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正文

鄂尔多斯:一个由企业而兴的“传奇”

作者:于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9-27 19:06:31

摘要:鄂尔多斯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鄂尔多斯更是一家企业,一个品牌。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很少像这样,一个企业、一个品牌、一座城市,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一同来见证历史,演绎传奇。

鄂尔多斯:一个由企业而兴的“传奇”

于娜

鄂尔多斯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鄂尔多斯更是一家企业,一个品牌。

很少有人知晓,鄂尔多斯市由鄂尔多斯集团而得名,反过来从某种意义上讲,鄂尔多斯市也成就了鄂尔多斯集团。

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很少像这样,一个企业、一个品牌、一座城市,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一同来见证历史,演绎传奇。

知名品牌:伴着改革步伐兴起

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有一块黄河与长城合抱成的“几字形”土地,叫鄂尔多斯高原。“鄂尔多斯”意为多宫帐,约于北元时成为守护成吉思汗“八百室”的部落及万户名。15世纪中叶,随着鄂尔多斯部落驻守河套(原伊克昭盟)地区,这一地区始称鄂尔多斯。公元1649年(即清朝顺治六年),蒙古鄂尔多斯部六旗王公第一次会盟于鄂尔多斯左翼后旗(即今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王爱昭,相传王爱昭为当时蒙古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故而得名伊克昭盟。伊克昭盟的历史长达352年,直到2001年撤盟设市。

1969年,中国最早加工山羊绒、生产和出口无毛绒的工厂伊盟绒毛厂在伊克昭盟的东胜市诞生,从此,掀开了中国出口无毛绒的新篇章。

1979 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大政方针,改革的春风吹进了伊克昭盟。

彼时,伊盟绒毛厂得到一个消息:日本的分梳设备,在投入1200吨原绒的情况下,能提取500吨无毛绒,比当时的国产设备足足多了200吨。伊盟盟委领导非常重视,决定争取上马这个项目,随后全权委托自治区纺织工业公司与日本三井株式会社进行谈判。

引进设备和技术的投资要2300万元,当时全盟一年的财政收入才1600万,资金就是一大问题。那时的政策环境不可能搞合资,姓“社”和姓“资”根本不能“联姻”。

经多方研究,伊盟盟委决定以补偿贸易方式引进全套羊绒加工设备和技术,用生产出来的产品冲抵价款。在自治区20多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伊盟羊绒衫厂作为伊盟绒毛厂的扩建项目、作为自治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招商引资项目,终于落户东胜。

伊盟羊绒衫厂的建立,结束了中国只出口原绒和羊绒初加工的历史,实现了山羊绒资源的就地增值,对地区经济的贡献,意义非凡。

1984年,时任伊盟羊绒衫厂厂长的王林祥在日本考察时,看到百货店羊绒衫专柜一件普通羊绒衫卖到3万-4万日元,折合人民币1800多元。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些羊绒衫都来自自己所在的羊绒衫厂,自己厂生产的羊绒衫,仅仅是挂了人家的商标,售价就提高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这对王林祥冲击很大。震惊之余,他萌生了创自己品牌的想法。经反复研讨,他认为我们的优势在原料,这是产品的“根”,全世界山羊绒产出量为8000吨,而鄂尔多斯年产山羊绒就600吨。一个多世纪以来,内蒙古的山羊绒,通过边商贩运,取道克什米尔地区,被源源不断地运往英伦三岛,成为了王公皇室及上流社会人士的高档衣饰,道森公司因此而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殊不知,山羊绒的真正故乡在中国,而鄂尔多斯就是世界上最优质羊绒的主产区。

企业的根在草原,王林祥决定就用“鄂尔多斯”这个民族的、地域的名字来命名羊绒衫品牌。

自此,“鄂尔多斯羊绒衫厂”成为一家集约化经营的企业,为伊盟及自治区的国企改革提供了经典先例,走出了一条可借鉴的改革之路。

撤盟设市,认准“鄂尔多斯”

