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中央深改委会议确定的十件大事儿

作者:王晓慧 刘诗萌 白宇洁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1-25 21:16:08

摘要:1月23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包括《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在内的12份文件、3份报告。这10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要继续打硬仗、啃硬骨头。

中央深改委会议确定的十件大事儿

王晓慧 刘诗萌 白宇洁

1月23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他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要对标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继续打硬仗,啃硬骨头,确保干一件成一件,为全面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打下决定性基础。

会议审议通过了包括《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在内的12份文件、3份报告。

这10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要继续打硬仗、啃硬骨头。

1.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

增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性,着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试点注册制,统筹推进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基础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股票发行上市制度。

2.创新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机制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

3.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义务教育全过程,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工夫,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人才培养吸引流动和激励保障机制,让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5.推进政法领域改革

坚持党对政法领域的绝对领导,加快构建优化协同高效的政法机构职能体系,优化政法机关职权配置,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深化诉讼制度改革,完善维护安全稳定工作机制,构建普惠均等、便民利民的政法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政法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同政法工作深度融合,抓紧完善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机制。

6.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明确产权主体,开展统一调查监测评价,加快统一确权登记,强化整体保护,落实监管责任,促进自然资源集约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修复。

7.实行国土空间规划 实现“多规合一”

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

8.绿色技术创新

以解决资源环境生态突出问题为目标,坚持市场导向,强化绿色引领,加快构建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完备、资源配置高效、成果转化顺畅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9.全面保护天然林

全面落实天然林保护责任,着力建立全面保护、系统恢复、用途管控、权责明确的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体系,维护天然林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在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党中央支持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开展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

医疗改革篇

“医疗改革任重道远。”1月24日,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董登新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医疗改革比较复杂,涉及面较广,后续主张将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并入医保,从而降低企业缴费负担及制度运行成本。

一直以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医改的重要课题,也是社会的痛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记者梳理十八届中央深改组第一次至第二十五次会议、十九届中央深改组第一次会议,以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的历次会议中,均多次提到了关于医疗改革措施的内容。

如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可期。比如,取消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建立科学补偿机制。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资金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国企改革篇

“强调2020年这一时间点,对于国企改革的压力比较大。”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锦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指出,2015年9月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就把“到2020年在国企改革首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作为主要目标,但在过去几年,国企改革的突破并不明显,“所以现在有一种时间上的紧迫感。”

事实上,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开启的新一轮国企改革一直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但在李锦看来,尽管国企改革动作不断,“进”而不“突”、“突”而不“破”、“破”而不“立”的现象依然存在。“行动是上去了,可是‘城墙’没有攻破,没有向纵深发展。比如,目前除了联通混改搞得最快、最好之外,其他企业都没有冲上来,大部队没跟上来。虽然多项工作都在推进,但是没有形成突破点。”

李锦认为,改变当前“进”而不“突”的局面,需在两方面实现突破:一是电力、铁路、石油、天然气、民航、军工、电信等七大垄断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股份制改造,二是以管资本为主的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尤其是国资投资运营公司试点的推进。他同时指出,由点到面地推广标杆企业的成功经验至关重要。“像中国联通等企业在市场化聘任、现代企业制度方面的成功经验要立起来。形成一批好经验、好制度,才能在关键领域突破。”

集体建设用地改革篇

会议提出,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体现战略性、提高科学性、加强协调性,强化规划权威,改进规划审批,健全用途管制,监督规划实施,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政策提到“多规合一”的概念,其实是把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住房规划等进行了统一,说明未来各类审批的环节是有望减少的。从政策的可能性来看,未来针对城乡结合部的用地政策会有较大的调整,尤其是涉及到相关住房建设和租赁住房建设的领域。同时从“空间”的概念角度出发,包括地下空间开发、新兴产业用地和生活用地的共同规划等都会有新的扶持政策出台。

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方面,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