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聚焦“后危机时代”的关键词

作者:王慧

来源:

发布时间:2009-11-27 22:08:05

摘要:聚焦“后危机时代”的关键词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 慧 北京报道

   11月21日-22日,“2009(第三届)中国CEO高峰论坛”在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酒店隆重举行。本次高峰论坛由《华夏时报》主办,新浪网联合主办,天行健国际教育集团联合承办,主题为“复苏与振兴——后危机时代的企业变革”。
    作为本年度的一次强势媒体主办的盛会,包括众多政府官员和著名企业家、经济金融界专家、管理教育专家以及与会全国各地企业家与高层经理人代表600余人,同时联合国内100多家知名媒体联合报道,共同聚焦“后危机时代的中国企业变革”。
    在本届论坛上,与会的政府官员和经济学家一致认为,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之后,中国经济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而结构调整和走出去将成为中国经济在后危机时代的关键词。
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
    “可以肯定地讲,中国经济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作为本届论坛首位发表主题演讲的嘉宾,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对中国经济给出如上乐观的评判。姚景源表示,早在今年年初,很多人就开始讨论中国经济是什么样的走势,有人说V型,有人说U型,还有人说是W型,还有的说是L型,但是后来的结果是,2009年的中国宏观经济,一季度GDP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8.9%,一到三季度整个经济GDP增长达7.7%,“实现保八没有悬念。”
    姚景源在分析过去的一年经济形势时给出一系列数据,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的大背景下,2008年11月,中国的三大外贸指标全部出现负数,也即中国的出口额、进口额、进出口总额这三大外贸指标同时出现负增长,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困难局面。
    据介绍,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最大打击来自于出口的降低。姚景源引用了经济学上的对外依存度的术语,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出口加上进口再除以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关联程度。那么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有多高呢?据姚景源的研究,这一依存度高达60%,也就是说,看起来如此庞大的中国经济,其中有60%是跟世界经济连在一起。
    结果导致的是,出口缩水给中国经济带来一系列恶果。由于出口受损,中国的出口企业不得不减产、停产。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在2008年停产、半停产的占了15%,还有36%的企业处在减产阶段。企业的减产、停产和半停产,不仅仅带来了大量失业,而且由于企业没有订单不再生产,也就不再购买原材料,所以很快这场危机传导到了中国的原材料行业,包括钢铁、煤炭、有色金属这些近几年价格一路飙升的行业,到了去年底,它们的价格也大幅度下降。
    姚景源表示,面对以上困难,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地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在投资和信贷的拉动下,中国经济在2009年1-3季度的GDP增长达7.7%,全年实现保八已经没有悬念,“中国经济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
结构调整成大势所趋  
    事实上,尽管中国经济出现明显的回暖迹象,但是仍旧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姚景源看来,虽然美国、欧洲经济出现向好的迹象,但是这一回归肯定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中国经济外部需求萎缩的局面还在持续。因此,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只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经济结构,才能在2010年实现又好又快的增长。对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完全认同。
    贾康表示:“由于我国已经实行了一揽子刺激方案,投资大幅度上升,工业稳定增长,在这个良好势头之下,信心恢复,政策稳定,估计下一个年度中国经济运行比较好的基本态势是可以延续的。”
    与此同时,贾康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经济奇迹走到现在,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其中突出表现为经济发展中指标上去了,但质量没有上去,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隐患。”
    涉及到如何优化中国经济结构的问题,贾康提出建议:“到目前为止,经济结构的优化已经形成一些很明确的标准,比如说节能降耗,需要减排治污,我们‘十一五’规划有约束性指标,在各级政府考核方面,如果在建项目达不到这一指标,就一定要否决。其中包括非常实在的指标就是单位GDP能耗五年要下降20%,可以监测到的污染物的排放要明显减少。只有把这个事情做实,才能在结构调整方面取得实效。”
危机加剧中国企业走出去
    除了抓住金融危机的契机,中国经济顺势实现结构优化外,抄底海外,到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也成为一个新的机遇。在著名经济学家樊纲看来,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发达国家在衰退,而发展中国家总体来讲这两年表现相当好,受危机的冲击比较小,增长也保持了一个正常的水平。
   “从全世界角度看金融危机这件事,中国的企业一定会以这次危机为转折点,逐步走向跨国公司化。”樊纲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了第三十个年头,中国本土的市场已经日渐饱和,因此对于很多中国企业来说,走出去已经不再是一个遥远的话题。
    “这次危机创造了一个调整,就是产生了这样的全新机会——中国企业可以并购海外估值比较低的资产。”樊纲表示,“我不是说中国企业一下子能够做到跨国企业,但是至少以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为分水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在国际范围内配置资源。”
    为此,樊纲建议,在后危机时代,中国企业要更关注国际市场的变化,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够在今后的长期发展中制定出一个适应这个变化的战略,并使自己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做强做大。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