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多元化版图再拓张 蓝润跃居龙大肉食第一大股东

作者:王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5-31 22:48:20

摘要:历经10个月,蓝润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蓝润发展”)先后三次出手,耗资32亿元,于近期正式入主山东生猪养殖业龙头上市公司龙大肉食(002726.SZ),深扎大农业。

王强/文

历经10个月,蓝润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蓝润发展”)先后三次出手,耗资32亿元,于近期正式入主山东生猪养殖业龙头上市公司龙大肉食(002726.SZ),深扎大农业。

这是自2016年控股运盛医疗(证券代码600767)以来,蓝润再度发力资本市场。

此次收购后,蓝润集团的多元化版图再度扩张。除养殖业外,蓝润集团业务已涵盖医疗康养、供应链服务、地产、商业、酒店、物业等多个行业和领域。

目前,猪肉行业去产能效应逐步显现,猪肉养殖股涨势如虹, 对龙头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重大利好。在频频运作下,蓝润发展成功取得龙大肉食控股权,其此后发展与布局值得业内关注。

三度出手拿下控股权

蓝润扎根大农业的决心

5月24日,龙大肉食公告称,公司原控股股东龙大集团与蓝润发展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将其持有龙大肉食的74,856,800股股票作价16.43元/股转让给蓝润发展,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9.91%,此次转让完成后,蓝润发展持有龙大肉食股权为29.92%。

据悉,龙大肉食的主营业务为生猪养殖、生猪屠宰和肉制品加工,经过16年的发展,其已构建起集生猪养殖、饲料生产、肉制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发展模式。财报显示,2018年及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7.78亿元和27.3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3.56%和48.5%。其中,2019年第一季度实现净利润0.8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90%。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蓝润发展出手拿下控股权,前后只用了10个月时间。龙大肉食与蓝润集团的“牵手”始于2018年6月,当时蓝润集团以7.61亿元总价受让龙大集团所持龙大肉食7560万股,折合每股10.06元。对于首度转让,龙大肉食表示此举意在借助蓝润集团在当地的战略资源优势,“积极布局西南地区猪肉市场,加快上市公司的全国战略扩张,促进上市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

同年8月18日,蓝润发展再次出手,以16元/股的价格从龙大集团手中接下7561万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0%)。加上此次加码,蓝润发展以32亿正式成为龙大肉食的控股股东。

不仅如此,在这10个月中,蓝润发展将发展布局和思路注入龙大。在蓝润发展的推动下,龙大肉食陆续完成了振祥食品70%股权收购和设立宣威火腿公司。其中,振祥食品年屠宰生猪200万头、年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

猪周期景气度持续

蓝润产业多元化的布局

近期,A股市场猪产业指数再次震荡上涨,与龙大肉食处同一行业的牧原股份、正邦科技等猪肉养殖股涨势如虹。数据显示,自5月10日创下阶段新低1231.99点后,生猪产业指数便震荡走高。

指数走高的背后是多因素叠加结果,行业去产能效应逐步显现,使整个猪养殖行业向好。5月15日农业农村部公布数据显示,能繁母猪及生猪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生猪养殖行业仍在加速去产能。数据显示,2019年4月生猪存栏量环比下降2.9%,同比下降20.8%;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2.5%,同比下降22.3%。

有行业分析师指出,2018年8月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国内能繁母猪存栏的下降呈加速态势,本轮猪周期处于产业结构快速调整和升级过程中,散户退出、规模化扩张非常快,加之疫情复杂,不确定性更大、波动更剧烈,预计本轮去产能幅度或达到2006年发生蓝耳病级别甚至超过,猪价现在处于上涨前的时段。而且,由于当前产能同比降幅幅度远超以往,预计本轮猪价大概率也将进一步创历史新高。

蓝润发展非常看好这块业务,在并购振祥食品和设立宣威火腿公司外,蓝润还加强了与外界的合作,今年3月26日,龙大肉食和牧原股份使用自有资金对龙大牧原进行同比例增资。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加上之前已入主的运盛医疗(600767.SH),以地产起家的蓝润集团已成功搭建起了大消费、大健康两个资本平台。

2016年,蓝润集团通过入主运盛医疗进入医疗康养行业,扩展其在大健康领域的布局。截至目前,蓝润集团旗下蓝润资产拥有运盛医疗医疗24.33%的股份,是运盛医疗的控股股东。

此外,蓝润集团还在进一步扩大供应链业务范畴,旗下保达实业建设以物流产业为核心的供应链基础设施,积极契合5G网络的时代背景,开启了供应链业务的构建与创新。

目前,蓝润集团业务已涵盖肉类养殖加工、医疗康养、供应链服务、地产、商业、酒店、物业等多个行业和领域,是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企500强。

对蓝润的多元化经营,有市场观察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大环境下,多元化可理解为企业“换档”,而对新进行业的前景判断则是对企业的一大考验,包括企业家的眼光、企业的资金实力等。

总的来讲,跨界多元化能否成功主要从几个方面去观察,一是企业新进行业的壁垒是否高;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否会因为多元化而削弱;三是多元化能否产生资本、品牌、人才等多个方面的协同效应。

编辑:史言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