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获国务院发文鼓励 消费金融未来空间如何

作者:朱丹丹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8-30 13:05:42

摘要:多位分析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金融渗透率相比,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尚处在起步阶段,未来的发展空间依然广阔。

获国务院发文鼓励 消费金融未来空间如何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朱丹丹 北京报道

消费金融再获政策利好。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推动专业化消费金融组织发展。”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简称“意见”)指出。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嘉宁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消费金融对于拉动消费被看重,特别是对于环保智能产品的消费,起着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稳定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消费金融小额分散,贴近居民生活的特点,也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居民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持,故消费金融成为监管部门近期鼓励发展的重点对象之一。”

事实上,这几年,消费金融市场已经迎来众多参与者,包括银行、电商、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等均在发力消费金融。

不过,多位分析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金融渗透率相比,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尚处在起步阶段,未来的发展空间依然广阔。

消费金融再获政策利好 未来发展空间依然广阔

投资、消费、净出口一直是拉动我国GDP增长的“三驾马车”。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从贡献率的角度来看,上半年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60%,达到60.1%。

对此,马上消费金融方面表示,在处于经济新常态阶段,我国经济增长发展方式要实现由政府主导、投资密集、出口导向,向依靠消费驱动和实体企业支撑的经济转型。

不过,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意见》也指出,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当前流通消费领域仍面临一些瓶颈和短板,特别是传统流通企业创新转型有待加强,商品和生活服务有效供给不足,消费环境需进一步优化,城乡消费潜力尚需挖掘。

而为优化消费环境,促进商业繁荣,激发国内消费潜力等,上述《意见》提出了20条稳定消费预期、提振消费信心的政策措施。其中一条为“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推动专业化消费金融组织发展。”

对此,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在当前中国经济供给侧改革、去杠杆及不确定的国际关系的情况下,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而消费金融有利于促进消费,满足消费需求,提升消费体验。

京东数字科技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也认为,《意⻅》专⻔指出发挥⾦融机构和消费金融的作⽤。联系到前段时间社会上对消费⾦融的一些质疑声⾳和部分地⽅对消费金融的排斥性做法,此次有望正本清源,利于保护正规消费金融合规展业的积极性,通过信贷⽀持消费增长。

陈嘉宁亦分析指出,消费金融成为监管部门近期鼓励发展的重点对象之一。一方面,是看重消费金融对于拉动消费,特别是对于环保智能产品的消费,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稳定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消费金融小额分散,贴近居民生活的特点,也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居民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持。

事实上,政策利好等背景之下,这几年来,银行、电商、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消费分期平台和其他消费金融平台等纷纷发力消费金融,我国消费金融增长迅猛。

不过,易观报告认为“目前我国消费金融行业尚处于市场启动期”。我国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时间并不长,2018年我国消费信贷余额占GDP12.5%的比例相比美国19.6%的比例仍然有着一定的差距,这也侧面反映出我国消费信贷市场未来仍然拥有可观的增长空间。

陈嘉宁亦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对比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金融渗透率,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尚处在起步阶段,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消费金融挑战与突围

“近几年,随着消费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市场空间的打开,参与消费金融业务的机构也比较多元。”于百程坦言,不过,由于业务界限不清晰,规范程度不够,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暴露了一些问题。

易观报告也分析指出,随着消费金融行业(尤其是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无场景放贷自建资金池,暴力催收等一系列行业问题也开始逐渐浮出水面。

而本报记者注意到,在消费产品及消费场景方面,上述《意见》明确,鼓励金融机构对居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智能家居、节水器具等绿色智能产品提供信贷支持,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

“发展绿色产业一直是我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举措,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努力方向,也是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殷切希望。在发展绿色产业的过程中,服务于产业发展的绿色金融体系也成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消费金融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绿色金融方面的探索必不可少。”马上消费金融方面指出。

沈建光也表示,⼀方⾯仍要加强监管,避免假借“消费⾦金融”之名将资金违规流向房地产、民间借贷等⻛险领域;另⼀方⾯也要通过“技术 驱动+金融创新”的模式推动消费⾦金融⾏业的供给侧改⾰,尤其要借助⾦融科技头部企业的⼒量,⼤力发展侧重于绿⾊、普惠⽅向的消费金融。

除此之外,监管的趋严、各方面成本的提高等诸多因素也使得消费金融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不同的市场参与者自身也面临着挑战。

比如据易观不完全统计,虽然披露增长率的持续消费金融公司(2018年)全部实现营收正增长,但受到业绩基数增大,监管趋严、成本上升、资本金约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大部分披露业绩的消费金融公司营收增长率相比2017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这种情况,布局消费金融业务的参与者如何突围?

“从未来看,客群的下沉,业务的开放,以及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降本增效,提升智能水平,将是消费金融业务突围的关键。”于百程表示。

陈嘉宁亦向本报记者分析指出,突围之道应该是如何利用好各家的优势和资源,顺应市场和监管的态势,差异化经营,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消费金融服务。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