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计提资产减值超13亿 4亿元研发打水漂 海正药业2019年“白忙活”

作者:孙源 于玉金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12-11 22:31:26

摘要:海正药业今年前三个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2.55亿元,13.17亿元巨额减值的冲抵下,已经可以想象其今年年报业绩之惨淡。

计提资产减值超13亿 4亿元研发打水漂 海正药业2019年“白忙活”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孙源 于玉金 北京报道

今年的年报披露期还未到,海正药业就扔出一颗“大雷”。

12月10日晚间,海正药业(600267.SH)公告称,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共计13.17亿元,减值准备相应减少公司今年净利润。同时对公司研发项目开发支出转费用化处理4.12亿元。

海正药业今年前三个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2.55亿元,13.17亿元巨额减值的冲抵下,已经可以想象其今年年报业绩之惨淡。

上交所问询函紧随其后。前述公告发布2个多小时后,海正药业称,收到上交所要求其补充披露减值项目的具体情况,包括所涉在研项目的立项时间、当前所处阶段、累计研发投入,减值在建工程具体类别、对应项目及产品、投建时间等。

11日,《华夏时报》记者致电海正药业,证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现在正在准备给交易所的问询函回复,(媒体采访的)类似问题就先不回复了,等回复函披露以后再回复。”关于未来公司研发体系、固定资产投资策略如何优化、主营业务业绩增长点等问题,记者应其要求将采访提纲发至其邮箱,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巨额减值为哪般?

除对公司研发项目开发支出转费用化处理4.12亿元外,海正药业13.17亿元的减值项目主要包括计提外购技术相关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02亿元;对公司在建工程/固定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9.41亿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74亿元。

“固定资产的减值不可转回,减值部分被报废,资产减少,相应地吞噬利润;一般固定资产减值的原因是资产老化,工艺被淘汰,或者项目结束,生产线没有利用价值了,或者项目夭折,固定资产折旧减值。”一名资产评估公司分析师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记者查阅海正药业《关于2019年度确认开发支出转费用化处理以及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发现,在研发项目开支支出转费用化处理的说明中,海正药业称,对于研发进度落后,技术评估具有重大问题或后续生产存在重大工艺缺陷或评审风险大获批可能性小,研发投入大但后续市场容量小或市场竞争激烈、经济性差的项目,公司管理层确认了部分研发项目终止。

也就是说,海正药业此前一部分资本化处理的研发开支如今转费用化处理,超4亿元的研发投入打水漂。

与此同时,海正药业还称,公司管理层对于原拟引进第三方技术的相关项目合同进行了梳理,对于根据相关研发项目的存续状态以及第三方技术成果的实际交付状况,对账面上外购技术类无形资产进行了评估,需计提相关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超1亿元。

海正药业通过资产评估事务所出具了三份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的减值测试项目资产评估报告。其中,在减值金额最大的海正药业(杭州)有限公司(下称“海正杭州公司”)资产构成及分布情况介绍中,显示了减值的主要原因,其中,以培南无菌原料药车间、制剂中试车间为例,其生产工艺技术要求高,后续培南类产品市场增长前景有限,产能无扩张需求。现有生产线为进口专用设备生产线,2012年以来即进入设备调试期,但由于设备进口自不同国家,一直未调试成功,无法满足连续化生产要求。浙江海正药业管理层判断,确认该项目终止相关设备调试,现有专用设备生产线后续将无法持续利用。

其他项目减值原因不一而足,其中有不得已的原因,涉及金额占比较大的项目,如生产成本较高、产品前景有限、产能需求不高、国内市场容量小、生产工艺难度大、临床试验结果不理想等,也有少数研发项目已确认正常终止的客观原因。

海正药业总裁李琰曾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2月份成立了资产优化专门工作小组,资产处置一直都在推进,但海正属于国有控股企业,资产处置要遵循相关的国资规定,流程、时间方面相对较慢,但公司所有的工作都是在有序进行中。

连续4年扣非亏损

老牌药企海正药业始创于1956年,2000年在上交所上市,彼时海正药业在业绩上的表现超过同年上市、目前医药界A股“市值一哥”恒瑞医药,但如今,海正药业与恒瑞医药早已不能相提并论。

海正药业的业绩在上市后多年保持大幅增长,营收在2014年破百亿大关。自2015年起,公司利润开始走下坡路。海正药业已连续四年扣非后亏损,2015年-2018年,海正药业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39亿元、-2.83亿元、-1.41亿元及-6.1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海正药业也屡屡获得来自政府资金支持,2014年-2018年,海正药业从政府获得的补助分别为1.68亿元、1.14亿元、5539.85万元、1.39亿元。

