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阿里影业难甩亏损 摆脱“烧钱”后淘票票何时回血

作者:卢晓 何青汉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11-01 07:16:31

摘要:后票补时代,背靠阿里巴巴的淘票票与猫眼的竞争仍在上演,最终谁会坐上观影决策平台的头把交椅仍不得而知。

阿里影业难甩亏损 摆脱“烧钱”后淘票票何时回血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晓 见习记者 何青汉 北京报道

今年10月份以来,中国电影市场票房一路飘红,继国庆档票房创历史新高后,近期上映的《少年的你》开画7天便实现票房破8亿。仔细观察则发现,这部电影的联合出品方中,阿里影业和猫眼的身影均在其中。

去年国庆档,在线票务平台的“票补禁令”正式生效。一年过去,摆脱烧钱的电影票务平台纷纷转型,将触角甚至电影产业链的上下游,在《少年的你》出品发行过程中,淘票票和猫眼两大头部观影决策平台都发挥了作用。

后票补时代,背靠阿里巴巴的淘票票与猫眼的竞争仍在上演,最终谁会坐上观影决策平台的头把交椅仍不得而知。

在线票务平台蛮荒生长

在线票务平台的发展离不开票补的出现,中国电影观众在线选座的习惯也始于票补。在早期电影票务市场,格瓦拉最早推出在线选座功能,然而到了2014年,随着资本的涌入,票务平台进入“烧钱”抢市场的飞速发展期,市场格局也从此改变。

2014年,阿里巴巴旗下淘宝电影(淘票票前身)成立,同年腾讯成立微影时代,次年脱胎于美团的猫眼独立。互联网剧公司的进入也将“补贴抢流量”的打法带入到电影票务领域,2014年,猫眼获得电影《心花路放》联合发行权后,在当年国庆档掀起一场“9.9元看电影的热潮”,票补时代正式启幕。最为激烈的时候,格瓦拉曾推出App端首单电影立减5元的优惠,猫眼则曾推出新用户首单1元看电影的优惠。

票补大战加速了行业的洗牌,背后无资本加持的平台相继出局,电影票务平台也进入了整合期。2016年,淘宝电影正式更名在淘票票,同年猫眼引入光线传媒作为战略投资人,腾讯则居于幕后。2017年,猫眼相继合并微影与格瓦拉,并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在线票务市场淘票票和猫眼双寡头格局形成。

票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电影观众的观影习惯,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中国在线电影票务比例已经接近了80%,线上票务平台成为观众观影购票的主要方式。与此同时,猫眼和淘票票两家市场份额综合接近7成。

但在另一方面,电影市场秩序一定程度上被扰乱,直到去年票补禁令的实施。2018年10月1日起,相关部门发文要求停止一切线上票补,包括第三方和影院自有渠道,但不包含影院线下售票。历经四年蛮荒成长的在线票务市场也进入“后票补时代”。

后票补时代的流量争夺

“取消票补对减轻片方和平台的负担有好处。同档期电影的票补军备竞赛,已经形成了一种恶性竞争;因为票补的存在,部分公司使用低价票预售来操控院线排片,这样的行为极大的扰乱了正常的秩序。”对于后票补时代的到来,淘票票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票补取消后产生了新的问题,即便摆脱了“烧钱”,但在线票务平台如何挣钱?“在网售票行业几年的飞速发展下,票补已经基本完成了历史使命,头部平台也占据了流量入口,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则是如何保持流量入口以及流量的变现。”长期观察电影行业人士对记者分析道。

淘票票所采取的战略是与阿里系的生态协同打通,更多的则是与阿里影业的“绑定”,借助淘宝、支付宝等App的引流优势。相比之下,登陆港股的猫眼流量入口则“受制于人”。记者梳理发现,目前猫眼有猫眼App、格瓦拉App,微信钱包、QQ钱包、美团App和大众点评App六大流量入口,其中微信钱包和QQ钱包为腾讯向猫眼开放的独家流量入口。然而数据显示,猫眼月活用户中来自美团与微信及QQ渠道的占比超过九成,自有流量不足。

“依赖外部流量并不如自有流量稳固,同时中国在线电影票务市场趋于饱和,票务收入占6成的猫眼还面临着对手的蚕食。”前述观察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道。仅以国庆档为例,数据显示,国庆档期间淘票票的启动次数和使用时长分别为294.5万次和37.3万小时,猫眼则为167.1万次和11.2万小时。

但在市场份额上猫眼依然占据优势,记者综合多家数据得出,目前猫眼仍占据着接近六成的市场份额。去年年初,阿里影业董事长樊路远曾表示,2018年淘票票的目标是年内成为中国电影行业最大的在线票务平台。就目前来看,淘票票的目标仍未完成,对于市场和流量的竞争仍将继续。

淘票票是否扭亏?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在线票务平台市场渗透率已超过86%,相对于寻找增量,平台更多的则是对于存量市场的争夺和深耕。在总体增长接近天花板之后,如何借助存量盈利,是平台方下一步要考虑的问题。

今年8月份,猫眼发布了2019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猫眼上半年总收入19.846亿元,同比增长4.7%;经调整净利为3.80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则为2.574亿元人民币。这也是猫眼上市后首度盈利。

对于淘票票的盈利状况,淘票票方面则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不方便透露”。不过,从阿里影业财报中可以看到,10月18日,阿里影业也发布了上半年财年的盈警公告,称阿里影业在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为亏损3.7-4亿元,而去年同期亏损为1.26亿元,亏损同比扩大。

实际上,去年同期票补仍是在线票务平台烧钱的方向,亏损在所难免。而在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6个月期间的报告期内,票补已经大幅降温,市场费用的减少并未带来亏损的收窄。阿里方面的解释则是亏损源于“对早期历史股权投资项目计提了减值拨备1.05亿元,以及录得汇兑收益大幅减少人民币1.1亿元。”

据了解,目前阿里影业主营业务分为互联网宣发、内容制作,综合开发三大板块,其中互联网宣发收入占据整个阿里影业收入81.2%,此业务则主要有淘票票主导。

实际上,此前淘票票的持续补贴一直是阿里影业亏损的原因之一,在票补取消后,其互联网宣发业务也实现了全年盈利。阿里影业财报显示,2019财年(截至2019年3月31日)互联网宣发业务获得收入24.64亿元,同比增长13%,首次实现了全年盈利。

相较于猫眼超过六成收入来源于票务销售,淘票票则将自身定位于电影“新基础设施”,通过互联网宣发业务实现营收。“面向C端,淘票票是用户观影决策平台,拥有海量用户观影决策数据;对B端,淘票票同时具有线上线下双向宣发和营销能力,C端用户体验和B端宣发服务,两者相辅相成。”淘票票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说道。

但不可否认的是,阿里影业仍处于亏损之中,将C端流量面向B端业务的互联网宣发模式增长可期,但能否带动阿里影业整体扭亏为盈仍需要时间。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