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充分发挥产业扶贫政策 各大助残扶贫基地增收亮点凸显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5-05 20:30:05

摘要:作为广西深度贫困县最多的两座城市之一的百色,通过各地的阳光助残扶贫基地多途径、多渠道增收的叠加效应,逐渐成为了一个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助残扶贫的样本城市。

广西百色充分发挥产业扶贫政策 各大助残扶贫基地增收亮点凸显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百色报道

初夏的广西百色,生机勃勃。作为广西深度贫困县最多的两座城市之一的百色,通过各地的阳光助残扶贫基地多途径、多渠道增收的叠加效应,逐渐成为了一个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助残扶贫的样本城市。

4月底,中国残联广西走基层采访组驱车前往距离百色市50公里左右的田阳县,车辆行驶一段高速公路之后,进入了盘山的小道。清晨的阳光穿透大山里的薄雾,倾泻在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的芒果树上,枝头挂满了青色的果实,再过一个月,便到了它们的成熟期。

这里是广西自治区和田阳县共同打造的助残扶贫基地,主要为贫困残疾人提供优质苗木、化肥农药,芒果种植和管护技术培训、现场技术指导,收购或推介商品果为一体的扶贫示范基地。

“近年来,田阳县持续重视芒果产业提升,打造‘中国第一个芒果之乡’品牌,使田阳芒果发展成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支柱性产业,如今,单单种植芒果的收入,已占当地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5%左右。”田阳县县长黄国哲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基地共辐射带动了周边的6个乡镇43个行政村216户贫困残疾人发展芒果产业,这些贫困残疾人户共种植芒果约为1000亩,总增收200万元。

田阳县“基地+残疾人户”模式立竿见影

据记者了解,位于广西西部的百色田阳县是革命老区,壮族文化之乡,同样是全国的芒果之乡。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田阳县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把种植芒果作为振兴经济和促农增收的一项支柱产业来抓,实现了生态保护和农民增收、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其中,广西·田阳县阳光助残扶贫基地是自治区和田阳县共同打造的扶贫基地,基地于2016年6月依托“广西田阳七月香芒果专业合作社”成立。

该基地主要为贫困残疾人提供优质苗木、化肥农药,芒果种植和管护技术培训、现场技术指导,负责收购或推介商品果为一体的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基地技术力量雄厚,主要是以田阳县有20几年芒果种植、管理经验的莫文珍、梁民旺、罗江为技术团队,由于技术先进,基地的产值每亩平均比同地区的其它农户多收2000元以上,成为该基地独有的优势。

具体来看,该基地的技术保障主要涉及两个方面,首先,基地每年都分片区举办芒果种植管理技术集中培训班,确保技术支持到位,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在种植上如何选好种苗、高位嫁接技术、果树施肥和喷药、在果树开花和挂果时如何管理等管护技术知识培训;其次,基地技术人员根据各贫困残疾人户掌握技术的程度不同和种植品种不一样的特点,在芒果生产的每个阶段因户施策单独入户进行全面技术指导,基地的技术人员做到有求必应,为贫困残疾人户做到全方位的跟踪服务,满足贫困残疾人技术需求。

基地从2016年6月成立至今,通过“基地+残疾人户”的运作方式辐射带动残疾人发展芒果产业,在芒果种植、芒果实用技术培训、实地技术指导等方面,由基地通过提供技术培训、优质苗木、化肥农药、技术服务、回收商品果,辐射带动残疾人脱贫致富。基地成立4年来,自治区财政下达基地项目建设经费共计80万元,田阳县财政划拨基地项目经费10万元,扶持贫困残疾人不少于400人次,增收200万元,年人均增收5000元。

时下正是芒果护理的关键时期,也是基地技术团队最忙碌的时候。曾获“全国扶贫状元”称号的莫文珍是合作社的技术骨干之一,考虑到残疾人行动不便,一直以来,他白天都要亲自到果场给残疾人培训,晚上还经常电话指导,协助他们学习技术。

“以前农户自己管理时亩产约1200斤至1500斤左右,通过技术培训后现在每亩可产2200斤到2800斤,按照2元/斤的市场价来算,每增加1000斤就可以增加2000元收入。”莫文珍表示,由于技术先进,基地的芒果每亩产值平均比同地区的其它农户多收2000元以上。

不用等,不用靠,通过这个基地,田阳县已有200多个残疾人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善了贫困的生活。

平果县生态循环种植养殖实现多点助残

离开芒果基地,广西走基层采访组来到了百色市平果县的阳光助残扶贫基地。

一个个育苗大棚里,长满了绿油油的构树树苗,满眼绿意盎然的构树苗让人感受到勃勃生机以及脱贫致富的希望。据记者了解,2015年,国务院把构树开发确定为国家十大精准扶贫项目之一。

就此,平果县委副书记张银岳表示,构树这个树种具有超强的适应能力,在干旱、脊薄、盐碱、石漠化、沙化及矿山等环境自然生长,管理成本低,不仅可以治理盐碱化、沙漠化及石漠化土地,而且其叶和枝条经发酵后,是一种优质的畜禽动物饲料原料。构树一年栽植,连年收获,在种植当年即可收割,次年至第三年达到丰产期,年可收割5——6次,构树加工成饲料后发展畜禽养殖,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据记者了解,百色市·平果县阳光助残扶贫基地占地面积3000多亩。基地采用构树种植--饲料加工--养殖--销售全产业链和养殖--沼肥--种植的生态循环种植养殖模式,重点打造种养生态产业园,实现构树种植、加工一体化,养殖基地年出栏生猪在4000头以上。百色市、平果县将该项目确定为市、县两级共建的阳光助残扶贫基地,市、县财政每年安排35万元资金用于帮扶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

同时,基地按照“公司+基地+贫困村(合作社)+农户”的开发经营模式,兼具集中安置劳务和分散辐射带动作用,目前已经安置40名残疾人到基地就业。

除此之外,为了让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残疾人等农户广泛参与构树产业开发,助推产业脱贫,平果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带动帮扶和发展生产。

一是贫困村集体、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残疾人利用自有土地或通过土地流转自行开发种植养殖的,通过太照脱贫劳务服务公司推行的“乡村出名单、培训机构出菜单、企业下订单、政府来买单”订单培训模式,提供个性化的培训和技术指导。二是将扶贫资金以贫困户入股的形式加入到公司中,利用财政扶贫资金量化入股的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贫困户每年可以得到4000元以上分红股金,加快实现了脱贫致富。三是无土地、但有劳动力的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和贫困残疾人,由乡镇推荐到基地或村集体合作社的产业基地务工,按月获取劳动报酬,以就业带动脱贫,实现稳定增收。四是基地统一提供种植养殖种苗,价格按照市场价统一核定,其中,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对象的,种苗费用可先赊销,农产品回收时再由公司进行抵扣。

另外,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发展规模种植或养殖,还可以享受到平果县扶贫产业奖补政策,单户最高可享受到5000元的奖励补贴,比如,贫困户新饲养了两头50斤重的猪,就能申请享受到1800元的奖励补贴。

据记者了解,基地通过免费发放猪苗、构树生态饲料和提供饲养技术保障、保底价回收农产品等方式,辐射带动基地周边村屯137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参与发展构树猪养殖产业,辐射帮扶的残疾人每年至少得到2000元的物资帮扶,残疾人户均增加年收入4000元以上,基地通过“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有效促进平果县贫困残疾人脱贫增收。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