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芬森有点像白求恩

作者:官建益

来源:

发布时间:2009-11-13 19:05:19

摘要:沃尔芬森有点像白求恩


 

文/官建益

   和世界银行打交道起于2001年,那时候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在成都设立了中小企业项目中心,驻扎成都的全国性财经媒体的老记们都拿出足够的时间来了解这个组织。2002年,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亲临成都为该中心启动一个扶持中小企业的项目,这在成都这个西部城市是一件大事。年届68岁的沃尔芬森并没有老态龙钟,其亲善和蔼的姿态倒很符合他的年龄,并不像一些资料中介绍的那样脾气火爆。我也觉得世界银行的下属组织并不太像银行,这个组织的成都行政长官也很是成都化,喜欢成都的火锅还有茶馆,好像还把夫人孩子接到了成都,离任的时候还很是不舍,这个组织支持的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私人企业,有成功的但也有不太成功的。离开成都有些年头了,也不知现在这个组织在成都的情形如何。
    很多年以后,当我手拿外国财经媒体同行马拉比著述的“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的传记时,我才发现我原来了解的世行成都风格是有渊源的,原来是沃式风格已经传播到了驻扎中国的世界银行下属。虽然书中对世行的中国业务鲜有叙述,但是中国的贷款总额却是世行业务中最多的,而中国对于消除全球贫困统计数据做出的重大贡献,解除了世界银行在完成此项根本任务上的尴尬。显然,那个时代派驻中国的首席代表,按照中国的说法应该是沃尔芬森的铁杆,打上沃式烙印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对于世行的业务,我在过去的采访中确实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就像我在本书中看到的沃尔芬森一样,他给我留下的最深刻记忆不是银行家,而是一位社会活动家成为一位国际亲善大使的传奇。当沃氏用15年的时间终于要达成世行行长心愿的时候,作者用沃氏的话来形容:“你靠钓线来感觉鱼,感到它的力气开始消退的那一刻,然后——啪的一声!——拉线……把鱼拽上来。”在1995年3月,沃氏就像钓鱼一样向白宫发出了最后通牒。我们不能不叹服这位社会活动家、企业家、银行家的胆识,但同时也对这种西方式的政客行为多少有一种本能的反感。反感的还不仅是我们这种生存在不同意识形态背景下的人们,美国财政界的鲁宾、皮尔西以及萨默斯,都对沃氏不感冒,但是和沃氏具有同样感召力和火爆脾气的克林顿总统帮了忙,加上沃氏巨大的活动能量,使原来很多反对他的人逐步成为他的支持者,沃氏终于在1995年出任世行行长。
    他接下来的举动不能不让你改变了很多此前的看法。这位新的世行行长,开始展示他的个人魅力,他把他的第一次出行选择在了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的马里,沃氏夫妇“穿过泥泞的街道……去看村里的产房……”,留下了一个以其夫人名字命名的诊所,而全部费用则是沃尔芬森个人的基金会捐赠的。要知道沃氏在世行的年薪不过是18万美元,估计还不够建这个诊所的,这有点像援助中国的白求恩了。而在非洲的第二站,尽管主人用奢侈的宴会招待他,但是他却“满面阴霾,一触即发”,因为这个国家没有把1亿美元的贷款用到投资建学校或者买课本上,而是挪用填补其庞大的财政窟窿了。在非洲两个国家的不同表现,对比是这样鲜明,这个前面看起来很世故的政客在我们面前显得可爱起来。而在乌干达首都郊区的一个贫民窟,他“大步走过一个在污水池上临时搭建的木桥,根本没注意到万一脚下一滑”可能带来的个人灾难;与一个私人小诊所的护士紧紧拥抱,则上了这个国家报纸的封面。
    无论如何,沃氏向全世界展示了他的个人魅力,也让对世界银行心存不满的人改变了部分看法。世界银行本来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银行,它更应该是一个解决全球贫困问题的社会组织。而沃氏的诸多前任领导,却无法展示这个由罗斯福和他的二战盟友们创立机构的本意。沃氏的这种转变在世行内部刮起了一阵改革旋风,虽然阻力很大,但仍然卓有成效,我们在中国接触的世行首代也许就是这场改革的积极参与者,他带给我们更多的是这个组织在沃氏时代所倡导的风格。或许有一种粉饰的嫌疑,但比起官僚的银行机构或者其他国际援助组织,我们更喜欢这样的形象。
    而在沃氏的支持者克林顿总统离任后,共和党人的保守风格重新成为这个国家的主旋律,新任财长奥尼尔对沃氏的反感极其强烈,让沃氏的热脸碰到的却是奥尼尔的冷屁股。这一次,无论是充满友情的家宴邀请,还是沃氏高超的大提琴表演,都无法改变沃氏的命运,奥尼尔已经不打算了解沃氏的主张了。本书没有再过多讲述沃氏离任的情况,不过能在世行行长的位置上坐满10年,已经是很不错了,而且还做出了如此巨大的改革。换言之,世行这个组织,和白宫的关系实在是太密切了,这也再次告诉人们,世行解决全球贫困的行动也是建立在白宫意志上的一部机器而已。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