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两会|“2020突破”倒计时:混改推进由稳妥变积极稳妥

作者:白宇洁 刘诗萌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3-08 20:11:00

摘要:“两类公司”试点、混合所有制改革、处置“僵尸企业”、深化自然垄断行业改革等已持续多年的工作均被提及。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人事制度改革举措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首次被列入报告当中。

两会|“2020突破”倒计时:混改推进由稳妥变积极稳妥

见习记者 白宇洁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诗萌 两会报道

国资国企依然是全国两会的焦点。

“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加强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建立职业经理人等制度。依法处置‘僵尸企业’。深化电力、油气、铁路等领域改革,自然垄断行业要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将竞争性业务全面推向市场。国有企业要通过改革创新、强身健体,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用这168个字对国资国企改革任务作出说明。

其中,“加快国资国企改革”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表述。在前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用在这里的动词还是“推进”。“2020年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的目标,使得国资国企改革在时间上比较急迫。”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李锦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两个字的变化预示着改革的紧迫性。

共计七句话的段落也预示着国资国企的改革方向。“两类公司”试点、混合所有制改革、处置“僵尸企业”、深化自然垄断行业改革等已持续多年的工作均被提及。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人事制度改革举措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首次被列入报告当中。

从“推进”到“加快”

2018年的国资国企改革已从多方面推进,例如“双百行动”综合改革工作启动、国家电网等央企混改扩围升级、央企层面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扩容至21家。而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2019年的国资国企改革还将进一步加速。

李锦认为,除2020年的时间要求之外,外部经济环境压力、财政金融体制等系列配套改革推进以及国企自身的内在改革动力也是促使国资国企改革加快的重要因素。

从开年以来的进展来看,改革的加速态势已经显现。2019年1月15日,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公开表示,正在推出第四批100家以上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试点规模接近前三批试点公司总数的两倍。同时,垄断行业混改也有突破。2月底,中国铁路总公司控股公司京沪高铁A股上市工作启动;另据媒体报道,国家石油天然气管道公司有望年内成立。

接下来的国资国企改革如何加速?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加强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化治理和市场经营、依法处置“僵尸企业”以及深化电力、油汽、铁路等领域改革将是重点任务。

其中,关于混改的表述由去年的“稳妥推进”变为“积极稳妥推进”。李锦向记者分析表示,这意味着2019年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希望向更广、更深发展。

“在重点领域混改,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在完全竞争领域混改允许社会资本控股。”在3月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谈及民营企业如何参与国企混改时也有明确表态。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特别点明的电力、油气、铁路领域改革引人关注。“这些领域对国民经济影响范围大,而且都是国企的‘大块头’。”李锦分析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表述明确了“三个领域三步走”:第一步,区分不同特点;第二步,网运分开;第三步,把竞争性业务推向市场。

据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3月6日表示,经营性行业的发用电计划将全面放开,增量配电改革试点将向县一级延伸,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也将得到推进。

另外需要提及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依然以把国资改革内容置于国企改革之前,指出加强和完善国资监管、推进两类公司试点,并明确要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李锦分析认为,报告中的提法表明,改革的目的“不是要把国有资产搞没了”,而是要将其做强做大。

全国政协委员、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在3月5日的政协会议经济组讨论中指出,与社会水平相比,目前国有资产整体约4%至5%的净资产回报率偏低,约65%至70%的负债率偏高。“国企改革任务是非常重的,改革压力也比较大,希望下一步能按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做好。”

首提“职业经理人制度”

关于国资国企改革,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大亮点还在于,在提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的同时,首次提及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

“从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提出‘砸三铁’,到2001年提出三项制度改革,人事问题一直是困扰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和难点。”中国企业改革研究会研究员周丽莎告诉记者,本轮深化国企改革,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就是希望通过一系列的人事制度改革,解决好国有企业在活力、创造力和市场竞争力上面临的问题。

据了解,2013年,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首次在出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当中。这份文件提出: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2014年起,相关改革陆续在新兴际华、中国节能、中国建材、国药集团、招商局、华润等央企及多省国企开展。

“现有的职业经理人试点大部分都集中在二级公司和三级公司。”周丽莎分析改革现状时指出,在职业经理人选聘的方式上,大部分企业采取了内部和外部相结合的方式。“既采用外部市场招聘,也采用现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转换身份的选聘方式。”

试点工作推行五年有余,李锦认为,目前职业经理人制度的进展还不算快。“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表述意味着这项制度将加快发展,出现新的亮点。”

据《经济参考报》此前报道,国资委将积极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在央企二级企业和地方国企扩大试点,逐步增加国企高管的市场化选聘比例。不过本报记者注意到,关于职业经理人制度在集团层面的推进路线,目前尚不明晰。

周丽莎分析认为,处于完全竞争领域的国企更适合在集团层面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譬如新兴际华就推行了集团层面职业经理人,其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员工市场观念比较强,业内人才流动相对频繁。”

她同时指出,推行职业经理人的关键问题在于解决现有经营管理者与职业经理人的身份转换问题。“转变市场意识和契约意识,让国有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同时,在人力资本上实现市场化。”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