也是推动中国生物医药事业发展的原动力。

在“中药创新路在何方”圆桌上,我们提出的问题是,传统的中药该如何在守正中创新?中药创新药有哪些商业化路径,又将如何开拓年轻市场?在“助力大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加速构建ESG生态体系”的圆桌上,又是一连串的问题:作为服务于人类健康的企业,大健康企业应该怎样践行ESG理念?又该如何联动ESG生态圈中的各个利益相关方来构建ESG生态圈?

这些问题难道不就是答案吗?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也是大健康产业的驱动力。大健康产业需要ESG和数智化进行赋能,因为现在是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科技正深刻改变着传统的大健康产业,因为ESG已经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

这就是第三届华夏大健康产业发展大会的主题——ESG数智化 创新驱动发展。

为大健康产业和企业鼓与呼,是我们已经在做、正在做、一直要做下去的一项事业。也许我们现在的声音很微弱,但我们传播的是健康、绿色和创新发展的理念,我们渴望用力所能及的力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正如2021年设立金手杖奖的初衷那样,“我们是为了传播正能量,促进医疗大健康产业健康发展。作为人类健康的支撑,我们期待未来人们不需要拐杖、轮椅协助,也可以健康独立地生活。”

这是美好的愿望,也是一种情怀,做大健康,需要这些。

WechatIMG34.jpg

(作者系《华夏时报》编委、大健康新闻部主任)

编辑:颜源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