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 刺激政策会否“暗退”引热议

作者:吴丽华

来源:

发布时间:2009-11-20 21:50:55

摘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 刺激政策会否“暗退”引热议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丽华 北京报道

   一石激起千层浪。
    本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提前至11月底召开的消息无疑起到了这样的效果,让人对明年的宏观经济调控形势又多了几分猜想。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同时也是每年级别最高的经济工作会议,按照惯例,一般在12月初召开。这样的会议,即便是从12月初提前至11月底召开,也不可避免地被联想为某种信号。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目前经济的问题依然是最核心的问题,包括货币政策、房地产调控、贸易保护等,经济领域棘手的问题比较多,市场对政策的猜测和不确定性也比较多,中央有可能考虑到这种情况,经过权衡,提前召开经济工作会议,给市场一个更加明确的预期。
再一次提前定调?
    此次经济工作会议提前的消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去年11月份宏观调控政策的提前定调。去年11月,面对金融危机的非常经济形势,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整甚至走在了经济工作会议的前头。4万亿计划、大幅降息、金融九条,这些都让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失去了一些悬念。
    今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前和去年特殊情况下的提前有何可比性?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清华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今年经济形势远没有去年严峻,提前定调的压力不大。”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则表示,事实上即便经济工作会议11月底召开,前后也只有几日差距,谈不上提前定调。
    事实上,历史上也不乏经济工作会议提前到11月底召开的先例,近10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时间表提前到11月召开的年份就有1999年、2000年、2001年、2003年和2005年。
    不过即便如此,接受采访的不少专家还是认为,在目前经济领域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市场猜测较多的情况下,晚定调不如早定调。郭田勇就表示,宏观调控定调不宜拖,早定调将给市场一个明确的预期。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则表示:“中央决策层可能意在提前确定未来经济的宏观框架,以平息争议,早定调,早应对。”
刺激政策如何退出?
    虽然大多数专家在调控重点问题上还存在争议,但他们在有关货币政策取向的问题上看法相当一致。
    李稻葵表示:“货币政策迟早会适当调整,以应对资产价格压力。”左小蕾也认为,此前货币政策是过分宽松,不可能一味宽松,货币供应量回归到满足经济正常发展的水平就可以了。
    但是,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一直存在“一松就热,一紧就死”的怪圈,宽松货币政策如何在适当的时候退出备受关注。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表示,中国经济下一步考虑的问题并非通胀和产能过剩,如何适当地退出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才是下一步经济工作的重点。
    而国家信息中心于11月16日发布报告称,中国目前通胀的现实威胁尚不足为虑,物价总水平料难大幅回升,预计明年通胀率在2.5%左右。报告建议,明年仍应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动摇,因为宽松政策的贸然退出会导致市场主体仍显脆弱的信心严重受挫,可能使经济步入下滑通道,甚至陷入长期低迷。
    也有不少机构人士指出,随着今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的经济增速将超预期,决策层明年可能会考虑某些非常规的经济刺激政策如何退出的问题,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是个切入口。
    但是刺激政策何时退出、如何退出,现在还没有一致的判断,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能否为此定调,值得市场高度关注。不过此前曾有多位专家提及,刺激政策即使退出,也会是逐步的,有关宏观经济政策方向的表述不会变。
结构调整或成重点
    虽然宏观调控政策方向还没有最后定调,但结构调整作为明年宏观调控的重点已得到多位专家的认可。
    此前《瞭望》刊文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把“调结构、防通胀”作为重点。李稻葵则表示,明年宏观调控的重点应该是调结构,经济增长的重点应该更多地维系于提高消费增速。李稻葵认为,宏观调控应该会在启动民间投资领域方面出一些鼓励性的政策,放松一些领域的投资管制、降低门槛等,财政政策也会有所动作。
    而本周的电价上调改革,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标志着我国能源价格改革正全面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低碳经济有望以此为契机取得进展。
    对此,复旦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孙立坚也表示,在投资方面,要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使得活跃的民营经济进入舞台中央。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