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百姓怎么就能做到敢消费?

作者:商灏

来源:

发布时间:2009-12-11 19:37:40

摘要:百姓怎么就能做到敢消费?

 

本报评论员 商 灏

   本周最值得百姓翘首以待的利好消息恐怕莫过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专门研究完善了促进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这表明中央政府高度重视扩大普通国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但如何扩大消费需求?如何让老百姓能消费、敢消费?这类问题若不解决,扩大消费就难免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这是中国社会经济长期存在的一个已不容回避却又很难解决的弊端。数十年来,为了努力建设成为工业化国家,中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主要倾向于国有企业和国家财政。虽然国家经济因此增长迅速,国力日益雄厚,但居民收入增长却相对迟滞,并直接制约了社会总消费的增长。
    官方公布的数据表明,目前国内生产总值中,消费占比只有约三分之一,远低于发达国家,并且其中居民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甚至呈不断下降趋势。
    由此来看,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正迫在眉睫。而要想让百姓手中有钱,遇事不慌,消费得起,也消费得踏实,就必须采取有效的变革举措,切实增强民众特别是低收入阶层民众的消费能力。
    而舆论多年来一直所做的相关呼吁,主要着眼于希望政府尽快建立城镇职工工资稳步增长机制,努力增加对农民的各项补贴,不断提高扶贫标准,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希望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以真正实现“民富国强”。经济学界同时也呼吁要不断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综合利用税收等经济杠杆,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使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向个人倾斜。有很多学者还提出,希望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不断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更加注重再分配的公平,把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更加合理地分配到群众手中,使全体社会成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政府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仅仅让老百姓手里有钱消费还不够,还要为百姓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百姓想消费、敢消费。
    我们看到中央政府今年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惠民生、促消费的政策措施激发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特别在促进家电、汽车、住房等市场的消费,促进这些行业的生产和结构调整等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和作为。相关政策的实施,对中国经济的止跌反弹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在目前中国经济反弹基础并不十分牢固的情形之下,这些政策是否仍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政府也已表示,今后要在继续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家电和汽车下乡、减免小排量车辆购置税和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等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力度,适应群众生活多样性、个性化的需要,引导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值得关注的是,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八条措施中,有多条涉及农村,也显示出政府将继续把扩大农村地区的消费作为促消费政策的突破点,也显示出政府不希望农村的消费过低、与人口的不对称,继续严重制约国内消费需求的提高。当然,为了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还需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尽可能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因此本次中央经济会议明确表示要推进并不断完善社保、医疗、教育等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养老金和低保补助标准,逐步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继续加大对就业、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
    由此可见,政府将继续执行鼓励消费的政策和措施,特别是要想办法提高消费在支持经济增长中的力量和作用。政策面所释放的种种利好消息,能否使积蓄在普通国民中的巨大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这将成为观察新的一年里中国经济发展大局的非常引人瞩目的重要方面。
    而将民生与增长两者并举,把经济的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统筹考虑,把内需作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以解决宏观经济头号难题,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正切中问题实质,也让人们对明年或未来的中国经济前景增添些许信心。
    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特别是把内需作为经济增长拉动力量,已经是国家经济长治久安方针大计,也是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成功经验,并且已经成为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社会各界的最大共识。
    如果扩大内需的要义是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而非扩大企业或政府的投资,那就必须增加居民的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并且可持续性地增加居民收入,这既需要依赖经济的增长,更需要依赖重大制度变革的实现。
    种种制度性的约束必须有所突破。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最大亮点,就是提出“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这是突破传统思路,解决“三农问题”的更为开放的途径。城市化本身,就是一个大量增加工作岗位的过程,而允许农民进城,消弭他们的农民身份,给他们更多在城里工作的机会,正是消除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最明智之举。
    相信新的一年里,为了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大局的稳定,会有更多突破传统的思路,而百姓能消费敢消费的前提也因此得以充分确立。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