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正文

湖北新增新冠肺炎病例为何一夜翻10倍?开始将“临床诊断病例”纳入新增确诊

作者:崔笑天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2-13 15:06:20

摘要:为何新增确诊病例数量在一夜之间激增近10倍?是因为湖北省开始将“临床诊断病例”纳入新增确诊,并进行公布。

湖北新增新冠肺炎病例为何一夜翻10倍?开始将“临床诊断病例”纳入新增确诊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崔笑天 北京报道

2月12日,湖北省卫健委数据显示,省内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4840例,其中武汉市13436例。而在一天之前,省内新增病例只有1638例。

为何新增确诊病例数量在一夜之间激增近10倍?是因为湖北省开始将“临床诊断病例”纳入新增确诊,并进行公布。

湖北省卫健委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在湖北省的病例诊断分类中增加了“临床诊断”,以便患者能及早按照确诊病例接受规范治疗,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根据该方案,近期湖北省对既往的疑似病例开展了排查并对诊断结果进行了订正,对新就诊患者按照新的诊断分类进行诊断。

《华夏时报》记者查询上述方案,所谓“临床诊断病例”,是指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即此前通过CT扫描发现肺部多发磨玻璃影等,却不能及时拿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的疑似患者。

CT影像与试剂盒检测之争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早在2月3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影像科主任医师张笑春就在微信朋友圈里呼吁启动疑似病例接触者CT排查机制。她表示:“目前武汉市家庭聚集性发病越来越多,而且大多起病隐匿,一次甚至多次核酸(检测呈)阴性,无任何临床症状,如采取居家留观的方式,必然造成疫情进一步蔓延。”鉴于此,她建议武汉市疾控部门即刻启动与疑似病例有过接触者的CT排查筛查机制。

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学界对于CT影像是否能代替核酸试剂盒确诊的争论。有科研认为,当前试剂盒质量层次不齐,存在一定假阳性、假阴性比率,造成误诊与漏诊,且时间成本高。结合CT影像对患者进行诊断,才能得出更准确的结果,也便于患者及时救治。

而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的推出,无疑是听到了这些意见与声音。

2月12日,中央指导组专家、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前一段时间我们主要是靠核酸试剂盒来进行确诊。实际上按照我们临床诊断的标准,是有一大部分疑似病例的。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会从这几个方面综合诊断:第一,如果病人在湖北或者在武汉地区,那肯定是已经有流行病学史了;第二是发热、呼吸道咳嗽、憋气的症状,这是临床症状;第三是临床有体征,查体检查;第四个是CT影像。

在童朝晖看来,“我们不能强调核酸的重要性,也不能强调CT的重要性。”他指出,临床医生要会分析核酸相关的化验,对CT影像也要会分析、会看、会读。做疾病综合诊断的时候,化验和CT影像,我们要综合分析,不能强调某一个的重要性。

临床诊断病例的收治与疑似病例相同

湖北省卫健委数据显示,在2月12日湖北省新增的14840例确诊中,含有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若去除这部分,则新增病例为1508例,与前一天的1638例相比,没有大的波动起伏。

更关键的问题是,上万临床确诊病例数量公布后,他们后续的收治流程如何?目前来看,这些临床确诊病例与疑似病例的收治流程不存在明显区别。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指出,在湖北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后,应当立即进行隔离治疗,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要单间隔离,对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要尽快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

据《武汉晚报》2月12日报道,根据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临床诊断病例应该先去集中隔离点,达到重症或危重症就应去定点医院。进一步病原学检查,即核酸检测后,如果确诊为轻症,应去方舱医院。

此外,目前湖北省疑似病例的标准也得到放宽,只要存在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这两条临床表现,便可考虑为疑似病例。如果再加上肺炎影像学特征者,则成为临床诊断病例。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