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高层再提去杠杆 人民大学报告:一季度政策力度明显加强

作者:张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4-25 10:01:29

摘要:一季度经济经济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政策的力度加强,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不断的推出。比如地方专项债,以往都是两会之后开始发债,今年首次从第一月份开始发债,体现出财政政策的未雨绸缪。

高层再提去杠杆  人民大学报告:一季度政策力度明显加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在“六稳”提出后消失在政策中的“去杠杆”,近日再次出现在高层会议中。

4月1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久违的出现了“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的表述。

“此次政治局会议依然调整结构性促改革,但是去年四季度的政治局会议,曾经把’去杠杆’三个字从政治局公告当中删掉,这意味着在去年四季度,政府或者说最高决策层对于全面去杠杆进行了调整,后来最多叫结构性改革,但是已经不再像去年供给侧改革去杠杆、去库存、去产能,已经进行了适度微调。”4月20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上,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表示。

人民大学发布的报告显示,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成功抵御了各种下行风险的冲击,多数指标较去年四季度企稳或改善。但综合一季度核心经济指标来看,中国经济在短期企稳中的结构性下行压力有所加大。

“一季度经济经济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政策的力度加强,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不断的推出。比如地方专项债,以往都是两会之后开始发债,今年首次从第一月份开始发债,体现出财政政策的未雨绸缪。”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晓光表示。

再提去杠杆

“杠杆这个词是贯穿了过去两年多的供给侧改革整个历程,包括现在没有提全面去杠杆但是依然在提结构性去杠杆,它关系到未来政策引进的方向。”伍戈表示。

在他看来,杠杆债务是重要的,但更重要是怎么看待杠杆对债务的重要性。宏观经济领域中间,大部分是增长、通胀等几部分,没有人把债务和杠杆作为目标。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内,去杠杆是重要的,但如果为了去杠杆而去杠杆,就会出现问题。应该注重杠杆和债务,但应该把它看作约束条件,而不应该作为目标。

”宏观目标依然还是那些,只不过我们现在实现所谓的宏观目标时,我们可能面临更多来自杠杆和债务约束,这一点是重要的。中国的杠杆在很大程度与经济增长定的目标有关、与外需相关,今年而言,虽然一季度没看到外需那么明显下挫,但是未来走势不明朗。如果外需下降,国内要实现“六稳”,未来跨期的选择中间加了杠杆,未来投资回报率能不能上来,如果能上来杠杆就能持续,如果不能上来,可能债务进一步累计。因此,以目标和约束条件的思想来看待现在政策,我觉得是非常关键的,不能本末倒置。”伍戈表示。

一个关键问题在于,融资平台比积极的财政更加积极,客观讲就是干杠杆。按照中央文本解读,政府、融资平台杠杆要下来,才是结构性去杠杆。现在财政保持更加积极,地方在加杠杆,整个政府杠杆率今年也是在上升的。但是国有企业加杠杆是很难的,基建等运作都是融资平台,在基建上升的背景下,怎样结构性去杠杆,成了关键一环。

“处理好下一阶段的风险,避免经济出现最大的波动。我们认为下一阶段主要关注六个风险点,第一个是财政收支问题,一季度财政赤字和基金赤字增速出现双升,我们财政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是双降,像基金收入是负增长,整个下来我们合计政府收入增速只有3.3%,这个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增速回落了14.5和7.3个百分点。广义赤字近万亿元,下一步的政府收支平衡的压力加大。此外,就业压力加大、资产泡沫上扬、新经济进入产业周期的调整期、投资和消费的结构性下行,还有外部冲击等风险均需注意。”人民大学报告显示。

政策助推经济增长

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

近期,多次高层会议均再次强调,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GDP名义增速相匹配,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报告显示,从一季度货币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看,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明显加大。3月份,M2同比增长8.6%,M1同比增长4.6%,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7%,分别较去年12月份提高了0.5、3.1和0.9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流量同比大幅增长40%,有力地扭转了去年各季度持续负增长的局面。

货币政策的相对宽松,带来了3月份CPI涨幅的明显回升和PPI的企稳,也带来了贷款利率的下降和市场流动性的相对宽裕。目前,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已进入下行区间,去年4季度贷款利率相比3季度下降了0.3个百分点;今年3月份,3个月SHIBOR利率和10年期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相比去年12月份又分别下降了0.4和0.2个百分点,处于2017年1季度以来的较低水平。

“货币政策的相对宽松和利率下行,带来了一季度企业贷款需求的明显回暖。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银行家问卷调查,一季度,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贷款需求指数均较去年4季度出现明显回升。其中,小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回升3.9个百分点,达到71.8%,为2015年1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的贷款需求指数也分别比去年4季度回升了4.3和4.2个百分点,扭转了去年一季度以来持续下行的局面。”刘晓光表示。

同时,财政政策更加积极。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及《意见》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全年财政支出超过23万亿元,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个人所得税同比负增长29.7%,相比去年同期20.7%的增速和全年15.9%的增速回落幅度巨大。这一减税效果带来了消费的回暖,一季度国内消费税同比增长29.3%。此外,由于2018年实施的第一批增值税率下调,今年一季度增值税同比增速也下降为10.7%,较去年同期增速回落9.4个百分点。

减税之下,一季度财政赤字和政府性基金赤字合计达到近万亿元,力度之大创历史记录。通过提高财政支出和加大减税力度,一季度财政赤字达到4973亿元,季度赤字率达到了9.3%,无论是规模还是赤字率都是历年同期最高水平。同时,一季度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18881亿元,同比增长55.9%,而政府性基金收入14300亿元,同比下降6.2%,政府性基金赤字达到4581亿元。两项赤字合计为9554亿元,接近万亿规模。

“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和改革力度同时加大,2019年总体经济运行有可能会好于2018年的实际运行情况,但需要把握好政策调整的节奏和力度,密切关注新风险的累积和旧风险的再度上扬以及结构分化加剧下的局部压力。”刘晓光表示。

从全年展望来看,二、三季度以后,随着针对制造业和民营企业的大规模减税政策和融资支持政策开始发力,所以说有望重新提振制造业和民间投资。不过,全年的投资依然会很难出现大幅度的回升。不过从剔除价格因素的实际投资来看,总体投资低点在去年三季度负增长的时候已经出现,至今年一季度已连续两个季度正增长,虽然力度不大,但是已经企稳。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