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补上“短板”让奶源走出困境

作者:邢云飞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8-10-25 21:02:00

摘要:补上“短板”让奶源走出困境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邢云飞 北京报道

    “尽管知道奶业迟早要出事,但没想到事情发生的这么突然,让我们措手不及。”9月26日,在三鹿事件爆发半个月之后,一位乳品行业业内人士面对《华夏时报》记者的采访,不由得一声感叹。
    事实上,有如此先见之明的远不止其一人。《华夏时报》记者在随后奔赴内蒙古、黑龙江两大奶源地,为期半个月的调查采访中,所接受采访的乳品企业负责人、行业专家、政府主管单位负责人均表示,乳品行业其实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开始着手调整产业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弊病,尤其是从去年9月份,国务院公布《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之后,这一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就在三鹿事件爆发的几天前,一套旨在帮助奶农提高养殖技术的“奶牛养殖科普宣传片”刚刚在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播出……在为本次采访搜集历史资料时记者还注意到,被指在乳品加工扩张中获益颇多的设备与包装生产企业利乐公司,也很早看到了奶业隐忧,5年前在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九次年会上就提出了应着眼奶业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注意原奶与加工相配套的问题,呼吁加工企业放缓投资速度。
    “危机是坏事,但同样可以作为一种财富变成新的希望,给我们引出新的问题:重新认识奶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专家委员会主任蒋建平认为。
捉襟见肘的奶源“短板”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乳品工业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根据中国奶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国内乳品工业总产值约为1300亿元。
    然而,相对于乳制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居于上游的奶源却越来越多地暴露出发展滞后的问题。“一方面是中国的奶源布局非常分散;另一方面,我国奶牛养殖的质量很低。”东方艾格乳业分析师陈连芳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的散户养牛数量几乎占到了整个原料奶供应的90%,其中很多奶农的奶牛养殖技术水平都非常低。这种粗放式的奶源结构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原料奶质量不高,疫病难以控制,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增加,同时单产能力也非常有限。
    同样持这一观点的还包括国家奶业科技项目首席科学家李胜利,他认为,中国乳制品产量虽然高,但不是依靠奶牛单产来支撑的,而是依靠庞大的牛群数量。“低产牛不论从饲养成本、经济效益,还是环境污染上来讲,对奶农都是非常不利的。”
    李胜利同时认为,在近十多年的中国奶业高速发展中,“重市场,轻奶源”的发展思路更是导致了奶源建设与整个产业链的脱节。奶农、奶站以及乳品加工企业之间缺少稳定的产业联系。
    “比如说在原料奶收购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奶贩子群体。”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之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曾提及,“奶贩子”表面上充当了奶农与企业之间的中介,但实际上却形成了奶农和生产企业之间的壁垒,这种壁垒的存在导致了产业链当中的利益分配失衡。
    而这些问题正是中国乳业整体产业化程度低的表现,根据“木桶理论”,一个木桶由许多块木板组成,木桶的最大容积取决于木板中最短的那一块,一个产业链的产业化程度是由这条产业链上产业化程度最低的环节决定的,在中国乳业里,这个“短板”就是奶源。
模式的反思
    三鹿事件爆发后,曾一度被作为中国乳业发展一大创举的“公司+农户”模式,也遭受到舆论的质疑。
    其实,早在2005年,中国乳业在高速发展中爆发第一次奶源危机开始,整个行业就已经开始纷纷关注奶源问题,不少乳品企业也都公布了建立现代化牧场的计划。但在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之后发现,在没有政府出手的情况下,短期内将占总量90%的散户奶农模式转变为现代化牧场的模式并不现实,一方面现代化牧场的投资大,回收期长,乳品企业需要承担非常大的资本压力,另一方面,广大散户奶农的安置问题也是短期内难以解决的。
    既不能削足适履地牺牲奶农利益,还要让现有奶农享受到奶业繁荣的收益。这成为摆在整个中国乳业面前的问题。
