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马晓霖专栏 | 美伊互殴:2020年的第一场中东血案

作者:马晓霖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1-09 10:12:55

摘要:美伊双方撸起袖子有来有往似乎要大干一场,最终却变成政治秀,因为真正扣动扳机时,谁都不愿意走向全面战争。显然,对伊朗大众和苏莱曼尼家人而言,这位颇有魅力的“影子司令”、“中东谍王”白白送命,无非是烈士名册多了一位传奇人物,“人间烈士”告别了人间。

马晓霖专栏 | 美伊互殴:2020年的第一场中东血案

马晓霖

北京时间1月9日零时许,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各种揣测中现身白宫,向全国发表仅10分钟讲话并宣布,由于受到伊朗攻击的美国基地伤亡为零,且伊朗已有收手之势,美国将不动用军队,仅以追加经济制裁方式继续迫使伊朗弃核,并愿意与伊朗领导及人民共同拥抱和平。这番表态足以让全世界都能睡个安稳觉:因为美伊与全面战争擦肩而过,至少暂时如此!2020年震动世界的第一场血案,随着一名伊朗名将隆重丧生,以及伊朗象征性军事报复而落下帷幕,也让世界再次领教了这对宿敌互怼互殴的底线:谁都无意陷入战争。

中东时间8日早晨1时20分,伊朗军队向伊拉克境内两处美军基地发射数十枚导弹,多家外媒也证实了这次袭击。5天前的此时此刻,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司令苏莱曼尼被特朗普亲自下令用无人机在巴格达街头“定点清除”。伊朗选择同一时间公开袭击美国基地,也算是一种告慰。伊朗外长扎里夫随后在社交媒体称,“根据《联合国宪章》第51条,伊朗对针对我们公民和高级官员的怯懦武装袭击采取了相称的自卫措施且已结束。我们不寻求升级或战争。”

伊朗半官方电视台PRESSTV称,袭击造成80余名美国士兵死亡,200多人受伤,并有鼻子有眼地说,受伤美国军人被直升机运出基地。但是,远程追踪战事的特朗普发推称:“目前一切都好……损失还在评估中……将于8日(美国时间)上午发表声明。”此后,特朗普和他的团队再无音讯,直到在约定时间发布了不与伊朗计较的“和平声明”。复盘一周惊心动魄的美伊博弈,足以让我们领教特朗普的内外算计,以及伊朗人的精明与无奈。

斩首行动:特朗普的以色列式“定点清除”

特朗普不愧是犹太人的老丈人,不仅十分亲犹亲以色列,上台后全面颠覆前任乃至前前任的中东政策,一边倒地偏袒以色列而损害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利益,而且因袭了犹太人睚眦必报的古老传统,以及以色列战略威慑和“定点清除”的现代衣钵。

早期到美国芝加哥的犹太移民人少势弱,为了免受欺凌,只要一个犹太人遭受不公,整个犹太社区都会团结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想方设法讨回公道并让欺凌者得不偿失,以表明犹太人不好惹也不能惹。这种民风形成之后被誉为加倍报复的犹太“芝加哥规则”,最终演变为以色列的国家威慑战略和先发制人策略,并充分用于对付周边威胁。而且,自从无人机作为长时间滞空武器使用后,以色列从2000年起率先频繁动用无人机在巴勒斯坦对杀戮目标展开精准处决,即所谓“targeted killing”,无需司法审判直接夺人性命。

1月3日,特朗普下令对列入“死亡名单”已久的苏莱曼尼实施以色列式斩首:美军出动无人机在巴格达将驱车行进中的苏莱曼尼不加任何警告地用数枚导弹炸成碎片。这并不是所谓的“改变战争模式”的新花样,“擒贼擒王”、“打蛇打七寸”是再古老不过的战术了。二战期间,美国空军就曾伏击截杀日本海军司令山本五十六;伊拉克战争爆发当天,美国为了减少损失和加速战争进程,也曾对萨达姆发动过“斩首行动”。但是,在非战争状态下对非交战国高级将领在第三国直接杀戮,这的确不像美国惯常做法,更不符合国际法乃至美国国内法,但是,它符合特朗普不按常理出牌的风格。

特朗普下此狠手的借口很简单,此前美军已与苏莱曼尼麾下民兵在伊拉克交火并互有伤亡;反美示威者随后又围攻美国大使馆,而有线索表明苏莱曼尼与现场指挥者正在联系。按此逻辑,特朗普意在“杀鸡儆猴”,迅速吓阻、终结对美国大使馆的围攻,以及伤害美国设施与人员的其他行为。

