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商务部前部长陈德铭: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勿以老二自居,亦勿自喻为未来老大

作者:商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4-15 12:17:15

摘要:全球化首先是全球化的进度越来越高,所以现在全球化的所有指标都是历史上最高的。当前的停滞、趋缓,实际上是对多边规则的挑战。

商灏

双边最终会不会取代多边,这是正在进行的中美经贸谈判可能要达成的协议所引发的担忧,也是学界正在讨论的一个重要热点问题。

商务部前部长、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陈德铭4月15日在CCG(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举办的一个讨论全球化问题的论坛上说,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中,要确立多边共治的战略和策略,不要以老二自居,更不要自喻为是未来的老大,而要时刻牢记须多边共同参与全球治理,牢记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牢记14亿人口的中国是一个国情非常特殊的国家,任何经济总量乘以14亿,就在全球排到前一二位,任何经济总量除以14亿,就在全球处于70位到100位之间,这就是我们的国情,这也是我们在参与全球治理中应该考虑的中国的情况。

陈德铭谈到了他对外部世界变化的看法:全球化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一个漫长的跌宕起伏的曲折过程,全球化进程的趋缓、停滞,甚至倒退,在人类历史上是一种常态,也出现过好几次。二战以后,特别是苏东解体和信息革命初见端倪以来,全球化经济高度发展,跨境贸易投资占全球GDP的比重越来越高。比如跨境贸易已经占到了全球GDP的三分之一以上,跨境的投资已经达到了全球GDP的两倍多到三倍左右。而且在贸易中间,中间品的贸易和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权重都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特别是服务贸易,尽管比重还不到三分之一,大概是27%到28%,但是它每年的增量都是70%左右。所以,今年全球化的趋势,或者近一两年全球化的趋势趋于迟缓,大家都感到很惊讶或者不理解。单边主义民粹思想在一些受益于全球化的发达国家又沉渣泛起,这使我们清醒的看到,我们外部的世界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自我调整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世界。

他还提到,全球化的主力军是跨国公司,而绝大多数的跨国公司还多属于私营的企业。因此,马克思所预言的资本主义的特征以及它的弊端也无一例外地在当今这次的全球化过程中烙上深深的烙印。中国古语说,不患寡,患不均,资本主义在这样一个制度上建立起来,有它的历史先进性的一面。但是它的多边国际规则如果不相应的改革或者改良,那么全球化的天花板很难被突破。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前全球化面临的紧迫的问题是与时俱进的修改或完善国际多边的规则,而这个紧迫问题背后更紧迫的关系是如何构建新型的大国关系,以求得大家可以合作的一面。如果大国之间始终是南辕北辙,新的规则是难以见天日的。

陈德铭认为,全球化首先是全球化的进度越来越高,所以现在全球化的所有指标都是历史上最高的。当前的停滞、趋缓,实际上是对多边规则的挑战。多边规则后面背后是大国关系如何相处。

因此他阐述了世贸组织改革的必要性。——二战后全球经济在多边上有三个支柱,包括IMF和世贸组织。世贸组织改革去年12月在布宜诺斯艾利斯G20上讨论了一次,想起草一段话,结果这段话始终达不到一致,因为不同的国家对改革的取向,自己要得到的利益和想法是很不一致的。最后就把G20的0去掉,大家建议由中国和美国来讨论世贸组织怎么改,这其实也是很难。因为特朗普总统在他的Twitter里面曾经说过,战后的规则对于中国这样的国家制度是没有办法约束的,我们需要给它一个笼子。中国当然不愿意被一个笼子套住,但是为了达成一致的意见,中国也派了很多专家去谈判,最后形成了一个G20的声明,第26段讲了世贸怎么改革的问题。首先,中国为了取得一致,不在里面提出批判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美国也不再批判国家资本主义等等,这一点达成了。世贸组织在布雷顿体系当中没有达成,经过整整50年,1995年1月1日才成立,这50年的磨合中间对于世贸的功能进行了很多的讨论,做了很多的规则,而这些规则都是有上述机构来裁定的。这样一个做法,它的缺陷就是很多规则要完全一致通过,因为有164个成员,而它的优点因为是有牙齿,能制裁,在这一点上,比IMF和世界银行要好一点。而且它不属于联合国下面的独立机构,是一个永久性的独立性机构,这样公正性也好了。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不仅国际政治、经济、地缘发生了变化,而且高科技的发展,信息社会已经到来,所以确实有很多东西需要修改。因此,大家认为,世界贸易组织所追求的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远远没有实现,所以世贸组织还是需要改革。

陈德铭还透露,中美的方案拿出来讨论的时候,印度、南非等国家对于用Reform(改革)这个字来表述不赞成,他们希望用Improve(提高),他们不需要改革太多,把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改掉了,最后中国做了工作,英文版还是用Reform,但是为什么要改,什么方向很难取得一致,所以最后达成了一个意见,就是由今年在日本召开的G20会议来讨论世贸组织怎么改的问题。会后日本非常积极,把中美相关的代表不断请去讨论。世贸组织的改革并不是G20确定的,世贸组织改革的方向,中国要坚持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特殊待遇,差别性的待遇还是要保留的。而美国强调中国已经不能再享受发展中国家的待遇,而且中国不是市场经济等等,所以中国将来的博弈还是比较大。今年在日本召开的G20,以及在那里可能会提出的对于世贸组织改革的一些原则性的建议或者是一些表述,值得关注,但是真正世贸的改革还是要到世贸组织164个成员的部长会议上去讨论。这也说明全球化治理中间规则的治理,特别是多边规则讨论在当前的情况下非常难,可能不是一下子短期就能实现的。

参加同一个论坛的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在发言中谈到,全球化尽管有挫折,但中美之间的关系,是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全球化最重要的成果。“这两大经济体占到了全球经济总量的40%,所以不是缩小,更不是放弃,而是扩大这种利益,符合两个国家,也符合全球的根本利益,这就是全球化的力量。”

他说,WTO的改革看来势在必行。另外除了中国和美国之外,日本、欧洲或者欧盟,这几个大的经济体最后走向自贸区零关税,可能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当然这条路很难走,时间可能也很长,但是方向看来也很难改变。

刘世锦还提到,中国在国际和国内都遇到了很多挑战,都需要体制往前走一步。中国下一步应该是提出一个新的改革目标,就是建设高水平的市场经济。最近国际谈判中间谈到一些结构性问题,其实和中国国内的结构性改革有契合之处,其中包括公平竞争、国资地位问题、知识产权保护、产业政策、补贴问题、劳工保护、环境保护等等问题。这些改革并不是别人让我们改,是我们中国自己要改。从中共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到中共十九大文件,这方面已经提出了改革的目标重点,包括路线都有。所以下一步关键是把这些改革能够落实到位,这样中国就能在建设高标准的市场经济方面迈出实质性的步伐。这样的话,也就能够在应对国际国内的挑战中间赢得主动。

从上述两位的观点看,双边机制取代或部分替代多边机制,这种变化走向,实质上至少已进入高层智囊的视野。

未来几个月,我们或将看到它更明显的发展。

责任编辑:秦岭 主编:商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