2019年前三季度,海正药业净利润达12.55亿元,强势扭亏,但其实,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仍然为亏损4亿元,出售博锐部分股权获得非经常性损益约16亿元,才导致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增逾17倍。

对于经营业绩持续萎靡,海正药业也在2018年年报中给出了答案,“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且结构性闲置产能过剩严重;研发投入较高但研发产出效率低;资产负债率偏高伴随着财务成本持续走高;内部管理构架不尽合理,内部沟通成本较高,导致管理费用居高不下。”

李琰曾对《华夏时报》记者称,经过对研发管线及在建工程的系统梳理,对于不同情况将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比如对于部分明显没有市场的项目会进行淘汰;部分投资前景一般,但前期已完成基本投入的,公司也会继续推进;部分项目可能和公司核心科室匹配性不高,但本身也具有一定价值,公司会继续推进,做到可转让的状态。公司原则上不会轻易地中止任何项目。公司会根据轻急缓重,实际资金、费用情况对剩余项目进行梳理,把最重要的项目保住。

高筑的债台也是海正药业财报中尴尬的存在。其负债率最近三年均超过60%,2018年年报显示,海正药业负债高达144.75亿元,负债率66.24%,其中短期负债为56.83亿元,持续上涨。财报显示,海正药业截至今年上半年流动负债合计高达101.13亿元,包括短期借款57.56亿元。

李琰就此曾经表示,短期债务在增加主要是公司历史上存在短贷长投的问题,后期一方面随着项目的梳理和一些在建工程的叫停,固定资产投资会“收窄”;另一方面,随着资产的处置,回笼的资金会增多;同时随着API、制剂、生物药等销售的提升,经营性现金流也会好转一些,通过上述努力,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可能在三季度或者四季度会出现明显的改善。

与业绩一同动荡的还有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早在2018年11月,海正药业就遭高层调整,“老掌门”白骅因年龄和身体原因辞去上市公司所有职务,控股股东海正集团推荐蒋国平接任,此后,海正药业总裁、董事也接连更替。

“大甩卖”模式自救

业绩不振,海正药业从今年以来进入频繁的资产“甩卖”模式,走上卖房自救的路线,早在3月28日,海正药业曾发布公告,为盘活闲置资产、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公司以评估值为依据通过产权交易机构公开挂牌出售位于北京、上海、杭州、椒江四处的闲置房产,挂牌价格不低于评估值9226.16万元。具体包括北京2套公寓、上海两处厂房、杭州2套公寓、台州27套公寓。

但房子并不是想卖就能出手,有些公寓一再延期挂牌,至今未能成交。就在12月10日晚间,海正药业发布公告称,由于位置、朝向及采光都不理想的情况,椒江君悦大厦A座剩余的5套公寓经两轮公开拍卖仍无人竞拍。所以,公司最新召开的董事会同意调整该公寓的挂牌底价,以不低于评估值201.87万元的90%(即不低于182万元)择机再次公开挂牌出售,处置价格以实际成交价为准。

卖房产之外,海正药业也在陆续售卖公司资产,今年5月底,公司宣布转让浙江导明医药科技20.24%股权。10月份,台交所确认DTRMBiopharma(HongKong)Limited为成功摘牌方,摘牌价格约1.42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美元。

6月22日,海正药业将位于杭州市富阳鹿山新区的新建办公大楼,以评估值28.99亿元为依据通过产权交易机构公开挂牌出售,首次挂牌底价2.9亿元。9月25日,台交所确认浙江金豪置业有限公司成功摘牌,成交金额2.9亿元。

今年7月份,海正药业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海正博锐拟通过引进社会资本的方式,对其实施增资扩股及部分老股转让。9月4日,台交所确认PAGHighlander(HK)Limited摘牌,认购海正博锐近9000万元注册资本增资金额,成交价格为10亿元;受让公司控股子公司海正杭州公司持有的海正博锐40.34%股权及海正药业持有的海正博锐10.16%股权,成交价格分别约为22.6亿元和5.7亿元。

11月,海正药业又称将转让旗下海正宣泰51%的股权,对应评估价值为2339.51万元。

不过,混沌的困境中也不乏曙光。12月9日,海正药业提交的阿达木单抗注射液的上市申请的药品注册进度变更为“审批完毕-待制证”,距离正式获批更进一步。这是继百奥泰的格乐立后,国内获批的第二款阿达木类似物。此后海正药业能否扭转业绩颓势,或许其新药研发的成果及市场表现能够在未来给出答案。

责任编辑:于玉金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