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金融之城上海的改革使命

作者: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9-28 08:46:23

摘要: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城市之一的上海,囊括了自贸区,践行着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其再一次承载着国家的“雄心”,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

金融之城上海的改革使命

上海繁华商圈的美丽夜景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上海,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城市,在20世纪前几十年便是十里洋场,当时欧美电影与上海电影同步上映,成为远东重要的国际都市。今天,上海依然是外国人、外资企业、跨国企业首选的中国城市。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城市之一的上海,囊括了自贸区,践行着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其再一次承载着国家的“雄心”,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

9月23日,在上海各界人士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大会上,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谈及上海未来的发展战略时明确指出,上海要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作用,更好为全国改革发展大局服务,尤其需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共同创造新时代上海发展新传奇。这一番讲话无疑为此前国家给上海定位的在2040年前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科创中心、文化大都市的战略目标下了最好的注解。

从最早设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成为全球金融资本商品要素最聚集的城市之一;到率先设立自贸试验区进而扩容,引领全国各省市自贸区纷纷落地;从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出台使得上海成为“领头羊”;到每年一届的国家级进口博览会正式进驻。上海正在以时不我待的姿态往前奋进。

国际中心如何建

毫无疑问,在上海完成五大国际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国际金融中心首当其冲,而各类金融机构的参与更是不可或缺。

就在9月23日,由交通银行主办的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在交通银行副行长吕家进就表示,交通银行作为有着“上海基因”与“改革基因”的国有大型银行,将牢记使命,积极投身到全球资产管理、跨境投融资服务、金融科技、国际保险、全球人民币支付清算、金融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等在内的六大中心建设中,与上海共同打造一流的优良金融生态系统。

“交银理财继承发扬交通银行民族金融、改革先锋、稳健永续的企业文化基因,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认真落实好合规经营、风险隔离等方面要求,强化科技赋能,锤炼核心能力,为上海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做好护旗手,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冲刺行动贡献更大的力量。”吕家进称。

上海交大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严弘也在当天的论坛上表示,今年初发布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集聚和发展一批具有重要市场影响力的资产管理机构,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全球资管中心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环节。

值得关注的是,交银理财也同时发布了首批新产品,聚焦现金管理、商业养老、科创投资、上海要素市场以及长三角一体化等六大主题。吕家进透露,交银理财首批产品有三个特点,一是完全符合资管新规要求,二是响应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三是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与交通银行不谋而合的是,总部同样设在上海的中国平安旗下平安资产与澳洲昆士兰投资公司合作的首款产品“QIC-平安中国企业债基金”也在9月23日正式全球发布。

据平安集团总经理任汇川介绍,该基金结合了中国平安积逾20年的中国债券投资经验与QIC丰富的全球资产配置与服务能力,旨在为全球投资者精选中国企业债投资机会并享受到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红利。

“与发达资本市场相比,中国债市的外资规模占比仍偏低,但随着外资机构相继宣布将中国债券纳入其旗舰债券指数,将为中国债券市场引入超1000亿美元的指数追踪资金,中国债市未来的规模增量仍有广阔空间。由于境外机构缺乏对中国在岸信用债市场的了解与研究资源,国际投资者需要经过深度研究与长期尽调才会深入这一市场,周期长、成本高、风险管理壁垒成为横亘在境外机构面前的几道难题。为了化解以上痛点,QIC-平安中国企业债UCITS基金应运而生。该基金的发行为中外资本市场的投资合作架起一座桥梁,平安会加强国际合作互鉴,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与回报。”任汇川表示。

在国内的金融集团正在加大走出去的步伐之时,外资也纷纷进入上海。

9月16日,上海市政府42个外资项目集中签约,投资总额共约77亿美元;今年8月,总投资额为46亿元的21个先进制造业项目在上海金山集中开工,其中有8个是外资项目;今年5月,上海吸引38个外资大项目集中签约,投资总金额合约492亿元人民币。

对此,上海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振华分析指出,上海从政府到机构的每一步措施,都在夯实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

自贸区+长三角一体化勾勒新蓝图

从2013年挂牌至今,上海自贸区已走过近6年的发展历程。今年8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首批13家企业获颁最新营业执照。是日,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对外透露,上海将设立新片区的专项资金,5年资金总规模超过1000亿,重点是要支持新片区内的高端人才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9月21日,在上海国企走进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对接交流会上,上海银行称将聚焦区内重点产业布局要求,为临港新片区发挥重要作用的实体企业、机构提供不低于1000亿元的授信支持。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则表示将充分发挥保险投资平台的独特优势,支持新片区四大开放型产业发展,共同参与新片区公租房投资平台建设,持续丰富和优化金融供给,助力临港新片区实体经济发展。

与上海自贸区建设同步进行的,是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江浙沪皖三省一市的一体化进程。从今年5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浙沪皖四地已经开始落实执行这份纲要的内容。

9月22日,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在复旦大学正式成立。该智库联盟由复旦大学倡议,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五所联盟高校共同发起,面向区域内外智库开放,旨在着力发挥长三角高校的人才优势、智力优势、国际合作优势,计划通过联合研究、互鉴特色、人才培养等机制,逐渐形成一体化的引领性智库集群。

9月20日,长三角社会治理论坛在上海举行,长三角七市一区签订了合作交流框架协议,共同推动区域内的社会治理创新成果共享。来自浦东新区、南京、杭州、合肥等七市一区的代表,约定依托论坛共建“长三角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研发基地”。

今年8月29日,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院长阮青对外透露,《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正在有序推进,69个事项已经顺利完成,250个事项正常推进。

就在此前,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就表示,进入新时代,上海要承担起中央赋予的新使命,扩大开放是必由之路。当前,上海正全力推进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并努力把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办得更好。

见习编辑:李茜楠 主编:秦岭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