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正文

我所认识的水皮

作者:兆丰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6-17 12:03:39

摘要:如何勾画水皮?我早就想写“我所认识的水皮”,之所以迟至现在,就是我一直没有想清楚怎么定义他。思忖再三,我觉得从三个纬度来给他“画像”应该比较准确。

兆丰

在财经界,说到吕平波,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要说到“水皮”,大家就不陌生了,甚至会用“久闻大名”、“如雷贯耳”等词来形容。其实,吕平波就是水皮,水皮就是吕平波。我没和水皮先生求证过,为什么用“水皮”这个笔名,我推测可能和我一样,是从自己的姓名中拆解而来。我自己的笔名“兆丰”,就是从我的姓和名中各取一部分组合而成。他的“水皮”应是从姓名的最后一个字“波”中拆解出来的。

我认识水皮有20多年了。大约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但具体是哪一年,什么情况下认识的,已经回忆不起来了。

水皮,本名吕平波,苏州人。生于1964年,是中国著名的财经评论家,《华夏时报》财经专栏“水皮杂谈”是其代表作。华夏时报社长总编辑,他同时兼任央视特邀财经评论员。除《水皮杂谈》外,《猴市》、《谁在左右中国股市》、《谁在鱼肉中国股市》、《风口浪尖:中国投资启示录》等著作均为其带来盛名。

如何勾画水皮?我早就想写“我所认识的水皮”,之所以迟至现在,就是我一直没有想清楚怎么定义他。思忖再三,我觉得从三个纬度来给他“画像”应该比较准确。

水皮是一个成功的报人。

他的30多年职业生涯与财经报纸密不可分。他是1982年“以苏州高考状元”的佳绩入读复旦大学新闻系。1986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深造,取得硕士学位。1989年追随中国知名报人丁望先生一起创办《中华工商时报》,拉开了财经报纸进军“厚报时代”的序幕。想他当时才25岁,有此等胆魄,确实是“英雄出少年”。2007年在水皮带领下,《华夏时报》从一份都市类报纸,成功改版为财经类报纸,荣获中国邮政发行畅销报刊,居中国财经类报纸订阅首位,成为财经界人士案头必备之物。

2013年他又与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办家庭投资理财类杂志《CM华夏理财》,荣获中国邮政发行畅销报刊及年度最受欢迎的新锐理财杂志。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澳大利亚镜报传媒集团2014年主动出资在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三大城市发行《CM华夏理财澳洲海外版》实现了澳洲海外拓展。

水皮是一个成功的财经评论家。

《华夏时报》专栏“水皮杂谈”,从“中国股市十万个为什么”开始,我几乎是每期必读。如果因为出差、开会等原因错过了一期,我以后也会找时间从网上搜索找来补阅。正如大家所公认的,他的文风犀利幽默,观察细致入微,评论入木三分。这些既得益于他深厚的新闻专业功底和文字功夫,又得益于他深厚的财经理论修养和实践沉淀。他像一只猎鹰一样,以敏锐的目光盯着国内外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财经新闻、财经事件,从中捕捉到值得读者关注的各类信息。剥茧抽丝,进行深入解剖、分析、点评,从中挖掘、提炼出值得读者思考、回味的话题。他的文风朴实、单刀直入,篇幅不长,也就千余字,但把财经热点、市场动向、政策走势分析得透透彻彻。

他顺应多媒体、自媒体时代到来的大势,主动变革、创新。2010年携手万达集团,跨界整合优势资源,建成万达消费生态圈媒体矩阵。2014年,将财经评论专栏《水皮杂谈》打造成网络视频节目,一经上线,即创造百万播放量的佳绩。2017年,又带领《华夏时报》与新浪财经整合各位财经专家共同创办“财经大V频道”。

水皮是一个成功的财经作家。

记得日本有位经济评论家叫堺屋太一,本名叫池口小太郎。今年83岁去世的。他是日本著名的经济评论家,早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经济学系。他曾担任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也出版过多部财经著作,如描述日本陷入石油危机的近未来小说《大意》;针对日本的战后婴儿潮期间出生的人口膨胀的年龄层问题的《团块世代》;关于后工业化社会,知识产权将具有价值,最早提出信息化社会理论的《知识价值革命》等。因而在日本产经界有较高的影响力。在我看来,水皮与他颇为相似。也是搞过大型策划,也同为媒体主持人和评论员,也著述颇丰。水皮的著作,从2000年出版所谓中国股市政治批判系列丛书《猴市》、《坐庄》,中国股市十万个为什么系列丛书开始,就陆续有来,成为高产作家。2003年出版同系列丛书《博傻》,2004年出版《解套》,2005年出版《僵持》、《谁在左右中国股市》、《谁在鱼肉中国股市》、《政策市》,2006年出版《试错》,2007年出版《斗牛》,2009年出版《金口直断》、《冲动的资本:关于股市的周期、估值和预测》,2015年出版《御风而行:水皮才智启示录》,2016年出版《风生水起:水皮股市创富录》,2018年出版《风口浪尖:中国式投资启示录》。

水皮著作大多我都认真拜读过,基于各自的工作角度,看问题的视角也有差异,并非他的观点我都认同。但从他的写作历程看,我感觉他的作品认知越来越包容、大气、成熟。当年他的“中国股市十万个为什么”曾被称为“中国股市现实版《呐喊》”,他也被誉为“股市鲁迅”。但看他后期的作品,虽然风格依旧,但明显少了几分焦燥,多了几分深沉、平和。

我和水皮说是20多年的朋友,但因为各自工作繁忙,见面极少。虽然我也偶尔受邀参加一些他主办的论坛、讲座等活动,更多的是“以文会友”。一方面,我从《华夏时报》上继续读他的文章,另一方面,我也不时给他投稿。在他的支持下,不定期的在《华夏时报》上发表系列文章“我所认识的×××”。迄今为止,应该不下20余篇了。都是我工作和生活中结识、交往过的各界成功人士,有党政领导、有企业家、有艺术家、有外国前政要。我通过记录杰出人物,记录时代背景,记录历史事件,记录人生经历。我能坚持下来,在繁忙工作之余,笔耕不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鼓励,我视他为良师益友。(作者为中共杭州市委常委、杭州市副市长。2019年6月12日)

责任编辑:秦岭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