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生猪养殖规模下滑波及申联生物 登录科创板能否助攻研发破局产品线单一?

作者:于玉金 孙源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10-30 10:31:54

摘要:继2018年申请主板上市折戟后,国内口蹄疫合成肽疫苗企业申联生物终于在10月28日登录科创板。

生猪养殖规模下滑波及申联生物 登录科创板能否助攻研发破局产品线单一?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玉金 见习记者 孙源 北京报道

继2018年申请主板上市折戟后,国内口蹄疫合成肽疫苗企业申联生物终于在10月28日登录科创板。

10月29日,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申联生物方面对于此次上市表示:“希望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兽用生物制品行业领先企业;创造更好的业绩,积极回报投资者。”

受非洲猪瘟影响,全国生猪围栏量大幅下降,相关行业也受到了间接且强力波及,这其中就包括申联生物这类猪用疫苗生产企业。人们饭桌上猪肉的价格仍居高不下,关于非洲猪瘟的讨论热度也未散去,申联生物在冲击科创板的路上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营收净利现双降

10月28日,申联生物上市当日开盘价22元/股,以36.81元/股收盘,较发行价大涨318.30%。不过,股价10月29日旋即大幅下跌,26.80元/股收盘,跌27.19%。10月30日,申联生物开盘继续下滑,截止记者发稿,股价跌幅超10%。

据资料显示,申联生物是国内第一家合成肽疫苗生产企业,专业从事兽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2001年由美国联合生物医药公司(UBI)以美元现汇和设备出资设立,2015年公司经过股权转让并改制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业绩近年来不甚稳定,营收及净利从去年开始出现双降。据招股书显示,2016-2018年,申联生物实现营收分别为2.68亿元、3.02亿元、2.75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73亿元、0.99亿元、0.88亿元。

今年上半年,申联生物延续下滑走势,实现营收1.30亿元,同比下降12.49%;实现净利润0.39亿元,同比下降10.23%。

申联生物在招股书中解释:“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我国生猪整体养殖规模同比下滑20%左右,与此同时公司产品销量同比下降 20.86%。2019 年7-8月,公司产量为1,189.64万头份,较上年同期1,586.67 万头份减少 25.02%。若非洲猪瘟疫情进一步恶化,导致我国生猪养殖规模继续下降,公司经营业绩可能进一步下滑。”

面对非洲猪疫情,公司未来又将如何应?申联生物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已制定了三方面措施:一是利用猪口蹄疫合成肽疫苗领先优势,加大猪口蹄疫 O 型、A 型二价合成肽疫苗市场推广;二是加快募投项目实施,丰富口蹄疫疫苗产品种类;三是加快产品研发,不断丰富公司产品品类。

募资丰富产品结构

对于申联生物,产品结构单一是投资者较为关心的问题。据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8年,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的收入占主营收入的100%。在今年上半年,其产品结构有了细微变化,其中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实现收入1.3亿元,占主营收入的61.53%;口蹄疫 O 型、A 型二价合成肽疫苗实现收入0.5亿元,占主营收入的38.47%。

其招股书显示,2018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明显下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该公司产品结构单一对客户需求反应不够及时造成的。

问及在丰富产品线方面的研发计划,申联生物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公司立足于市场规模最大的口蹄疫疫苗领域之外,积极研发其他市场规模较大的猪圆环疫苗等其他猪用生物制品,且积极布局新型疫苗的研发,包括在研的口蹄疫疫苗产品、其他兽用疫苗包括猪圆环疫苗产品、兽用诊断试剂,并进行了产品举例说明。

实际上,申联生物在所属行业市占率尚可。申联生物方面在产品层面向《华夏时报》记者进行介绍时称:“2016-2018年,公司在国内猪用生物制品行业市场占有率排名分别为第五、第三、第四;在国内猪口蹄疫疫苗行业市场占有率排名分别为第二、第二、第三;在国内猪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市场占有率均保持第一,其中2018年公司在国内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市场占有率62.79%;公司产品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多肽2600+2700+2800)在全国猪口蹄疫疫苗产品中单品销售额排名分别为第一、第一、第三。”

不过,猪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市场空间相对狭窄,相关资料显示,2018年,国内猪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市场销售额4.38亿元,而猪口蹄疫灭活疫苗的市场销售额达到15.96亿元,是前者的3.64倍。

申联生物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计划加大投入口蹄疫灭活疫苗项目。据招股书显示,扣除发行费用之后,募集的资金净额4亿元将用作悬浮培养口蹄疫灭活疫苗项目,项目产品包括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

“借力”下的实力?

虽然在细分领域占有了一定市场份额,但申联生物真正的行业竞争力因其专利“非原创”、销售依赖政府采购而频遭质疑,研发能力、市场拓展能力似乎都是“借力”而生。

相关资料显示,申联生物大部分产品涉及的专利来自其创始股东UBI(目前为18.7%持股比二股东),二者因专利权的问题一度僵持不下。

2007年至2014年,就技术支持、技术使用费等事项,申联生物与UBI发生多起纠纷及诉讼。2012年,UBI就技术合同纠纷起诉申联生物,表示申联生物违反了双方此前签订的两份技术协议,技术协议涉及合成肽和技术用于口蹄疫病毒(FMDV)疫苗开发等,依据技术协议,UBI许可权利的对价是申联生物在许可产品开始销售后每年向原告支付许可产品在中国市场净销售额的10%作为专有权使用费。

直到2019年1月,申联生物与UBI签署《专利转让协议》,UBI将其在中国境内全部与动物口蹄疫疫苗相关的专利或专利使用范围无偿转让给申联生物,至此双方才达成一致。

除了专利系引入外,公司在自主研发方面并未投入太多。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8年,申联生物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674.62万元、1664.93万元、2128.7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26%、5.51%、7.74%。对于未来是否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申联生物方面并未给予记者具体投入金额上的回复。

此外,申联生物高度依赖政府招标采购,而去年部分省份采购未中标导致公司当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9.2%、8.7%。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8年,公司来自政府采购的金额占总营收比例分别高达98.71%、94.62%、94.8%。其独立的市场拓展能力又是如何还需时间的考验。

一位不具名的业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此类企业主要受两方面影响较大,一是随着新一轮生猪养殖周期的到来,投资者对于生猪市场复产的预期,二是猪肉减产的幅度对于疫苗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较多,在形势未稳定之前,股价和业绩的变动不一定同步,具体还要结合供求数据进行动态的观察。整体而言,行业的成长空间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