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移动互联网何处泄露隐私?腾讯发布网络安全年度报告,网络诈骗依然猖獗

作者:张 杰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1-25 19:37:27

摘要:全面互联网时代到来,个人隐私正越来越被重视。2018年作为互联网行业目前看来最快的一年,也是网络安全事故频发的一年。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杰 北京报道

全面互联网时代到来,个人隐私正越来越被重视。2018年作为互联网行业目前看来最快的一年,也是网络安全事故频发的一年。

1月25日,腾讯社会研究中心联合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了《2018年度网络隐私及网络欺诈行为研究分析报告》,该报告指出,手机APP、公共WiFi、旧手机和企业数据是移动互联网泄露隐私的主要渠道。

公开资料显示,“核心隐私权限”包括获取位置信息、读取手机号、读取短信记录、通话记录等;“重要隐私权限”包括打开摄像头、使用话筒录音、发送短信、发送彩信、拨打电话等;“普通隐私权限”则包括打开WiFi开关、打开蓝牙开关、获取设备信息等、打开数据网络等。

据记者了解,APP在向用户请求获取手机隐私权限时,有些权限是必要的,不获取APP就无法正常工作。但也有些APP存在功能用不到, 却要求用户授予权限的行为——“越界获取”权限的行为。用户一旦授权,不但会给手机带来不必要的负担,还会留下各种安全隐患。

报告显示,2018年下半年的手机隐私权限测评发现,Android端手机APP最常获取三大核心隐私权限分别是获取位置信息、读取联系人和读取短/彩信,分别有81.9%、51.9%和42.8%的APP获取了以上三大核心隐私权限。

Android端手机APP最常获取三大重要隐私权限分别是使用话筒录音、打开摄像头和发送短信权限,分别有86.9%、81.6%和53.6%的APP获取了以上三大重要隐私权限。

腾讯安全研究发现,Android端手机APP申请“读写存储设备”的比例高达94.9%,申请“获取应用列表”的比例也高达87.2%。

意外的是,2018年下半年调查发现,iOS端获取手机隐私权限的APP比例继前两次连续增长之后,出现首次下降。iOS端获取手机隐私 权限的APP比例由2018年上半年的93.8%下降到下半年的90.0%。

而形成对比的的是,2018年,网络诈骗活动依然猖獗。

根据腾讯安全实验室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诈骗类短信在整体垃圾短信中的占比为2.1%,而2018年全年,诈骗类短信占比增加到2.8%,说明2018年下半年,诈骗类短信占比有所增长。

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腾讯安全实验室共检测到恶意网址超过1.8亿次,为用户拦截恶意网址超5550亿次,其中信息诈骗网址拦截次数超387亿次。这一数字相当于为每个中国人拦截信息诈骗网址28次。

另外,诈骗电话和诈骗短信依然猖獗。2018年全年,腾讯手机管家用户标记诈骗电话超6100万个,举报诈骗短信超5100万条。

而短信类诈骗也比较集中。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最常见的三大诈骗短信类型分别为普通诈骗短信、非法贷款短信、高薪招聘短信。其中,高薪招聘短信在上 半年时占比为6.8%,在2018年全年的统计结果中占比则达10.8%,说明高薪招聘类诈骗短信在下半年占比增长明显。在近年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高薪招聘类短信值得警惕。

值得提醒的是,2018年全年,最常见的三大骚扰电话类型分别是“响一声”、诈骗电话和广告推销电话。

其中,诈骗电话占比相较2017 年稍有所增加,由2017年的16.0%增加到2018年的16.8%。诈骗电话所依赖的是从各种渠道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在需要加大 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的同时,也需要公民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尽可能避免个人信息尤其是隐私信息的泄露。

特别是要求转账类诈骗电话占比近年呈现增长趋势。

该报告研究发现,在几种常见的诈骗电话内容类型中,要求转账类诈骗电话占比近年来一直呈增长趋势,且已经成为当前最常见的 诈骗电话类型。这类诈骗电话会诱导用户转账到所谓的“安全账户”,需要广大手机用户提高警惕。2018年,其他常见的诈骗 电话类型分别是:冒充领导、索要验证码、冒充公检法、网购订单问题和包裹被扣押等。

“数据本身是中性的,它被论出好坏和用的场景有极大的关系。”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认为,一是加大个人信息的开发利用水平,提高这个水平。第二要避免不是以用户为中心来提供服务造成骚扰,抓住这条主线,慢慢加以改进。

“在隐私保护方面,首先需要用户个人提高警惕,专业术语是隐私的意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未来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丁晓东认为,即对于相关新的风险意识。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个风险几乎永远存在。所以需要一套机制,如何从个体的角度,配合整个制度上不断去形成一个合理的监管体制。这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