   “解决奶农与产业链脱节的问题,在当前看来最现实的解决方案,应该是重新理顺整个产业链之间的利益关系。”陈连芳认为,在过去的产业结构中,原料奶市场与成品奶市场脱节,奶农没办法从成品奶市场的繁荣中获得对应利益,实质上这就与乳品加工企业之间形成了利益对抗的关系,而解决当前的奶源问题实际上就是结束这种利益对抗。
    如何结束这种利益对抗?长期关注“三农”问题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认为,2007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于解决这一问题会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合作社法》,企业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参股合作的方式形成和奶农之间的稳定利益关系,把原来的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对立关系改变为利益关系,就是完全变成利益相关。这样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特别是有规模的企业,如果能够利用这个机会,建立到奶农合作社中间,既稳定自己的奶源,又稳定生产基地,同时也是稳定企业利润。”
规模化和标准化
    目前,得到乳业人士普遍认同的奶源模式,是将分散的奶农通过合同收奶或者奶牛入股的形式将散户集中起来,集中提供饲料,并对奶农进行培训。这样做,一方面稳定了散户奶农和生产企业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实现了相对的规模化养牛。而实现规模化奶牛饲养,也被认为是解决目前“分散、规模小、单产低”的奶源现状的有效手段。
    据内蒙古奶业协会秘书长那达木德介绍,一头奶牛年产奶量只有在4吨以上,养殖者才能赚钱,而国外奶业先进的国家,现代化牧场的单头产量平均都在8-9吨,最高的甚至达到11吨,但从目前内蒙古当地的奶牛养殖状况来看,40%的奶农养奶牛处于亏损状态中,30%的奶农能够做到保本,只有30%的奶农在有一定规模化的养殖中能够赚钱。
    而实现规模化奶牛饲养,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乳品企业自建牧场和私人牧场之外,还包括奶联社的模式。那达木德告诉记者,奶联社的好处在于不需要重新购进奶牛,通过对现有奶牛资源的整合,实现了规模化养牛,“这种规模化的方式更符合中国目前的国情”。
    “在规模化的基础上,还需要建立程序化的管理方法。”奶牛养殖专家李大辉进一步补充道,“现在很多的原料奶质量参差不齐,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养牛过程中造成的,因此,标准化的原料奶要通过标准化的养牛过程来实现。”这不仅保证了原料奶的质量,同时也提高了规模化养牛的效益。
   “规模化和标准化是奶源产业化的标志,通过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奶牛养殖,提高奶源的质量和效率是解决目前奶业产业结构失衡的有效手段。”陈连芳表示。
第三方的责任
    正如“农业的根本问题是农民的问题,但农业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农民自己的事”一样,奶农所面临的问题同样不能全部推给奶农自己去解决。在乳业进行自救的同时,包括政府、学术机构等第三方的参与对中国奶源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国外的经验,政府对于奶业的介入程度与对粮食保护的介入程度应该是一致的。所有奶农的利益和积极性是有最基本的保护的。”陈连芳介绍说。
    值得高兴的是,从去年国务院公布的《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到今年的《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来看,政府对于乳业的投入力度在不断加大。目前国家在乳业方面的补贴政策,已经包括了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奶牛政策性保险补贴以及在重点地区、省区和大中城市对奶牛养殖小区进行的补贴。
    就在国家强化对奶业扶持力度的同时,国内学研界及有关方面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与利乐公司共同成立的“人大-利乐奶业研究中心”。记者了解到,该中心为支持奶源建设已于今年1月份启动,目前对于推进整个中国奶业二次发展也正在加大举措、分层实施,一方面,通过调查研究、教学培训以及建立奶业经济示范基地等手段,开展奶业经济研究,探索中国奶业发展的长期趋势和方向;另一方面,协同中国奶业协会共同实施“利乐奶农学校”项目,奔赴全国6个奶业重点省市对奶农进行新一轮养殖技术辅导,并且与央视合作推出了与奶农学校配套的“奶牛养殖科普宣传片”。
    该中心有关人士还向记者介绍了他们持续开展的针对“管奶干部”的培训计划,“相对于奶农的技术培训,我们更应该让管奶的干部懂奶,通过‘奶业强市(县)基层干部培训班’这个平台,让专家给大家授课,不仅仅是养殖技术,还有奶业发展趋势分析、产业政策报告,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奶业经济管理者。”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