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宇通汤玉祥:加快推动优势装备制造业走出去

作者:葛爱峰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3-09 13:38:57

摘要: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坚持创新,如何把握优势做强做优做大,努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重要议题。

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宇通汤玉祥:加快推动优势装备制造业走出去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葛爱峰 两会报道

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坚持创新,如何把握优势做强做优做大,努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重要议题。

3月8日上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全体会议中,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汤玉祥以“加快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业走出去”为题,结合宇通客车近年来“走出去”的探索和实践作了发言。

“我和大家一起认真听取了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是一份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好报告,我完全拥护和赞成。”汤玉祥在发言中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把建设先进的制造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领导也多次提出“制造强国”的治国理念,作为一家装备制造企业的代表,他对加快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业走出去也有着深刻的体会。

先进装备制造业已具备走出去条件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通过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推动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接,让更多国内外用户选择中国制造、中国服务。

党和国家对制造业的大力支持,让在制造业深耕数十年的汤玉祥备受鼓舞,他认为,国内先进装备制造业特别是新能源客车已经具备大踏步走出去的条件。

“首先,传统的客车产品我们已经能够接近国际高端水平。”汤玉祥表示,过去二十多年,自主品牌客车企业始终占据国内市场的主流,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汤玉祥说:“特别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出之后,我们就开始把海外市场作为重点来做,目前已经累计出口超过64000辆,在输出产品的同时也进行技术的输出。”

据了解,作为民族自主品牌,宇通客车近年来一直在“走出去”中不断探索,在“一带一路”沿线40多个国家实现了客车出口,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中不断刷新成绩。

以2018年为例,宇通向智利出口了100辆纯电动客车,刷新了海外新能源客车订单纪录,在拉美市场累计销量超2万台;在近50个非洲国家建立了销售服务网络,客车出口总量超1.5万台;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期间,300多辆宇通客车为赛事提供服务,在所有服务世界杯的客车品牌中数量排名第一。

而在当下火热的新能源客车领域,汤玉祥也有自己的见解。

“新能源客车方面我们的优势更加显著,在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汤玉祥说,由于国务院和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很早就开始支持,国内市场发展快。宇通作为行业的参与者,联合上下游产业链,经过十多年的核心技术积淀,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初步实现了新能源产品的国际领先,在安全、节能、环保、舒适、可靠等方面具备了国际竞争力和一定优势。

关于“走出去”的思考

虽然国内装备制造业经过多年海外打拼,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先进装备制造业走出去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市场拓展的深度和广度仍存在不足,并未形成真正的品牌效应。

图片 2.jpg

汤玉祥认为,在拓展海外市场的实践中,企业乃至整个行业都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许多海外国家设置了重重贸易壁垒,市场准入较难,传统的贸易政策不能有效进行支撑。对此,他建议国家相关部门聚焦海外市场,出台有针对性的出口配套政策,支持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走出去。

另一方面,部分海外目标市场经济相对落后,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融资能力有限,更希望中国企业能“带资进入”,通过帮助融资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加快“走出去”的三项建议

尽管面临种种困难,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

汤玉祥认为,当前所面临的这些困难和挑战,单靠某个企业一己之力,很难发挥最大化效果,必须做好“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来因势利导,形成合力。

图片 3.jpg

为此,他在《加快推动优势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建议案中提出以下三个方面建议:

一是国家有关部门聚焦海外市场,出台有针对性的出口支持政策,培育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二是国家出台有别于一般商业贸易的、相对于国际其他国家金融机构具有竞争力的融资支持政策,加快融资审批效率,解决企业“走出去”过程中“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三是国家建立装备制造龙头企业优质项目库,并给予出口专项融资、“两优”贷款融资、审批等政策支持,确保优质产能输出,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形象及国际竞争力。

汤玉祥呼吁,各方应主动作为,形成合力,加快推动国内优势装备制造业“走出去”,促进产能合作,推动国内自主品牌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实现产能升级,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向世界传递中国品牌正能量,最终实现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