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罕见!上银基金新董事长前脚上任 在职高管后脚抱团欲另起炉灶

作者:刘超凤 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6-14 15:40:37

摘要:在职总经理、监察长和基金经理等集体抱团,向证监会提交材料申请设立新的公募基金公司。虽然监管部门尚未决定是否受理该申请,但此事已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

罕见!上银基金新董事长前脚上任 在职高管后脚抱团欲另起炉灶

见习记者 刘超凤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在职总经理、监察长和基金经理等集体抱团,向证监会提交材料申请设立新的公募基金公司。虽然监管部门尚未决定是否受理该申请,但此事已在业界掀起“轩然大波”。

引发外界关注的是,发起人为何选择集体“另起炉灶”?在职申报新公司是否符合上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上银基金”)的合规要求?上银基金是否知情并保护投资者利益进行有效披露?

高管抱团“另起炉灶”

原东方红资管董事长陈光明离任创立睿远基金之后,自然人申报公募基金公司成为一条新的出路。《华夏时报》记者从证监会网站获知,一家名为“景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企业正在由9位自然人发起设立,申请材料于2019年4月4日获证监会接收,目前证监会并没有给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

9位发起人分别是李永飞、王素文、栾卉燕、郑清丽、赵兰芳、杨锴、倪侃、史振生、田博。记者在查阅年报等公开信息后发现,多位发起人与上银基金有着密切的关系。

天眼查显示,李永飞现任上银基金董事兼总经理,曾任职于申银万国证券、银河证券和银河创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王素文现任上银基金子公司上银瑞金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称“上银瑞金资产”)董事长兼总经理,曾担任上银基金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等职位,其与李永飞履历高度重合,同样曾供职于申银万国证券和银河证券。

倪侃是上银基金旗下多只基金的基金经理,现任上银聚鸿益定开债、上银慧添利债券、上银慧祥利债券基金经理,并与高永共同拟管理2019年新发基金“上银中债1-3年农发行债券指数基金”。倪侃曾与李永飞同样曾供职于银河创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史振生现任上银基金督察长,曾任副总经理;栾卉燕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此外,杨锴、郑清丽均出现在上银基金的从业人员备案中。

数年前,很多成熟的基金经理会选择“奔私”来另起炉灶。近些年,时过境迁,自然人申请设立公募基金已经可以实现,于是基金经理们先后谋变。市场比较熟知的就是陈光明创立睿远基金,而其首只公募基金产品半天破200亿销量,更是在当日霸榜。

但其实,自然人创办公募基金公司的门槛并不低。2018年11月29日,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设立、公募基金管理人资格审批指南,就公募基金公司设立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务院同意你会对管理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公司主要股东的条件作如下规定:主要股东为自然人的,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在境内外资产管理行业从业10年以上。”

而值得注意的是,李永飞等人集体发起设立新的公募基金公司,如果监管部门受理并批准,未来潜在的核心团队人员流失问题,无疑会给上银基金带来影响。

“资管行业太看中职业操守了”

不仅如此,在职申报同业公司的行为,也引起业内人士的合规担忧,但此事也有例可循。

公开资料显示,睿远基金于2017年7月21日递交了公募牌照申请材料,8月份获得受理,2017年12月收到证监会的第一次反馈意见。而隔年的2018年3月8日,东方红资管才正式发布董事长变更公告,宣告陈光明的离任。

相比之下,基金公司总经理、督察长、基金经理等集体在职申报新的同业公司,引发了业界关于职业操守的讨论。“在职集体申报新公司,且与在职公司没有股权关系,是比较罕见的现象。截至目前,上银基金和当事人都没有公开回应,监管层也没有表态。大家都是围绕着职业操守来讨论,并且都比较一致地反对这种做法。我想,即便新基金公司成立了,也不好开展业务吧,毕竟资管行业太看中职业操守了。”天相投顾投资研究中心负责人贾志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据接近上银基金的知情人士透露,迄今为止,相关当事人仍在上银基金正常履职,业务也在正常进行中。

上银基金是沪上一家中型银行系公募基金公司,成立于2013年,注册资本3亿元,股东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银行”)和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股90%、10%。

Wind资讯显示,截至2019年6月10日,上银基金以671亿元的公募基金规模在143家基金公司中排第46位。非货币基金资产规模为168.27亿元,排第66位。

根据天天基金网数据,上银基金的公募基金规模在2015年增长迅速,从数十亿规模成长为435.53亿元。 2016年底至2018年底,其管理规模分别为534.11亿元、559.88亿元、723.61亿元。

上银基金不受影响照发新基?

作为典型的银行系公募,上银基金背靠母公司的优势,其固收类业务贡献了绝大多数的收益。截至2019年6月10日,除了尚处于认购期的两只新发基金外,上银基金旗下共有10只产品,包括2只混合型基金、3只货币基金、5只债券型基金。固收类产品占了八成。

从产品规模上看更是如此。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10日,上银基金的资产规模为671亿元,而混合型基金的规模为3.88亿元,权益类资产占总规模的0.58%。相比之下,固收类资产占比则高达99.42%。

上银基金目前拥有5名基金经理,老将楼昕宇“担子最重”,目前管理着6只产品;其次是倪侃,目前正管理3只债券基金,1只新发债券指数基金“上银中债1-3年农发债”。

倪侃单独管理的上银慧添利债券任职回报率为3.92%,略高于同类平均水平。此外,倪侃还分别与谢新、楼昕宇、高永共同管理其他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上银基金在2019年二季度新发了两只产品,包括上银中债1-3年农发债和上银未来生活。目前两只新发基金仍旧处于认购期,上银未来生活在6月10日才开放认购。

事实上,上银基金首任董事长金煜曾为上海银行党委书记、副董事长、行长,两年后离任并升为上海银行董事长;第二任董事长胡友联时任上海银行行长,同样在两年后离任,后升任上海银行副董事长。2019年3月30日,时任上海银行副行长的汪明赴任上银基金董事长,彼时该职位已经空缺5个月。汪明上任不久,就面临核心团队变动的大难题。

对于上银基金董事长一职是否成为跳板的问题,贾志认为,“上银基金作为上海银行控股的基金公司,与股东有人员流动,是比较正常的现象。”

上银基金的人员变动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成立5年以来,上银基金历经了3任董事长、4任督察长、6位副总经理的高层人事变动。仅在2015年,就有包括高云志、陈玥、慕浩在内的三位基金经理离职。

值得注意的是,王素文曾任上银基金副总经理、代督察长,史振生曾任副总经理。2016年5月,汪天光担任督察长一职,王素文不再代督察长。在2017年3月,史振生卸任副总经理,转任督察长直至现在;同月,汪天光卸任督察长,转任副总经理。而王素文也在2017年6月离任副总经理,后任职上银基金子公司上银瑞金资产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如果新公司被批准设立,上起总经理、监察长,下至基金经理和基金会计,上银基金将不可避免地面对核心团队流失。此外,外界关注的焦点还在于,对于公司内部高管集体申报新公司一事,上银基金是否知情?对于高管及基金经理潜在的人员流动,上银基金是否做到了有效风险披露?针对上述相关问题,记者向上银基金发出采访提纲,对方表示正在走合规流程。截至发稿,仍未收到其官方答复。

记者查阅一季报和官网信息,并没有看到相关的风险披露。此外,上银基金官网仍在进行多个岗位的常规招聘,仅有基金会计招聘与此有一定的关联性。上银基金近期的招聘计划对景泽基金一事并没有做出相应的反应。对此,记者也询问上银基金相关人士,对方表示不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

编辑:刘春燕 主编:陈锋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