“1987年我被分配到‘鄂绒’,印象最深的便是一下班天骄路上的那一片蓝色,‘鄂绒’的职工,那个时候都以穿着蓝色的厂服为荣,那时装般的工作服,常常引来人们羡慕的眼光,成为‘绒衫厂’的职工是那个时代的青年人的荣耀。”老职工刘少峰至今回忆起当时他进入“鄂绒”工作时,仍然回味无穷。

当时,“鄂尔多斯羊绒衫厂”是东胜最大的国营单位,员工2400多人,每年上交国家利税上千万元,成为地区主要经济支柱之一。

从这个时候起,在“鄂绒”这个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伊克昭盟逐渐构筑起绒纺、化工、煤炭、电力、建材等五大支柱产业,伊克昭盟经济步入“快车道”。

1988年4月10日,“鄂尔多斯”、“奥群”等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颁发的商标注册证,也就在这一年,“鄂尔多斯”牌羊绒衫、羊绒外套、羊绒西服裙等在国内区内频频获得各种殊荣。“鄂尔多斯”渐渐地成为了伊克昭盟的一个叫得响的名号。

1989年以后,以“一业为主,多种经营” 战略布局,组建了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公司,大规模新建和兼并了二十多家羊绒加工企业,产业更多了,在国内外的名声也更响了。更加让“鄂尔多斯”这四个字蜚声海外的是,王林祥在拓荒国内市场时,打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这让人们对“鄂尔多斯”更加入脑入心。

首先是在央视做广告,“鄂尔多斯羊绒衫温暖全世界”作为同行业在央视的第一个广告,一时间红遍大江南北。

接着,在此前与一些大城市的涉外饭店和友谊商店合作试销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在国内各大城市举办展销会,盛况空前,被首都媒体誉为“北京掀起了鄂尔多斯风暴”。

从1991年开始,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八大城市设立鄂尔多斯经销部进行直销,鄂尔多斯风行全国。

再就是,举办首届鄂尔多斯羊绒制品交易会,并参加内蒙古那达慕和蒙交会、广交会等贸易大会,鄂尔多斯身影处处闪现。随后聘请中国国际广告公司时装表演团,配合展销会和经销部进行品牌宣传推广,第二年就组建了自己的鄂尔多斯羊绒时装表演团,鄂尔多斯“走遍”全国。

时任盟委秘书的张鹏举说,当时去各地开会,学习,当人们问起“从哪里来”,“伊克昭盟”四个字让对方都是一脸茫然,当说到“就是生产鄂尔多斯羊绒衫那个地方”,问话的人这才明白,然后就是投来尊敬的目光。不仅让国人从此认识了羊绒衫,记住了鄂尔多斯,而且一举奠定了鄂尔多斯在国内市场的行业龙头地位和行业标志性品牌形象。鄂尔多斯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民族自主品牌的奋斗史。

1995年,第50届世界统计大会授予鄂尔多斯“中国羊绒制品大王”称号。

1998年,“鄂尔多斯”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同行业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第一枚中国驰名商标。

2001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撤盟设市,对于撤销伊克昭盟,用什么名字来命名“市”,有许多的争议,于是就有当时在任的盟委领导提出了可否用“鄂尔多斯”这个已经享誉国内外的名称。

由于集团已经先行注册为产品商标,再用来做地域名称,有诸多行政上的壁垒,再者说,要用也必须得征得企业的同意。于是,相关领导找到了王林祥,王林祥就表示支持,“能为地区做出贡献,是企业发展的初衷,更是使命。”

2001年2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撤销伊克昭盟改设鄂尔多斯市的请示》:同意撤销伊克昭盟和县级东胜市,设立地级鄂尔多斯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东胜区。

自此,一个企业的命运和这个地区,以一个共同的名字,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跌宕起伏,荣辱与共,共同谱写出一段精彩纷呈的壮丽华章。

由“鄂尔多斯”所改变的……

已经退休多年,在家含饴弄孙、逛公园散步的孙付玲今年76岁,对于东胜的变化,感触最深。

“一座公园两只猴,一个警察看两头”、“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这几句顺口溜曾被人用来形容东胜区的城市面貌。在孙付玲的记忆中,“鄂绒”带给东胜人是许许多多的惊奇,最早的职工分房、最早的纺织城一条街上的气派,最早的天骄大酒店的星级“范儿”,最早的文体娱乐中心青工们的狂欢……当然,还有最早的砸“三铁”改革给这个“小城市”带来的冲击与阵痛。

