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联邦快递“送错快件”被查 给中国快递企业海外业务提了醒

作者:王潇雨 黄兴利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6-03 10:57:29

摘要:尽管在快递行业投递发生错误在现有技术手段下是难以完全避免的问题,但在全球最大的快递企业美国联邦快递集团(下称联邦快递)与中国信息产业公司华为之间一系列相关业务中,连续发生的“错运”行为使得这家进入中国耕耘三十多年的快递行业巨擘正面临中国行业管理机构的立案调查。

联邦快递“送错快件”被查 给中国快递企业海外业务提了醒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潇雨 黄兴利 北京报道

尽管在快递行业投递发生错误在现有技术手段下是难以完全避免的问题,但在全球最大的快递企业美国联邦快递集团(下称联邦快递)与中国信息产业公司华为之间一系列相关业务中,连续发生的“错运”行为使得这家进入中国耕耘三十多年的快递行业巨擘正面临中国行业管理机构的立案调查。

联邦快递通过其官方网站回应称:联邦快递高度重视在中国的业务。我们与华为以及所有中国客户的关系,对我们十分重要。联邦快递要求自己为客户提供高标准的服务。我们将全力配合任何对联邦快递如何服务客户进行的监管调查。

6月1日,央视新闻率先披露了“国家有关部门将对联邦快递立案调查”的消息,该消息表明,此事件是由于“在我国发生未按名址投递快件行为,严重损害用户合法权益,已违反我国快递业有关法规”引发。

“对联邦快递公司立案调查,有利于维护我们国家快递市场秩序,也有利于维护我们国家企业和用户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确保我们国家邮政通信安全和经济安全。”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在6月1日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6月1日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

据路透社此前报道,联邦快递作为华为的业务合作伙伴,在未经华为授权的情况下将其两件从日本寄往中国的包裹寄往美国,同时还有另外两个包裹在寄递途中被扣留。

华为公开了相关业务的物流单据显示,其在5月17日从越南河内向香港和新加坡发出两个包裹抵达目的地之后并未被投递,而是被扣押在转运站内;而5月19日和20日从东京寄往中国的包裹被转运至联邦快递总部所在的美国孟菲斯市。

华为的这几个邮件在联邦快递官网上查询时,显示状态为异常。虽然在快递业运作过程中难免发生此种问题,但在华为正处于两国关系带来的一系列外部环境变化之时遇到这样的事件,并且如此“巧合”连续发生这类事件,显然无法按照通常的情况来判断。

虽然联邦快递在事后通过官方渠道做出了回应,但其“失误转运”的说法显然有些站不住脚。

有从事货运代理的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虽然联邦快递在北美的运作模式是将大部分货物经由孟菲斯收转,但对于这家在海外有着庞大业务布局的快递巨头来说,遍布于全球各大主要机场和重要城市的不同层级次级枢纽早已经实现了在不同区域内通过最有效率的方式实现货物的收转派送业务,这也是其能够在时效性上有所保证的关键。因此“从日本寄往中国的货物被转至美国显然有些匪夷所思。”

对于种种猜测,联邦快递方面坚称“没有任何外部方面要求联邦快递转运这些货件”并且“有关货件正在退还至发货方途中”,但显然此事件并不能如此轻描淡写地得到解决。

成立于1971年的联邦快递是全球最早将枢纽轮辐式网络用于大规模航空货运的企业,并迅速成长为全球机队规模最大的航空货运企业,在全球建立了包括包括枢纽和不同层级转运中心在内的货运网络。联邦快递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快递企业之一,从与本土企业组建合资公司起步,并逐步发展为独立运营。联邦快递2017年在上海浦东机场开幕了一个国际快件和货运中心,同时在广州建立了一个亚太转运中心,中国是其全球业务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联邦快递创始人施伟德(Frederick.W.Smith)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曾透露,公司在中国最大一块业务是国际快递,同时也有少部分国内快递业务,其比较重要的业务领域集中在工业、医疗保健、生命科学及航空航天等行业。

彼时施伟德对中国政府承诺将进一步放宽快递业的市场准入有很高的期待,并认为这是联邦快递在中国市场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机遇。也是其连续大手笔在华投资的主要动力。

但华为事件之后对于联邦快递在中国的影响究竟如何尚难预料,但就此涉及到的关于外资快递企业在华经营中的一系列敏感问题显然将使得监管机构以及本土企业更为清醒。

“华为这样一家中国信息技术的领军企业,在海外递送货物也只能选择美国企业,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本土快递企业在海外业务上的短板。”前述从事货运代理行业的人士表示。

正如马军胜所说,“衷心希望国外企业严格遵守中国快递业法规,依法经营,加强服务质量管控和运营管理,合规地提供快递服务邮政通信安全和经济安全。”

一方面包括联邦快递在内的外资快递企业在华所看重的高附加值市场中,涉及到中资企业的业务都可能被重新审视,另一方面也使本土企业看到机会,在国际业务方面加大投入,建立自己的全球性网络,从而让中国企业有更多机会选择本土公司来服务全球业务的扩展需求。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