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社会组织数量十年几近翻倍 公益与商业能否共存?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11-20 19:20:31

摘要:怎么去消化我国前四十年走过的道路,然后把我国前面从西方传播过来的公益的价值、理念、模式、技术、方法转化成本土可行的方法、实践、理论、价值呢,这将会对我国未来40年的公益起到非常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社会组织数量十年几近翻倍 公益与商业能否共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公益事业在思想解放与市场经济兴起的浪潮中走向复兴,不断发展壮大,无论是规模还是专业化程度都突破了以往,日渐成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进程中一股重要参与力量。

然而,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形势的快速变化,中国公益事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过程中,我们的公益其实也有了40年的历程,我们发现在早期,至少前二十年到三十年,我们是深受西方公益和西方公益价值的影响,西方公益与西方公益价值给我们带来了非常重大的推用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11月16日,修远基金会理事长、《文化纵横》杂志社社长杨平在由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主办的“慈善与文化”第十二次慈善百人论坛上表示。那么,怎么去消化我国前四十年走过的道路,然后把我国前面从西方传播过来的公益的价值、理念、模式、技术、方法转化成本土可行的方法、实践、理论、价值呢,这将会对我国未来40年的公益起到非常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社会组织十年几近翻一番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慈善实践的模式、方法、理论主要参考借鉴自西方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此外,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开拓新的社会空间的同时,其背后的管理方法、产品模式、商业逻辑等也不断地被中国慈善机构与从业者吸收、学习和应用。

公益领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部分,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讨论公益,必须将其与过去三十余年市场化改革的进程结合起来,放在国际环境、政府政策、社会变迁的视野中理解公益领域的发展。

就此,杨平将中国公益价值观演变历程划分为萌芽、外来引入和本土发展三个阶段。

其中,萌芽阶段,始于八十年代,扩散至九十年代中后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出现动员全社会进行资源捐赠,扶助弱势群体的组织化行为,其价值观主要还是中国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体现,与此同时,个人主义价值观开始出现;外来引入阶段,始于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扩散至21世纪前10年。在这一时期,国际发展工作的工作方法被引入中国,与此同时,本土组织出现并深受外来价值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价值观特点是自下而上、权利本位、社会权力制衡国家与市场;本土发展阶段,始于2008年,延续至今。期间,在公益参与主体不断扩展,既有形态被改造、公益价值受到商业价值冲击的同时,开始出现从中国传统价值汲取资源建设本土化公益的自觉。

十年前,NGO(非政府组织)这个英文缩写还是一个陌生的舶来语,也称“社会组织”,很多普通人并不清楚它的意义。后来,与NGO词义相关的词汇开始流行。

“十年前,我国相关的社会组织是43.1万,如今,已是84.9万的规模,增长几乎一倍,这个增长率远远超过我们的GDP,这个10年变化太大了。”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副院长、慈善百人论坛成员黄浩明表示,这期间,主要是因为我国家庭的规模在不断缩小,从而造成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根据民政部发布的《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显实,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43.1万个,这些社会组织业务范围涉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劳动、民政、体育、环境保护、法律服务、社会中介服务、工伤服务、农村专业经济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今,规模增到了84.9万个。

商业向左?公益向右?

我国的社会组织越来越多,它们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中不断创新组织形式,深入到微小的、国家权力难以顾及的社会末端,发挥着修缮、医治社会肌体的功能。但是,由于社会组织缺乏必要的监督、社会能见度较低,越来越多的公益机构出现了私营化的特征,私营企业般的运营,一些基金会如此,一些老牌公益机构亦倒退如此。私营化的直接后果便是权力集中,在经济宽裕的情况下仍以不同方式压缩运营、人力及其他应支付的成本。

“中国公益发展到现在暴露出两大问题,第一大问题是社会组织发展不平衡,教育、环保、救灾等领域的社会组织明显多于劳工等领域的社会组织,而这并不是社会发展的自然结果;第二大问题是当前中国公益慈善发展暴露出来两个危险的倾向,分别是体制化与市场化,这两个趋向的根本问题都在于社会组织脱离社会本位、偏离社会目标,而对这个根本问题的回应关乎公益组织在当前环境下的生存。”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沈原表示,在公益事业发展过程中价值观是恒定的,在历史演变中其基本内涵并不发生改变,改变的是价值伦理,具体到公益慈善领域,即变的是不同社会文化条件下公益慈善的组织和行为,而不是公益慈善的价值观。

毫无疑问,处于巨变时代的中国公益慈善事业面临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的双重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公益慈善组织需要回归初心,彰显社会本位,同时又要创新社会价值,获得和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在此过程中,行动者有责任探索自身实践与理论发展的联系,提炼与总结自身实践的成效与困局,思想者有责任构建兼具本土实践适应性与世界及未来眼光的创新公益慈善文化体系。

那么,商业和公益只能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吗?

在杨平看来,以商业手段达成社会目标是一种先进的价值理念,值得提倡。市场经济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造成贫富分化、环境破坏、道德滑坡,急需反向理想价值平衡,现代公益是市场经济的平衡器,主要作用是公平与正义,因此必然要求它的价值观、方法论是逆市场经济的。只不过,对于商业价值观要用,但是要警惕,避免走向歧途。

而在案例分享环节,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主任、原国际小母牛组织中国主任陈太勇与现场嘉宾深入分享了“海惠·小母牛”的发展历程、经验、成效及发展挑战。

据记者了解,几十年间,托生于国际NGO的本土公益项目——海惠·小母牛便是在乡村需求在变,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在变的过程中逐步调整了工作策略,甚至成立了商业开发部,逐步确立了市场化扶贫模式:向村民传递市场观念,教他们观察消费趋向和市场需求,帮助他们打通中间环节对接市场。

据记者了解,至今,海惠·小母牛已在中国欠发达地区通过提供畜种和养殖技术,扶持近12万贫困农户实现自力更生和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