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业务承压竞争加剧 持牌消金高管变动频繁

作者:冉学东 徐晓梅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8-12 14:49:45

摘要:自2019年5月以来,盛银消费金融、幸福消费金融、晋商消费金融也都发生过高管变动,再加上上述四家,在短短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发生高管变动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就达到了7家。而这些变化,自然与行业的竞争和变化是分不开的。

业务承压竞争加剧 持牌消金高管变动频繁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冉学东 见习记者 徐晓梅 北京报道

近期,苏宁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等4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高管层发生变动。

《华夏时报》记者统计发现,自2019年5月以来,盛银消费金融、幸福消费金融、晋商消费金融也都发生过高管变动,再加上上述四家,在短短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发生高管变动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就达到了7家。而这些变化,自然与行业的竞争和变化是分不开的。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消费金融行业高管频繁变动,主要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适应强监管的要求,对高管的合规运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高管的科技水平要求也有所提高;三是入局消费金融市场的新主体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

同时,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也认为,消费金融公司高管的变动,与行业的竞争与变化有一定关系。

持牌消金高管频频变动

根据各地银保监局披露,多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获得任职资格批复。本报记者注意到,高管变更主要涉及两类职位,一是董事,二是总经理。

多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变更董事职位。6月28日,辽宁银保监局连续下发3条任职资格批复公告,核准包宏、李欣、詹匡文在盛银消费金融的董事任职资格。李欣和包宏还均在盛京银行任职,前者为盛京银行副行长,后者为盛京银行的财务总监。

7月22日,河北银保监局核准了苏娜河北幸福消费金融董事长、李博副总裁的任职资格。8月5日,银保监会官网公示的任职资格批复显示,孙进获批担任锦程消费金融董事一职。

同时,也有银保监会拒绝任职资格的批复。5月,晋商消费金融的法定代表人由王培明变更为李文莉。但在6月25日,山西银保监局不予批复李文莉拟任晋商消费金融董事长的任职资格。原因是李文莉不符合《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理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这在行业内是很少见的,一时间引起高度关注。

8月初,苏宁消费金融新任总经理刘锋的高管任职资格已经通过监管核准。时隔一年之后,苏宁消费金融迎来了新任总经理。自2018年7月原总经理陈鸣任期届满后,总经理就一直由苏宁消费金融董事长王琪生代替。

同年5月,云南银保监局同意云南红塔银行参股苏宁消费金融,持股比例15%,但股东资格最终还需要苏宁消费金融向相关银保监局申请并获批准。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来看,苏宁消费金融的股东还尚未发生变更。

另有其他两家消费金融公司也新上任了总经理。中邮消费金融在6月被传出总经理余永红即将离职的消息后,广东省银保监局先后发布两则任职资格的批复,核准顾云峰及王晓敏任中邮消费金融副总经理。8月5日,银保监会官网公示的任职资格批复显示,王军获批担任中银消费金融副总经理。

除此之外,2019年,还有哈银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华融消费金融等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高管人员发生变动。本报记者还了解到,自成立以来,多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同一职位发生多次变动。

行业竞争加剧业务承压

看似平常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高管的“更新换代”,背后却也可以看出消费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其中业绩承压、竞争加剧、业务能力要求高成为当下主要的问题。

欧阳日辉表示,我国消费金融经过十年的探索,开始进入规范发展阶段,虽然增速有所下降,但各方对消费金融市场的前景都看好。“为了在这个大市场中获得更大的利润,必须提高高管的综合素质。”他补充说。

此前,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高管团队多来自于银行,而现在的高管更多的有消费金融、IT、风控等相关经验,综合素质都有所提升。

今年以来,度小满金融、新浪纷纷加入到持牌消费金融的行列中来,巨头入场,竞争加剧。

于百程对本报记者表示,消费金融作为近两年快速增长的业务,参与方越来越多,包括银行、信托、网络小贷、助贷机构等,特别是银行的积极加入,由于低廉的资金成本和良好的品牌,使得消费金融公司的客户不断下沉,对业务能力要求加大。

另外,他还称消费金融公司行业集中度比较高,据零壹智库的统计,2018年末排名前6的消费金融公司总资产规模达2962亿元,占19家可获取数据公司总资产规模的79%。行业集中度高,加上用户结构和产品趋于同质化,同行间竞争的压力比较大。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业务调整和高管的变动都可能增加,人才在各类消费金融业务机构之间也会多向流动。

反观已经公布2018年度报告的20多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大多数的营业收入都有所增长,最低同比增长38%,最高为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同比增长463%,但净利润分化明显,有的实现净利润十多亿元,有的净利润同比下滑,甚至有的还在亏损。

从高管变动的公司来看,2018年,河北幸福消费金融亏损1300万元,中银消费金融净利润同比下滑59%,苏宁消费金融净利润下滑至0.4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9%。虽然锦程消费金融净利润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但速度缓慢。

甚至,2018年,盛京银行没有披露盛京消费金融的业绩情况,而且还被爆出贷款业务陷入暂停状态。晋商消费金融则踩雷多处消费场景,中邮消费金融也陷入高罚息争议。

在行业竞争加剧的同时,各种踩红线的现象频发,合规显得至关重要。同时为了占领市场一席之地,高端人才的引进也成为消费金融行业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要素。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