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科创板|德林海客户集中度较高 研发人员仅占8.6% 拟9000万建研发大楼

作者:叶青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6-13 22:19:18

摘要:近日,上交所官网显示,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林海”)科创板IPO申请已获上交所受理。

科创板|德林海客户集中度较高 研发人员仅占8.6% 拟9000万建研发大楼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叶青 北京报道

近日,上交所官网显示,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林海”)科创板IPO申请已获上交所受理,该项目的注册地为江苏,所属行业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由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律师事务所为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为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财务数据显示,德林海2016年、2017年、2018年营收分别为4809.08万元、1.18亿元、2.07亿元;同期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778.16万元、3052.34万元、8023.70万元。本次上市,公司拟募资4.5亿元,主要用于湖库富营养化监控预警建设、蓝藻处置研发中心建设、补充流动资金等项目,其中蓝藻处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数额为9024.90万元。

客户集中度较高 应收账款余额较大

招股书显示,德林海成立于2009年,主要从事湖库蓝藻的预防和控制、蓝藻灾害应急处置等业务,为客户提供技术装备和蓝藻治理解决方案。公司的前身是无锡德林海藻水分离技术发展有限公司,2016年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460万元。

目前,德林海由17位股东持股,多为自然人持股股东。其中,胡明明持股51.57%,系德林海董事长、总经理,是公司法定代表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2017年,胡明明将2%的股权转让给堂兄弟胡云海;2018年,金控源锐、中科光荣、金源融信、安丰盈元等新股东注入资金。

据悉,胡明明在早期开创蓝藻治理业务自主研发时,率先提出“打捞上岸、藻水分离”的湖库蓝藻水华灾害应急处置技术路线,在国内蓝藻治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其业务具体包括根据湖库蓝藻治理的政府二元公共需求,开发、销售一体化、成套化蓝藻治理先进整装技术装备以及提供藻水分离站等蓝藻治理技术装备的专业化运行维护服务。

此外,德林海也是国内外目前唯一一家在三大湖 (太湖、巢湖、滇池)以及多个具有重要影响、大型湖库上成功进行大规模、工厂化、无害化灾害应急处置与防控的专业化蓝藻治理企业。公司目前已在国内蓝藻灾情较为严重的大型湖库治理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市场占有率高,市场地位突出。

据招股书显示,2016年、2017年、2018年营收分别为4809.08万元、1.18亿元、2.07亿元;同期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778.16万元、3052.34万元、8023.70万元。从营收结构来看,蓝藻治理技术装备集成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130.09万元、9905.07万元和1.5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6.5%、85.76%和75.65%;蓝藻治理运行维护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76.99万元、1644.34万元和4989.14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3.5%、14.24%和24.35%。

某券商系分析师程先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虽然近三年公司的营收规模增长较快,在行业中也处于领先地位,但公司的营收主要由“老三湖”及洱海贡献,客户集中度较高。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的营业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6.29%、92.35%和89.76%。

以2018年的销售情况来说,公司排名前五大的客户中三家来自云南(昆明和大理),两家来自安徽的合肥。德林海客户以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为主,集中度较高,原因在于公司蓝藻治理业务集中在一些比较严重的湖库,如“老三湖”和洱海。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各期末应收账款余额较高,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4806.37万元、1.14亿元和1.29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94%、95.95%和62.24%。对此,某投行人士李先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应收账款逐年增加。后期一旦回收有困难,对于该公司未来的营收可能会造成影响,尤其是三年以上账龄的应收账款面临较大回收风险。

对此,德林海相关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虽然报告期内随着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各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相应增加,但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大,按各项业务经营特点分析参见德林海招股说明书第八节“十一、(一)2(2)②应收账款变动分析”。

由于公司根据合同的分阶段收款方式较大程度上减少了公司项目实施当中的垫资压力。由于营业收入的季节性波动因素,请参见德林海招股说明书第八节“十、(一)4、营业收入的季节性波动分析”,公司大部分技术装备集成业务在下半年交付验收并确认收入,加之质保金或尾款的原因导致了公司年末应收账款金额较大。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发行人应收账款余额前五名占比为87.43%,公司大额应收账款的客户均为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系承担太湖、巢湖、滇池、洱海等重要湖库蓝藻治理重任的政府部门或国有企事业单位,应收账款质量较好,公司各报告期内基本按照双方约定的信用期进行回款,目前并不存在较大回收风险。

19位研发人员中6人“身兼数职” 欲花9000万建研发大楼

根据招股书,2016年、2017 年和 2018 年,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7.12%、5.28%、5.26%,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 342.21万元、626.35万元和 1092.33万元。中信建投证券北京某营业部经理刘先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该公司在研发上投入的资金到2018年才达到一千多万元,相较其他诸多拟登陆科创板上市的公司来说明显偏少。

此外,从招股书披露的员工构成情况来看,公司共221人,研发人员仅19人,占比8.6%。上述19个研发人员中还有5人同时属于公司行政人员,1人属于公司销售人员。研发的核心技术人员中还包括公司董事长胡明明。这意味着,德林海仅有19名研发人员且其中6人还“身兼数职”。

与此同时,公司计划募集资金4.5亿元,其中2.6亿元用于湖库富营养化监控预警建设项目、0.9亿元用于蓝藻处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1亿用作补充流动资金。程先生表示,募资计划中德林海欲花费9024.90万元建设研发中心,还要用1个亿补充流动资金,这对于一个19人的研发团队来说,是否合适?

招股书显示,该公司共有7名核心技术人员,均担任了管理职位。这7人分别是,董事长、总经理胡明明;董事、副总经理、技术总监孙阳;德林海研发中心工艺主管曹泽磊;德林海研发中心产品主管韩曙光;德林海研发中心产品经理朱霖毅;德林海研发中心科技主管潘正国;德林海有限、德林海项目经理陶玮。

李先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那么问题来了,真正专职从事一线研发工作的有几个人呢?如果说董事长、总经理因管理工作过重,可以不计入研发人员;那么剩下的6位核心技术人员呢?毕竟,德林海19位研发人员中只有5人既是研发人员也是行政管理人员。是否德林海的研发人员都身兼数职?

另外,根据财企[2007]194号第一条规定,企业研发费用包括,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房屋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或租赁费以及相关固定资产的运行维护、维修等费用。也就是说,德林海的研发大楼建成后,大楼每年产生的折旧费可以计入研发经费。

一般而言,房屋、建筑物的折旧年限为20年,按照5%的残值率以及年限平均法计算,造价为9024.90万元的大楼转固后,每年产生的折旧费将高达428.68万元。2016年至2018年,德林海三年的研发投入分别是342.41万元、626.39万元、1091.90万元。如果德林海未来的实际研发投入依旧保持在该水平,一旦计入研发大楼的折旧费,将使德林海的研发经费大幅上升。

编辑:刘春燕 主编:陈锋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