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河南个别银行贷款不良率达40%?2019年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包规模或明显上升

作者:冯樱子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4-11 15:44:14

摘要:4月初,审计署发布的《2019年第1号公告:2018年第四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中显示,截至2018年底,河南浚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42家商业银行贷款不良率超过5%警戒线,其中超过20%的有12家,个别商业银行贷款不良率超过40%。

河南个别银行贷款不良率达40%?2019年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包规模或明显上升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冯樱子 北京报道

4月初,审计署发布的《2019年第1号公告:2018年第四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中显示,截至2018年底,河南浚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42家商业银行贷款不良率超过5%警戒线,其中超过20%的有12家,个别商业银行贷款不良率超过40%。

业内认为,农商行不良率攀升除了风险管理能力偏低等自身原因外,还受不良资产认定标准趋严影响。2018年,监管层要求各银行将逾期9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贷款,而近日,又有消息称,有地方银保监部门鼓励有条件的银行将逾期6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

除此以外,2019年随着供给侧改革深化以及《资管新规》进一步落地,业内认为,2019年,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紧迫性更强。尤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推出不良资产包的规模将明显上升。

中小银行处置不良需求或明显增长

4月初,审计署发布的《2019年第1号公告:2018年第四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中显示,多数金融机构能够加强金融风险管控,但仍有7个地区的部分地方性金融机构存在不良贷款率高、拨备覆盖率低、资本充足率低、掩盖不良资产等问题。

其中提到,截至2018年底,河南浚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42家商业银行贷款不良率超过5%警戒线,其中超过20%的有12家,个别商业银行贷款不良率超过40%。

在金融风险防控论坛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监管部门2018年要求加大不良确认力度,逾期90天以上贷款全部纳入不良,部分银行贷款不良率攀升可能是受此影响。同时,他提到,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不良风险已充分暴露,接下来不良将迎来“双降”,但未来一段时间的信用风险压力客观存在,不良的区域差异将进一步分化。

4月10日,又有媒体报道称,银行贷款分类可能会进一步严格,部分地区银保监部门鼓励有条件的银行将逾期6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业内认为,随着不良认定口径趋严,银行不良率可能阶段性上升、拨备覆盖率下降、利润面临压力等问题。但也意味着商业银行尤其对于中小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急迫性可能更强。

数据显示,从2016年第四季度末开始,我国银行业不良率连续五个季度稳定在1.74%,未出现增长,2018年第一季度银行业不良率微升至1.75%,打破稳定态势,截至2018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万亿元,不良率1.89%。

而从各家银行刚刚发布的年报来看,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不良率稳中有降。2018年五大行不良率均下降,其中,农业银行实现不良贷款余额、不良率“双降”。此外,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率相对稳定,但农村商业银行不良率快速提高。

除了可能受监管影响外,中国东方发布的《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中提到,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偏低,普遍存在历史包袱较重、对风险管理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等题,加之自身业务开展多集中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域,业务开展高度依赖当地人脉资源,难以防止利益输送。

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大量资产以表外资产的形式存在,潜在的不良资产尚未充分暴露,不良资产低估的现象比国有商业银行更为严重,在监管约束持续趋严的环境下,未来不良贷款规模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攀升,上述报告中提到。

面对市场的情况,多数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认为,监管部门对不良资产认定标准不断趋严,2019年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推出不良资产包的规模将明显上升。也有业内人士提出,未来不良资产市场的供应方将发生改变,其中,推出不良资产的银行主体将由大型银行转为中小银行。

此外,中国东方总裁邓智毅介绍,截至2018年底,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3.4万亿元,不良资产及关注类占信贷总额的5.05%。关注类贷款中将有一定比例向下迁徙,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压力持续加大。

他建议,扩大AMC不良资产收购范围,银行关注类贷款有相当一部分已发生了实质风险,或即将劣变迁徙为后三类不良贷款,建议允许AMC进行收购。“像古代名医扁鹊的二哥一样,能在病初起之时就药到病除,防范小病转化为大病,防范小风险升级为大风险。”

买方竞争激烈 不良资产处置难度加大

作为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主力军,2018年四大AMC全面回归不良资产主业,去年整体新增不良资产业务投放规模逾千亿。

在近期公布的业绩报告中,中国华融2018年末不良资产主业资产规模8,662.50亿元,实现收入647.71亿元,在集团总收入中的占比由上年的53.8%提高至60.4%。中国信达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总资产达643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4%。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收入占比、资产占比和利润贡献持续上升,分别为:41.9%、43.0%和58.5%。

中国东方执行董事、副总裁、董事会秘书陈建雄也介绍,2018年初,中国东方确定了1000亿元的不良资产投放任务目标,截至9月末已投放1061亿元,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目标任务。不良资产业务余额 1556.18亿元,较年初增长82%。此外,中国长城2018年全年收购金融不良资产1792亿元,同比增长逾20%。

尽管随着供给侧改革深化以及《资管新规》进一步落地等影响,银行不良或将“双升”,不良资产市场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但与10年前不同,如今四大AMC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环境,同时,不良资产处置难度也更大。

随着不良资产市场参与主体的不断增多,2017年以来传统银行不良资产市场投资热情不断高涨,部分地方市场持续火爆,不良资产包成交价格一路飙升,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过高价格不但吞噬了正当投资利润,而且给投资者带来很大的流动性压力。

同时,在《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中,多数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表示,不良资产市场处置压力与2017年相比在不断加大。为了减轻流动性压力,许多投资主体急于将高价收购的不良资产包进行处置,但在经济增速放缓、国内需求低迷、资产价格下行的大环境下,火线销售容易引发市场的踩踏效应,导致资产价格螺旋式下降,进一步增加处置难度。

但多数资产管理公司人士也预测,随着不良资产市场趋渐回归理性,2019年不良资产包价格可能有10%左右的回落。

邓智毅直言, AMC多年来的转型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体而言,内生动力还不足不稳。有的年份好,有的年份差,往往一个项目就足以影响整个集团的利润,所谓“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盈亏基本靠年景。AMC,尤其是上市AMC,如何按照市场化要求构建一整套自我平衡发展的现代金融企业公司治理机制是当务之急。

在去年7月举办的中国AMC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东方提出,传统的“三打”处置模式,“打折、打包、打官司”,已无法完全适应新时期的市场需求,亟需转型升级为“三重”模式,即“重组、重整、重构”模式,这种投行化的运作能力必将成为AMC的重要竞争优势。

此外,面对AMC开拓主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邓智毅建议,为AMC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支持。如并购重组业务和市场化债转股业务,AMC需要阶段性持有企业股权,特别是市场化债转股业务,虽属国家重点支持的投资方向,但仍须适用400%—250%的高风险权重,希望适度降低AMC股权投资监管资本占用的权重。

他表示,建议适当放开对AMC救助问题金融机构过程中“两参一控”的限制,在托管重组或危机救助完成之前,允许AMC阶段性持有多个金融牌照。待问题机构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企业价值得以修复提升后再市场化退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