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正文

上线12天海外服务量达260万人次 互联网医疗“出海记”

作者:崔笑天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4-02 19:01:22

摘要:这次中国经验的“出海”成为了一个好的开端,也让线上咨询的模式走向了世界,惠及更多的人。微医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截至3月31日,微医全球抗疫平台已集结7812名医生,服务260万人次,获得160余家中国驻外使领馆推介,触达149个国家和地区。

上线12天海外服务量达260万人次 互联网医疗“出海记”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崔笑天 北京报道

“I’m worried about my city。”3月16日凌晨,一位意大利医生跨越万里,通过微医全球抗疫平台向中国医生求援。

2天后,武汉协和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赵雷向这名意大利医生介绍了新冠肺炎防治的基本情况和实操经验。数据显示,共有来自10个国家的1万多人次在线观看了这场跨国分享。

“我们在武汉的医务人员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疫情爆发时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以及斗争的艰难。我们愿意为国际友人贡献力量,通过在线的方式将我们的经验与他们进行分享交流。希望他们能够更快的从疫情中走出来。”赵雷说。

这次中国经验的“出海”成为了一个好的开端,也让线上咨询的模式走向了世界,惠及更多的人。3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其个人推特上表示:中方推出“微医互联网总医院全球抗疫平台”“阿里健康海外侨胞在线医疗咨询专区”“百度问医生全球公益援助平台”,希望这些医疗平台不仅能帮助海外同胞,也能对其他国家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有用。

微医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截至3月31日,微医全球抗疫平台已集结7812名医生,服务260万人次,获得160余家中国驻外使领馆推介,触达149个国家和地区。

但是,进行面向全球的线上咨询并非易事。一位在平台上参与心理援助的医生告诉记者,多个国家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不同的法律,可能都会给线上心理援助活动带来阻碍。

别国宗教、文化等背景需重视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3月14日,微医上线了“全球抗疫平台”,免费为海外同胞和国际友人提供在线咨询、心理援助、中医咨询和防疫知识科普等服务,并组织抗疫经验丰富的专家在平台上与海外同行分享经验。

但是,在走向全球的同时,医生服务海外咨询者面对的问题也比国内更加复杂。

温州康宁医院集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唐伟是在微医“全球抗疫平台”上进行心理援助的医生之一,他也是浙江省驰援武汉的第三批医疗队中的一员,早在2008年曾赴汶川进行地震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有丰富的心理危机干预经验。

3月26日,唐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不同国家国情不同、文化习俗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法律政策也不同,这些都为自己的接诊工作带来了阻碍。

唐伟表示,来自不同国家的咨询对象会问“这次疫情是不是上帝的考验?”“我们60岁以上了,国家主要治疗年轻人,在这里不是等死吗?”这些问题都让他很难回答。再加上国外对隐私看得很重,他一般不会主动询问咨询对象的国籍、年龄等个人信息,也为服务带来了难度。

“就我的服务情况来看,海外出现的心理问题与国内大致的情况是一样的,但是细节的地方确实很考验人。”唐伟说。

除了上述难题外,参与海外咨询服务的医生还需要克服语言、时差等障碍,而这些都会影响到服务的效果。“我每天大概接诊10-15单,咨询集中在凌晨一点到早晨六点。”唐伟表示,自己已经没有时间的概念了,保持24小时响应,“基本手机一响,我就马上要查看”。

对此,唐伟向平台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比如在服务前,医生需要经过大使馆或者海外留学生等了解当地法律、宗教、文化背景的人培训。“这样我们可能会更得心应手。”他说。

更重要的是,海外咨询平台需要进行医生的筛选。线上的医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对外的形象,无论是技术、经验或者语言能力都需要纳入考量。

互联网医疗急中寻机

虽然遭遇难题与挑战,但趋势不可避免。在国内疫情爆发之初,线上咨询问诊实实在在的火了一把,不仅对防控疫情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促进了平台新注册用户数、日均服务量的爆发式增长。易观千帆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互联网医疗在线问诊领域独立APP的日活最高峰达到了671.2万人,最大涨幅接近160万人,涨幅达31.28%。

而这次海外咨询渠道的迅速开启,则是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又一次“试水”,希望将国内的经验复制、出海,也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微医方面向本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国内的“新冠肺炎实时救助平台”在50余日里累计提供医疗咨询服务166万人次,相当于一家大型三甲医院81天的服务量。而这次,仅上线12天,海外的服务量就已达到了260万人次。

这或许得益于中国驻世界各地使领馆的推介。3月15日,中国驻土库曼斯坦大使馆官网提示,在土同胞可利用全球抗疫平台免费咨询。随后几天里,开通全球抗疫平台的微医、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等获得中国驻六大洲98国使馆、63个领事馆的集体推介。

多位社会办医业内人士曾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后疫情时代,互联网医疗将会有更大发展空间,应该得到管理者、投资者的关注。疫情改变了人们的就诊习惯,线上咨询、问诊作为线下医疗的补充将逐渐步入常态化,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重构就医流程和提升患者体验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尤其是经过系列政策的出台,互联网医疗得以与医保对接,当常见病、慢性病的复诊被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互联网医疗将大有可为。

据本报记者了解,此前,线上咨询问诊的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医生与行动不便、路途遥远的患者的诊前沟通,与复诊患者的日常沟通,以及远程会诊、疾病管理等。目前在儿科、妇科、骨科、皮肤科等患病人群大、年轻人集中的科室施行较好,一些重大疾病如心脏病、肿瘤等,因为患者找专家的意愿更强烈,在线服务量也很多。

而这次疫情,也让线上咨询的趋势延伸到了心理、精神等科室,转变了心理咨询只能一对一、面对面的印象。越来越多的心理医生像唐伟一样通过图文、电话甚至视频的形式,为医护人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提供心理疏导。

目前,互联网医疗行业可以分为两派,一方面,以微医为主的平台型互联网医院,依托线下实体医疗机构开展服务;另一方面,传统的医疗机构在积极布局线上平台,力求通过互联网延伸药品配送、预约、复诊等服务,比如唐伟所在的温州康宁医院集团。一个要上天,一个要落地,两者之间如何优势互补,进行结合值得思考。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