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吉粮中粮多空成对手中美争夺大豆定价权

作者:见惊雷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8-10-25 22:06:00

摘要:吉粮中粮多空成对手中美争夺大豆定价权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见惊雷 上海报道

    上周,中国政府给出政策底线,以保护价每吨3700元收购150万吨大豆。大洋彼岸,美国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跌势不断,并拖累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主力合约跌到每吨3200元以下。
    大豆价格究竟是涨还是跌?中国政策与美国市场的博弈谁将占上风?在国内大豆价格剧烈震荡的背后,显示的是巨大的市场分歧:中国粮食产业的大哥中粮集团做空,二哥吉粮集团却选择了做多。
政策救市成出货良机
    市场再次应验了那句投机名言:消息传播时买进,消息确认时卖出。
    10月17日和20日,由于市场预期国家将以保护价收购储备粮,挽救“跌跌不休”的农产品价格,大连市场大豆期货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
    10月20日当晚,消息得到确认。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公告,增加粮食收储和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第二天,就在投机者预期大豆将再度涨停时,多头主力选择了出货了结。在此后的三个交易日内,大豆期货再遭空头袭击,主力合约最低跌至每吨3100元以下,跌幅超过7%。
    而临到周末,大豆期货像坐上了“过山车”,价格忽上忽下。10月24日,大连期货主力0905合约盘中多次暴涨暴跌,并创下200万手的成交天量,超出平时一倍多。
    根据发展改革委的公告,国家决定按照每市斤1.85元,也就是每吨3700元的价格挂牌收购中央储备大豆,收储数量为150万吨。显然,3700元的价格远远高于期货市场的价格,中间形成了近500元的价差。
    分歧在于150万吨的收购数量。在空头看来,150万吨的数量太小,不能起到实质的提振作用,市场向下运行的趋势不会改变。然而光大期货的车勇却道出了投机者忽略的事实。“2007年中国大豆市场的全年产量为1273万吨,150万吨的收购量超过了去年全年产量的10%,根本不是一个小数字。”车勇认为,国内农产品市场仍旧要考虑到国内的实际情况,国内农业政策明显有提高国内粮食价格之意,而且提升力度较大,不宜过分看淡。
    然而,中国大豆70%需要进口才能满足国内需求,定价权很多时候都是美国市场说了算。在去年罕见的牛市中,国内大豆价格就不顾国家宏观调控,与国际市场一道大幅飙升。如今,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一起回落也在情理之中。
    实际上,中国政府一直在争取大豆定价权。发改委鼓励和引导企业“走出去”,具体操作上,不仅鼓励加工企业在产地采购大豆,再租赁码头、建仓库和运输系统,或参股当地农业企业及租赁土地进行种植,而且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鼓励企业到国外建大豆加工厂;建立大豆商业周转储备制度;发展和完善大豆期货市场等。
    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常清曾经表示,作为政府来讲,要认真思考如何将我国期货市场建成亚洲时区定价中心,让一些“中国因素”影响巨大的商品在中国期货市场上形成价格,不再成为国外市场的“影子市场”。否则,我们将永远被动地接受欧美市场上决定的价格,维护大豆产业和国家粮食安全也就成为空话。
吉粮中粮多空显分歧
    本来是兄弟,如今却成了对手。记者从持仓报告中发现,国内粮食巨头中粮集团和吉粮集团在大豆期货上的做法截然相反。
    自本轮暴跌行情以来,中粮集团在国庆节后就大幅增加了空仓,是空头阵营的绝对领袖。截止到10月23日,中粮集团持有大豆905期货合约空单4万多手,相当于卖出大豆40万吨,价值十多亿元。中粮集团在大豆市场上做空意志坚决,连续多个交易日没有减仓。
    中粮集团的对手不是别人,正是兄弟企业吉粮集团。在10月23日,浙江大地平掉手中的2万手多单以后,吉粮集团与兴业期货一起成为了多头的主力。而吉粮集团也是多头前五位持仓席位中唯一的套保机构。
    吉粮集团全称是吉林粮食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吉林省政府出资的国有大型企业,吉粮集团是除中粮外,仅有的一家具有粮食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也是国内第二大粮食企业。
    车勇认为,中粮吉粮持仓相反,显示两家企业对市场的判断存在分歧。中粮集团可能因为大量进口美国大豆,而在国内市场出口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而吉粮集团则可能更重视国内政策因素,选择了做多。记者就此与两家集团电话确认,但没有得到明确答复。
    不只是在期货上,吉粮集团与中粮正在尝试着不同的发展道路。
    今年9月,吉粮集团发布公告,拟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并实现股权多元化。据了解,这次融资金额约为9亿元人民币,且各投资者股权比例合计不超过增资后股份公司注册资本的55%。公告并指出了投资者应当具备的两个重要条件,首先是战略投资者主业应与吉粮集团主业从事相同的产业或二者所从事的产业具有上下游关联性;其次,战略投资者应不仅仅是资金投入,还应能给吉粮集团带来先进的技术、观念、管理及成熟的市场营销网络。
    市场一度猜想,中国粮食企业的绝对老大中粮集团将参股吉粮集团,实现统一经营。然而最终,中粮集团根本没有报名参与增资扩股。业内人士透露,实际上早在几年前中粮就曾向吉粮示好,打算参与吉粮的运作,但因为吉粮作为地方粮油巨头,并不想受制于中粮,双方意见不合只好作罢。
    在期货领域,吉粮集团行动积极。该集团在大连期货市场的大豆期货交易中历史战绩颇丰。根据该集团副董事长姜建华接受采访时的表态,吉粮集团正在筹备5亿元的粮食产业基金,并有可能参与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
    吉粮集团近日还召开了经营检查通报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孟祥久表示,现货市场由于国家粮食调控的力度不断增强,特别是中储粮的政策性经营,使粮食流通企业在市场上获利的时间不断缩短、获利的空间不断压缩。在金融风暴背景下,吉粮集团要有忧患意识,加强风险管理。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