一个企业给这个地区带来的改变远远不止这些。鄂尔多斯在2001年撤盟设市时,中心城区仅限于东胜老城区,面积不过20平方公里,人口不到20万人。短短几年,东胜从一个边陲小县城一跃而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领先,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中心城市,随着煤炭的兴起,鄂尔多斯,更是高歌猛进,一路狂奔,直冲顶峰。

这个时候,鄂尔多斯集团审时度势,在更为偏远的棋盘井,开始了她的第二次创业,也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使这个荒凉之地散发出无限生机,一个企业再次改变了一座城!

如果回溯鄂尔多斯集团的发展与一个地区的关联,我们可以梳理出这样的脉络:奠定并巩固了鄂尔多斯在羊绒行业的龙头地位,被誉为民族工业的一次壮丽日出,对地区乃至内蒙古的各项事业的引领作用不言而喻。再就是,成功打造出一个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的重化工循环经济工业示范产业园区和国家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首批试点企业,再次给鄂尔多斯的绿色转型升级提供样本。

在鄂尔多斯集团的引领之下,鄂尔多斯市工业经济异军突起,使鄂尔多斯市声名鹊起,一跃成为全国改革开放30多来十八个典型地区之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五个典型城市之一,成为引领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再续“传奇”

2009年8月26日,对于鄂尔多斯人来说,是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内蒙古自治区调研,在鄂尔多斯集团公司新产品展示厅,习近平指出,内蒙古资源丰富、区位重要,要进一步突出区域和产业特色,加快结构调整优化和科技创新步伐,努力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和谐,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按照总书记的嘱托,鄂尔多斯集团一直在践行“立民族志气、创世界名牌”的理念,扛鼎经济之责,回馈社会之任,鄂尔多斯集团从创业之初起,就一直是社会责任的践行者。

“鄂尔多斯集团的一举一动,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牵动着全盟(市)乃至全区从高层领导到普通群众的每一根神经,她每前进一步,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促动着地区改革发展的步伐。”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会长奇朝鲁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每一个阶段,鄂尔多斯集团都确实在扮演了‘吃螃蟹’的角色。”

内蒙古社科院首席研究员、内蒙古文化大区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潘照东在谈到鄂尔多斯集团发展时说,随着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也正因如此,中国民营企业的境遇一直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鄂尔多斯集团表现尤为突出。“如果说,中国工业经济的迅速崛起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就,鄂尔多斯集团的发展则可以看作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缩影。”潘照东如此评价说。

抚今追昔,回望40年前与鄂尔多斯集团并肩同行甚至超前的同行企业,在不断激烈竞争的市场浪潮中,大多数已优势渐失,有的甚至早已踪迹难觅。

鄂尔多斯集团四十年来勇立潮头,不断创新,不断突破,以两次创业的壮举,诠释了一个行业和地区优秀标杆企业的传奇经历。

2018年1月25日,王林祥在鄂尔多斯控股集团2018年会上连着用了几句古诗词,贯穿了鄂尔多斯的艰难历程和未来前景。他说,在我们的创业征程中,曾有过“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与“两岸猿声啼不住”的纷扰,正是因为我们践行了事在人为的理念,做好了自己的事,才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兴奋与“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喜悦,如今更要以“沉舟侧畔千帆过”的勇气和智慧,继续开创“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事业新局!

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在鄂尔多斯市考察调研时,曾鼓励集团,继续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不断研发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做行业的领头羊:“鄂尔多斯的煤炭每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国,这,温暖世界;煤矿工人的敬业热情,这,温暖世界;鄂尔多斯绚烂多姿的民族文化,这,温暖世界;鄂尔多斯的羊绒产业享誉全球,这,温暖世界;鄂尔多斯电力送万家,这,温暖世界。鄂尔多斯市这座转型中的城市,正在温暖世界。”

由鄂尔多斯集团喊出的一句广告词,已然成为鄂尔多斯市对外宣传的经典语,这或许就是这个企业与这个城市血肉相连的基因密码。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