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链圈观察 | 疫情下湖北省红十字会陷信任危机 区块链如何在公益慈善领域“显灵”?

作者:杨仕省 陈奇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2-12 13:52:46

摘要:如何让捐赠者信任、建立公信力,一直是公益慈善行业的一大难题。而当前区块链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其可溯源、不可篡改、去中心化的特点似乎为公益慈善领域的透明化提供了一种可能。

链圈观察 | 疫情下湖北省红十字会陷信任危机 区块链如何在公益慈善领域“显灵”?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杨仕省 见习记者 陈奇 深圳报道

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战面前,湖北省红十字会所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引发公众关注。

目前,针对湖北省红十字会在疫情防控期间所存在的失职失责问题,处理结果也已经陆续发布。经湖北省纪委监委研究并报省委批准,湖北省红十字会3名领导被问责;本月10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赴武汉工作组要求湖北省红十字会进行彻底整改。

对此,深圳市信息服务业区块链协会会长郑定向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从近年的一些信息资料来看,一些公益慈善领域存在着信息不够公开、所捐赠的物资款项去向不够透明等情况,这种情况对公益慈善组织机构的公信力造成影响。”

西南财经大学普惠金融与智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文则表示:“传统慈善捐赠容易出现欺诈和腐败行为,也容易出现违反捐赠者意愿的行为,且不容易被追溯,尤其是小额捐赠很难监督捐赠物资是不是真的流向指定的受捐赠对象,另外,传统慈善捐赠在效率上也无法保证。”

如何让捐赠者信任、建立公信力,一直是公益慈善行业的一大难题。而当前区块链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其可溯源、不可篡改、去中心化的特点似乎为公益慈善领域的透明化提供了一种可能。

技术上完全可行 多家机构已跟进

区块链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开放性、独立性、安全性、匿名性等特征,同时储存在链上的信息可以做到不可篡改并且人人可查。

“从纯技术角度上看,区块链去中心化、透明可追溯的特性特别适合于公益慈善领域,公益慈善领域目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可以通过应用区块链技术得到比较好的解决。”郑定向告诉记者。

在业内人士看来,捐赠人和受赠方无法有效达成共识、捐赠物品无法及时送达至受赠方手中,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得到解决。不仅如此,由于在链上的每个捐赠者都是节点,一旦更改数据必须要有一半以上的节点同意才可,这可以有效地预防有心人士恶意篡改信息。

技术上不存在问题,疫情又催生了区块链技术在公益慈善领域的应用需求,记者注意到,目前已有不少机构跟进上线了相关平台,通过联盟区块链网络,邀请各大捐赠机构、基金会将数据上链,提高信息透明度与公信力,追溯和管理各企业团队的捐赠物资、捐赠资金用途,优化物资分配过程。

2月7日,支付宝上线防疫物资信息服务平台,区别于其他物资信息平台,该平台利用蚂蚁区块链技术,将对物资的需求、供给、运输等环节信息进行审核并上链存证。

2月10日,由趣链科技开发和技术支持、中国雄安集团数字城市公司负责业务运营的慈善捐赠溯源平台“善踪”正式上线。该平台利用联盟区块链网络,为本次疫情中慈善捐赠提供全链路可信、高效的解决方案。

而深圳作为国内区块链企业高度集中的城市,在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公益慈善方面同样流露出强烈的意愿。

“这次疫情爆发后,区块链被呼吁应当在这次危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种被需要、被接纳的情形在区块链历史上是从来就没有过的,因此行业内表现得非常积极。”郑定向说。

郑定向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透露,“这次疫情爆发后,深圳市信息服务业区块链协会一方面是组织会员企业捐款捐物,力所能及为疫情防控出力;另一方面是组织、指导会员企业在各自领域用区块链专业技术为阻击疫情贡献力量。”

落地推广阻力仍存 关键看慈善机构自身意愿

总体上看,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区块链在公益慈善领域的应用成效尚不明显。

郑定向认为:“一是区块链被大家所认识的时间并不长;二是社会上对区块链的接纳程度确实是说不上高。这两点决定了区块链在事实上应用到传统领域的程度并不高。”

同时,突发重大疫情期间出现的短暂混乱无序,也为信息的上链增加了难度。

有业内人士表示,从相关平台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疫情时期每个节点上链不仅提高了门槛,也增加了复杂性,无论是供给方、运输方还是需求方,都无法轻易完成“上链”这件事。事先如何保证上链的数据都是真实无误的?平台运营方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核实。

记者同样注意到,其实此前在传统公益慈善领域便已有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先例,不过效果并不理想。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7年4月,广州数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便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签署协议共同组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数链科技区块链实验室”,主要就是为了探索并落地互联网慈善公益项目的账目、求助过程、执行过程的区块链公开公示方法。

而双方的合作此后便没有了下文。针对这一实验室目前所取得的成果,记者向广州数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发去了采访函,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

“实现公益慈善项目物资资金公开透明可溯源,技术上不是问题,但你得用,而使用技术的决定权在公益慈善机构手中。例如,2017年,蚂蚁金服就在‘照亮星星的孩子’公益慈善项目中加入了区块链技术,但最后,使用方并没有运用区块链技术进行信息录入。当时的解释是,区块链技术还在试水阶段,基金会或慈善机构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郑定向介绍道。

“传统的公益慈善组织是否真的愿意做到透明合理,如果他们真的愿意,即便是区块链技术在应用层面的成熟度还有待完善,但未来可期。”金氪资本“区块链公益组织”发起人Maggie Wu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同样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秦岭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