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李光斗:曾国藩的洋务之道

作者:李光斗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10-25 19:24:12

摘要:清朝时期,清政府的“羁縻之道”已经让自己深陷泥潭。曾国藩意识到,与外国人的交往要以“人”的交往法则来进行,要实施诚信外交。这种外交观在当时满朝文武皆以“糊弄”为本的时局下,可以说是非常“前卫”的。

李光斗:曾国藩的洋务之道

晚清官员(左起):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刘坤一

李光斗

中国古代官场有句明哲保身的格言:多磕头,少说话。前苏联也有个笑话:什么是为官之道?那就是:说了不写,写了不签字,签了字不盖章,盖了章不执行。这种“能糊弄就糊弄、能敷衍就敷衍”的官僚主义源远流长,而且不仅糊弄老百姓,甚至也糊弄上级领导;小事推到“有闲时”,大事推给下一任,只需在自己任期间保持稳定,不出岔子,粉饰太平,就万事大吉了。就连晚清名相,慈禧太后最信任、最倚重的重臣李鸿章都说:自己只是大清国的“裱糊匠”。

甲午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后,李鸿章曾悲痛的感慨道:“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了一间净室。即有小小的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修补,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补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梁启超曾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任公所悲其“之遇”指的就是李鸿章所遭遇的时代,这一时代的巨变实是李鸿章所不能应对的。

位高权重的李鸿章非常清楚自己在大清王朝当时的处境:简单的粉饰裱糊可以,但想要彻底改革难于登天。即使李鸿章有革旧维新之意,但当时的清政府已经是“病入膏肓”。因此,面对大清王朝这座漏洞百出的老房子,李鸿章也只能原地踏步,小修小补,支吾对付,图一时之安。

对内糊弄朝廷,对外糊弄洋人是当时大多数清政府官员的一贯做法。在与洋人打交道这件事上,清朝政府最初根本没有当成正经事来做。天津教案之时,李鸿章曾经向他的老师曾国藩请教与洋人打交道的办法,曾国藩问他:“你既来此,当然必有主意,且先说与我听”。当时,李鸿章的回答和其他清朝官员一样:“门生也没有打什么主意。我想与洋人交涉,不管什么,我只同他打痞子腔。”李鸿章是安徽人,痞子腔即安徽方言油腔滑调,虚与委蛇之意。

曾国藩并不认同此观点。当李鸿章说完,曾国藩半天不说话,李鸿章赶紧认错说“门生信口胡说,错了,请老师指教。”曾国藩这才捋着胡须,缓缓道来:“依我看来,还是用一个诚字,诚能动物,我想洋人亦同此人情……脚踏实地,蹉跌亦不至过远,想来比痞子腔总靠得住一点。”事实上,曾国藩是晚清政府第一个有诚信外交、平等外交观念的人。因为曾国藩意识到,清政府如果不诚信履行条约,后果则是将自己置于更险恶境地,以至于签署更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付出更惨重的代价。

一直以来,古代人认为只有中国人是“完全的人”,是“文明人”,其他族类,则介于人与兽之间:“夫戎狄者,四方之异气也。蹲夷踞肆,与鸟兽无别。”当时清王朝自诩为天朝上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没有任何其他民族或者国家能够与之平起平坐。对待洋人这种“半人半兽的生物”没有必要认真。当时,外国人进入中国,只能住在广州十三行街(广州的通商口岸),不能进城,不能随意外出,不能与普通中国人交往。拜见皇帝要三跪九叩、进贡称臣。清政府这种唯我独尊的观念根深蒂固,以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失利后,双方签订《南京条约》时,相较于割地赔款,清政府最难以忍受的是将中国皇帝和英国女王的名字并排书写。

因为骨子里的“瞧不上”,清政府对待外交事务更不上心。当时从上至下一以贯之的原则不是“诚信外交”而是“羁縻外交”。何为羁縻?“羁,马络头也。縻,牛缰也”,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对付牲畜的工具。因为洋人乃蛮夷之辈,跟他们不用讲道理,讲诚信,只用糊弄就行。虽然《南京条约》要求清政府割地赔款,提出一系列不合理条约,但当时从道光皇帝到下属大臣都觉得这一条约并不可怕并不可耻,他们一致认为,这一条约只是权宜之计,“暂事羁縻”而已,以后有了任何变化,条约内容都可以不作数。

不但签条约像是“小孩子过家家”,对于条约的执行也是能推就推,能躲就躲,实在躲不过去就以“上任之事,与我何干”的态度来应付。当时住在中国的洋人很在意“进城”一事,《南京条约》(1842年签订)明确规定:外国人可以进城居住。但自签订条约开始,外国人为这件事与清政府交涉了很多年依旧没有结果。原因就在于当时与洋人谈判的两广总督耆英非常善用“羁縻之术”,即“糊弄之道”。当时广州人掀起反入城斗争,耆英对英国人说,要做通这些市民的思想工作需要给他两年的时间。为什么是两年?因为当时耆英已经被授为协办大学士,两年之后即可调往京师,这个“烂摊子”就留给下一任解决。两年之后,两广总督果不其然已经更名改姓换了人。

这一任两广总督徐广缙连拖延都懒得拖延,直接否定了耆英当时的许诺,果断拒绝了这一“无理”请求。徐广缙的这一做法甚至还得到了道光皇帝的同意。当时道光皇帝批示:“英夷进城之约,在当日系一时羁縻……前经降职赞准入城一游,亦不过权宜之计。”但道光皇帝和当时的大臣都忽略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在外强内弱、实力悬殊的背景下,持续以这样的态度对待洋人,早晚会吃大亏。

