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克鲁格曼:银行业尚未摆脱困境

作者:保罗·克鲁格曼

来源:

发布时间:2009-10-23 20:07:03

摘要:克鲁格曼:银行业尚未摆脱困境

 

保罗·克鲁格曼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Ok,或许事实上并不是“最坏的”,但肯定是够糟的。少数人拥有极大的财富,多数人则继续生活在痛苦中,这种极端的反差预示的前景令人堪忧。
    当然,我说的是银行的状况。
    当大部分美国人沦为华尔街制造的经济衰退的受害者,还在残酷的就业形势中挣扎的时候,高盛集团却赚得了有史以来最高的利润并为员工发放巨额的奖金,其丑行招致了许多人的愤怒。这些少数的幸运者占据了多数媒体的头条。
    但高盛并不是一个简单体现银行业繁荣、劳动群众痛苦的事例——那些主要精力放在借贷而非交易业务上的银行至今仍未摆脱困境。最值得注意的是,花旗集团和美国银行今年早些时候还宣称自己已恢复盈利,以消除外界对国有化的讨论,而现在,没错,他们又宣布亏损。
    如果就此事去问高盛,他们一定会说,赚多赚少是他们自己的事,与其他人无关。但最近有人评论:“目前存活的金融机构中,没有一家不直接或间接地受益于纳税人为金融体系提供的数万亿美元的支持。”的确,高盛已通过交易获得了许多收益,但它当初未被淘汰出局,还得感谢政策的眷顾——从救助美国国际集团,到为高盛的债券提供担保,政府将大量公共资金置于风险之地。
    那么,这位对银行做出如此严厉评论的人是谁?此人正是奥巴马政府的首席经济顾问劳伦斯·萨默斯——他还是此届政府金融政策的设计者之一。这些政策到目前为止一直对金融机构采取宽容的态度,希望他们进行自我修复。
    那为什么政府的语调有变?原因在于,让奥巴马政府恼火的是,这些金融机构在接受纳税人巨额的救助金仅几个月后,就为反对金融监管改革发动了猛烈的游说攻势。但我们需要思考,政府希望发生的是什么?在整个华尔街摇摇欲坠的时候,他们执行温和再温和的政策,几乎无条件地为银行提供援助;这使他们几乎失去对高盛这样的公司的控制力,而这些公司现在又开始大把地盈利。
    但更大的问题在于,金融业中追逐利益的一方,也就是交易业务,又重新开始收获丰厚的利润,而金融业中真正重要的另一方——可促进投资和创造就业的信贷业务——却还没有。主要银行的财务状况依然脆弱,这对美国的整体经济十分不利。
    回想起今年早些时候,人们对如何恢复银行业的信贷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一些分析人士,包括我在内,都主张至少需要向一些重要的银行注入大量纳税人的资金,而实现这一举措的唯一方法就是暂时将处境最困难的银行国有化。但是,当花旗和美国银行这两个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意外宣布盈利后,这场争论也随之渐渐平息。我们被告知,一切都变好了,因为银行又开始盈利了。
    但就在银行体系恢复健全的路上,可笑的事情发生了:上周,花旗和美国银行双双宣布第三季度亏损。这是怎么回事?
    部分原因在于,之前的盈利有一部分是会计虚构的。但更显然,这是来自实体经济的惩罚。在危机的第一个阶段,美国制造业就受到华尔街不义之行的牵连;现在,危机的影响扩散,特别是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正在给抵押贷款和信用卡带来巨大的损失。
    关键是,许多银行持续脆弱的状态会让经济困境延续下去。银行还是不愿意贷款,而信贷紧缩,特别是小型企业融资困难,会阻碍我们所需的强劲复苏。
    那现在该怎么办?萨默斯先生仍坚持认为,政府当时的做法是对的。他说,政府投入再多资金也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随他去吧。不管怎样,从政治方面考虑,对银行采取大胆行动的时机显然已经过去。
    目前最重要的应该是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就业。走运的话,这样就能制造出一个良性循环:经济情况好转能改善银行业的状况,银行就会更愿意放出贷款。
    此外,美国还迫切地需要一次有效的金融改革。因为如果不进行改革,银行家们就会去冒更大的险,比危机前还无畏。总之,我们从过去几个月得到的一个明确教训就是:当银行家们拿着别人的钱冒险的时候,结果要么是他们赢,要么就是我们输。
兰晓萌编译自《纽约时报》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