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五道口金融论坛|百融云创张韶峰:互联网巨头流量优势不再明显 科技赋能为传统银行带来新机遇

作者:单美琪 朱丹丹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5-27 13:04:11

摘要:张韶峰提出,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公司其实并不占绝对的流量优势。而且,下半场已经到来,金融属性明显加重,更加重视风险、风控,传统银行将迎来新机遇。

五道口金融论坛|百融云创张韶峰:互联网巨头流量优势不再明显 科技赋能为传统银行带来新机遇

见习记者 单美琪 记者 朱丹丹 北京报道

5月25日-26日,2019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金融供给侧改革与开放”在京召开。百融云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张韶峰在其发表的主题演讲中提出,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公司其实并不占绝对的流量优势。而且,下半场已经到来,金融属性明显加重,更加重视风险、风控,传统银行将迎来新机遇。

对于比较有远见的银行家,获取短期利润的同时应该要求科技公司为其赋能,这样就能重复产生资产,而不是一笔投资,是大数据的赋能、人工智能机器模型学习的赋能。

此外,张韶峰还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进一步补充说,“当前的科技公司和传统银行之间的合作不是合作零售,而是同业业务,一旦合作终止就没有重复产生资产和利息收益的能力。所以,传统银行在与科技公司合作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是投入一笔资产,还是要建立自己的客户。”

下半场 传统银行迎来新机遇

最早引爆互联网金融的是第三方支付以及余额宝,之后是消费互联网,所谓的消费分期,包括现金贷等。最近进入了下半场,分别是产业互联网、O2O、供应链金融和小微金融。

“前面几个更加偏互联网,因为更加重流量。”张韶峰说,下半场金融属性明显加重,更加重视风险、风控。

张韶峰介绍,前半场浅水区的阶段,传统银行机构大部分是缺失的状态,第三方支付完美错过,两强争霸。线上消费金融大部分也是错过的,只有很少的传统金融做得不错。因为传统银行关注的比较晚,大部分是同业业务,资产是零售,实际上对公的。

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之一是传统银行没有自己的流量和获客渠道,二是风控基本是没有的,因为传统银行缺乏大数据、机器学习这些硬核技术。所以找第三方公司兜底,资金、流量、风控最重要,除了资金以外都是别人的,相当于同业业务,叫做对公零售。而真正的互联网金融项目,蚂蚁、腾讯做得是真正的对私零售。

张韶峰认为,通过这种方式来合作,实际上银行获取的只是资产而已,而不是客户。差异在哪里?差异在客户是可以重复使其产生源源不断的资产,而常规意义上的同业投资就这一次,之后就没有了。

“其实我在很多场合都跟传统银行的领导讲过,到底做的是同业业务还是零售业务?说实话他们也很无奈,首先很多小银行活得很差,零售跟人家合作做对公零售,甚至挽救了一些小的银行的命运。”张韶峰如是说道。

同时,张韶峰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进一步补充说,“穿透实质来看,当前的科技公司和传统银行之间的合作不是合作零售,而是同业业务,赚风险息差,这样传统机构丧失了风控等核心能力,一旦合作终止就没有重复产生资产和利息收益的能力。所以,传统银行在与科技公司合作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是投入一笔资产,还是要建立自己的客户。”

互联网公司已丢失流量优势

作为互联网出身的人,张韶峰并不认为互联网公司未来会有明显的优势。他说,“在中小微企业融资这块,互联网公司没有明显的差距,至少当年是这样,过两年不好说。”

第一点,流量。虽然有很多像蚂蚁金服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但即使这样的巨头掌握的中小企业的个数还是占很小的部分,互联网公司其实并不占绝对的流量优势。所以大量的互联网公司愿意进军产业互联网,就是因为他们知道这一点是传统机构不占绝对优势的部分。

第二点,风控。传统银行在逐渐掌握大数据。比如百信银行就是很创新的。相对消费金融来讲小微金融非常复杂,基本没办法标准化,你只能基于某些场景做模型。

第三点,资金。消费金融的客户对资金成本不是那么敏感,但是对于小微企业来讲是非常非常敏感的。互联网公司在这个领域没有明显的优势,很多互联网公司做不了这个事情。

“此外,小微企业的风险不光是取决于经营风险,还有它的老板本身靠不靠谱。业内称为‘C+B模式’,老板个人的信用,他有没有吸毒的嗜好,有没有赌博的喜好,是不是欠了别人的钱。”张韶峰补充道。

对待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传统银行到底是把它当同业对待,还是希望它做科技赋能?零售和对公的最大区别在哪里?

针对以上问题,张韶峰进一步表示,零售是技术驱动的事情,80%都是自动化完成的。对于比较有远见的银行家获取短期利润的同时,应该要求科技公司为其赋能,这样就能重复产生资产,而不是一笔投资,是大数据的赋能、人工智能机器模型学习的赋能。

目前,百融云创结合很多不同的场景,推出了一种新模式——“金融+科技+产业”,根据金融的供给侧,为每个产业互联网做单独的模型。

张韶峰说,“我们帮助产业设计风控流程,因为本身是科技平台,不承担风险。目前已经合作了十个不同的产业,至少有几千亿的规模。”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