从外交危机应对方式看,此举同样符合特朗普简单粗鲁、行之有效的极限施压做派。特朗普上任以后,打破奥巴马主义倡导的避战、慎战、少战和不战理念而两次袭击叙利亚目标,下令将威力仅次于原子弹的“炸弹之母”投放到阿富汗战场进行威慑,释放针对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斩首行动预案,在美国无人机被伊朗击落后一度下令报复但最终紧急叫停并代之以网战袭击……总之,似乎已厌倦伊朗缠斗的特朗普在危机时刻打勾“极端选项”不奇怪。从战术上讲,这的确也是伤亡最小、成本最低和震慑效果最大的战法。

有分析人士称,特朗普担心2012年美国驻利比亚班加西领事馆被围攻的悲剧重演,那场导致美国大使史蒂文斯等四人遇难的事件曾给时任总统的奥巴马和国务卿希拉里带来巨大压力。进入大选关键阶段的特朗普显然不敢承受这样的风险。但是,笔者认为,特朗普恐怕想得更远,是担心1979年美国52名驻伊朗外交官被劫持444天的危机再现,而时任总统卡特因此失去连任的悲剧又落在他身上。当然,以硬汉总统形象示人,不惜重拳维护美国利益,容易讨好美国的福音派选民和犹太人而争取更多选票。此外,将舆论焦点由民主党的弹劾运动转向美伊尖峰对决,对特朗普而言也算神来之笔。

伊朗反击:实力不济雷声大雨点小

伊朗战神、“人间烈士”苏莱曼尼几乎是当代伊朗不可战胜并纵横中东的标志性人物,然而,传奇“英雄”瞬间被美国斩杀夺命,带给这个国家的冲击和震撼可想而知:成千上万的苏莱曼尼崇敬者如丧考妣,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悲痛欲绝以至当众扯须掴面痛不欲生,百万人上街迎接苏莱曼尼的遗体并在下葬过程中引发踩踏造成数十人遇难……这种场景,似乎只有1989年6月初伊斯兰共和国缔造者霍梅尼寿终正寝才见证的无限哀荣。美国不加警告地杀掉苏莱曼尼,几乎是对整个伊朗的不宣而战,捅翻了这个长期充满革命口号、烈士情结和悲情气氛的“马蜂窝”。不少分析人士认为鲁莽的特朗普就此打开中东潘多拉魔盒,美伊开战不可避免,中东大乱就在眼前。

但是,这种判断过于悲观,因为形势比人强。面对综合实力、军事能力和战争潜力远远超过自己的美国,素来精于算计的伊朗决策者痛定思痛,没有失去理智,而是面对现实地采取了雷声大雨点小的象征性报复措施:部分政治家发出为苏莱曼尼报仇雪恨的誓言;政府宣布减少执行伊核协议条款但继续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外长扎里夫向美国申请签证打算前往纽约联合国总部去控诉美国;哈梅内伊要求必须对美国进行公开和正规报复;议会宣布五角大楼所有成员、参与杀害苏莱曼尼者为恐怖分子,向“圣城”旅拨款2亿欧元,呼吁所有伊朗人民都支持抵抗和报复行动……

在世人关注伊朗究竟如何“公开报复”美国之时,伊朗发动了1988年以来首次针对美国军事目标的正规军事袭击,但是,由于提前向伊拉克政府通报了攻击计划,也等于提前告知了美国具体袭击目标。因此,所谓复仇只不过是表演性地摧毁了人去楼空的美军基地;所谓重创美军官兵,只不过是安抚百姓的精神胜利法。

此情此景,几乎与特朗普两次攻击叙利亚军事目标但提前向其盟友俄罗斯通报同出一辙,其结果是炸弹、导弹如期而至,除了摧毁现场的硬件设施外,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效仿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的创新战法,即提前通报预定空袭目标以完成清场,避免或减少附带伤亡,真正的用意在于宣泄愤恨和不满,对外警告对手,对内安抚舆论。

回想一下,因为零星美国人死伤于什叶派民兵袭击,特朗普即下令直接斩首伊朗大将苏莱曼尼,如果伊朗炸死80多美军并击伤200余人,这位以有仇必报而出名的美国总统岂能善罢甘休?美伊双方撸起袖子有来有往似乎要大干一场,最终却变成政治秀,因为真正扣动扳机时,谁都不愿意走向全面战争。显然,对伊朗大众和苏莱曼尼家人而言,这位颇有魅力的“影子司令”、“中东谍王”白白送命,无非是烈士名册多了一位传奇人物,“人间烈士”告别了人间。(作者为著名国际问题学者、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西溪学者(杰出人才)”)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程凯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