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火币大学校长于佳宁:技术创新+赋能实体 未来三年区块链技术场景将大规模落地

作者: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11-30 21:04:10

摘要:“在经济新常态下,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为数不多的我们看得到的真正意义上的新动能、新经济,而且确实能够说明中国这些年的科技发展,由于区块链技术开拓出一片新蓝海,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打响了关键的一枪,下一步怎么做变得越来越重要。”11月30日,于佳宁表示。

火币大学校长于佳宁:技术创新+赋能实体  未来三年区块链技术场景将大规模落地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北京报道

比特币的问世,让其底层技术区块链(block chain)在十年内成为全球炙手可热的一词,然而近年来席卷全球的虚拟数字货币的炒作潮,又让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尽管无论从国家还是企业均看好区块链技术的未来应用场景,但是对于其真正的落地仍然雾里看花。

2019年10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定调,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这让各界看到了区块链技术未来落地的方向。

“在经济新常态下,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为数不多的我们看得到的真正意义上的新动能、新经济,而且确实能够说明中国这些年的科技发展,由于区块链技术开拓出一片新蓝海,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打响了关键的一枪,下一步怎么做变得越来越重要。”11月30日,在由《华夏时报》主办的第十二届(2019)中国人民保险中国经济媒体高层论坛上,火币大学校长、工信部信息中心工经所原所长于佳宁在演讲中指出。

于佳宁表示,此前工信部信息中心工经所发布的《2018年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显示,区块链在24个产业场景,包括11个金融场景和13个实体场景中已经开始实现落地,区块链技术将在未来三年之内可以全面实现广泛落地,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一个核心支撑。

技术创新+赋能实体

在演讲中,于佳宁指出,区块链与以往的科技革命最大的不同就是其本质是技术,区块链跟互联网差别最大的在于其处于一个比较早期的技术阶段、技术中心,不像互联网传到中国技术已经成熟了,区块链将为我国的各大产业底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有可为,也是我们国家在产业升级上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机会。

“如果区块链技术不能跟产业真正结合,不能帮助产业提质增效,那么技术再先进本身也没有价值,因此区块链技术如何实现赋能实体会成为所有人最关心的话题。”于佳宁表示。

于佳宁认为,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块链技术的学习讲话精神中可以看出,区块链目前落地的五大领域是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这为区块链技术在我国产业落脚点指出了基本方向,创新发展、融合发展是接下来的主旋律。

“我最近的一个感受是区块链技术与产业的结合在提速,使得区块链产业不再是一句空话,过去大家不懂区块链,以为区块链就是虚拟数字货币,但是现在我们看到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的春天真正到来,也许从2020年开始就会看到很多落地场景。”于佳宁称。

在演讲中,于佳宁也把区块链技术应用分为七个阶段,第一是新技术,第二是新金融,第三是新创业,第四是新组织,第五是新规则,第六是新经济,第七是新文明,现在区块链刚好走到第二步和第三步,未来的发展潜力将是巨大的。

5G将成牛鼻子

毫无疑问,我国的数字经济从区块链技术开始才真正起步。而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突破口将是5G的发展。

“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关注区块链,重点是要关注5G,因为5G技术是牛鼻子和突破口,5G也是所有技术爆发的关键前提,没有5G就没有互联网,就没有大数据,就没有人工智能。我国5G牌照今年已经发放,明年开始普及,它全面普及有可能需要大概3-5年,我们认为是5年左右的时间,就是我们换道超车、彻底实现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数字经济最关键的5年。”在展望未来的时候,于佳宁将5G推广视为区块链技术爆发的前提。

于佳宁进一步指出,三五年之后的商业社会极有可能出现不会再讲公司利益最大化、股东价值最大化的情形,而是所谓生态价值最大化,企业组织的边界迅速被打破,这其中将蕴藏着大量的商业机会。

“区块链技术是创新三重奏,我们不能对区块链片面狭隘地理解,就像我们以前理解互联网一样,现在看来互联网绝对不仅仅是一个通信场景,所以区块链也绝对不仅仅是一个账本基础,区块链是技术创新的进步、数字金融的动力、产业金融的价值,它是一个新物种。我们要理解新物种,不能过多地用旧物种的思维方式去套,它会使得我们的数据发生变化。区块链的核心两大武器,区块链的思维更迭变得越来越重要,区块链让太多思维都会变成是我们下一步能够在区块链时代决胜的关键。”于佳宁在演讲中最后总结区块链技术时表示。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