洋人受尽“羁縻”之苦,不得其门而入;最终恼羞成怒;这也成为他们再次发动战争的借口之一。1857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并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1858年)。但即使更加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也没能让清政府改变对洋人的态度,咸丰皇帝虽然签署了条约,但也宣称:“自古要盟不信,(以前答应的条件)本属权宜”,这种“糊弄之道”始终未改。

其实最初曾国藩和其他官员一样,认为洋人“性同羊犬”,因此对其不屑一顾。对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利,曾国藩也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清政府只是没有选好将领,重整旗鼓一定能够挽回败局。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最终结局让曾国藩彻底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在洋人的武器装备面前,最好的清朝军队仍旧如同“集体送死一般”。巨大的军队力量悬殊,并非一个好的将领或者训练有素的骑兵部队能够弥补,清政府的羁縻之道已经让自己深陷泥潭,付出了惨重代价,这一现实情况不得不让曾国藩重新审视清王朝的外交之道。另外还有一些小事也让曾国藩改变了洋人的最初看法:

首先,曾国藩发现,洋人不是为皇权皇位而来,不谋求颠覆清王朝重建一个新政府;相反,他们在结束战争后,还主动帮助清王朝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其次,他们在与清政府进行贸易往来时,严格遵守清朝法律缴纳税款,如将管理上海海关时收到的税款七十余万两白银,悉数移交给清政府。在外国人的管理下,上海海关贪污腐败明显减少,收到的税款比清朝收到的多两至三倍。

曾国藩认为,这些洋人到中国来的主要目的是与中国人做生意,希望在这里得到平等的对待。外国人有一套自己的做事原则和文化系统,无论是做生意还是和政府签订条约都讲究诚信。通过与洋人的交流往来,曾国藩意识到,外国人也是人,既然是人,就要以“人”的交往法则来与其交往。这种外交观在当时满朝文武皆以“糊弄”为本的时局下,可以说是非常“前卫”的。

曾国藩曾向皇帝上书:“臣愚以为与外国交际,最重信义,尤贵果决。”就是要讲求信义。曾国藩认为,在当时,诚信外交的基础要求,就是在于能够坚守条约。尤其清政府没有足够实力的情况下,遵守条约一方面可以不再“讨打”。因为无论你权谋多少,都敌不过洋人的洋枪洋炮;另一方面,其实遵守条约对当时的清政府也是有好处的。所谓条约,即双方均同意之约定,对双方均有约束力量,也可以以条约内容来约束贪得无厌的西方势力,将他们的侵略步伐限制在条约之内。诚信外交还有利于为当时的清政府“师夷长技以制夷”争取更多时间。

因此,曾国藩给予李鸿章的应对之法就一个字:诚。“夷务本难处置,然根本不外孔子忠信笃敬四字。笃者,厚也。信,只不说假话耳,然却难。吾辈当从此一字下手,今日说定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曾国藩去世后,李鸿章成为了晚清第一大外交官,曾国藩的“诚字经”让李鸿章少了许多麻烦。

李鸿章外交思想的出发点是“外需和戎,内需变法”。李鸿章遵守了曾国藩的“守定合约,决无更改”的主张,其实李鸿章是希望以遵守条约的办法来阻止那些洋人无底线“跨界”,以争取清政府内部“师夷长技”的时间,以求自强。因此,李鸿章的外交主要以“保全和局”为主。因为李鸿章知道,对于当时的国际局势而言,“开衅即不可收拾,与之战,法始必负,继必胜,终必款”。所以,李鸿章宁愿选择坐在谈判桌上和洋人“和和气气”的谈判。

当然,面对西方列强的打压,李鸿章也并非一味妥协。他采用的是“借力打力”的外交战略,即“以夷制夷”。即运用远交近攻的合纵连横之术,利用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利益需求,使强敌相互对立、相互牵制,希望能够以此“坐收渔翁之利”,维持清政府的短暂和平。李鸿章向来是一个意气用事、好高骛远、散漫自由的人,随地吐痰,大声咳嗽,在公共场合吸烟等随心所欲。但在外交事宜上,李鸿章不敢马虎,痞子腔和诚字经双管齐下,与洋人进行周旋往来,让摇摇欲坠的清王朝又和平稳定的多存在了一段时间。李鸿章后来也回忆道,“我办一辈子外交,没有闹出乱子,都是我老师一言指示之力。”

相比于李鸿章的虔诚求教,曾国藩的另一幕僚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关系可谓错综复杂。曾国藩与左宗棠两人本是同乡,年龄只差一岁。两人都参加过科举,但天资聪慧的左宗棠在考取举人之后,三次会试不中进士;而愚笨的曾国藩却凭着他“以勤补拙”的土办法一路顺风顺水,官运亨通,这让左宗棠非常气愤;除了在学历、仕途这方面耿耿于怀外,左宗棠还给自己起了一个非同一般的名号:“今亮”,将自己比喻为今日诸葛亮,认为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更直言“今亮或胜于古亮”,其自傲程度可见一斑,这样的左宗棠当然难以忍受曾国藩的地位在自己之上。但其实,左宗棠的官场之路离不开曾国藩的提携相助。

(作者为著名品牌战略专家)

见习编辑:李茜楠 主编:程凯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