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建行的“感觉”

作者:冉学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12-28 11:41:08

摘要:中国国有银行未来的改革仍然是一个势在必行的任务,只不过,此前在市场经济不完善、不发达的背景下,需要高层整体规划,拿出资源。现在市场经济已经相对完善,未来国有银行必须在市场中去寻找自己的位置,这里有一个非常微妙的词叫“感觉”。

建行的“感觉”

冉学东

中国国有银行未来的改革仍然是一个势在必行的任务,只不过,此前在市场经济不完善、不发达的背景下,需要高层整体规划,拿出资源。现在市场经济已经相对完善,未来国有银行必须在市场中去寻找自己的位置,这里有一个非常微妙的词叫“感觉”。

听听建行董事长田国立的这番话,你就觉得这就是一种感觉。他说:“有观点说中国人是不是不喜欢租房,要买房?我认为主要是因为租赁市场太不发达了,基本上最长租期一年,租户下功夫装修吧,一年之后房东逼你走,要不然涨价。你不装修吧,就窝窝囊囊、破破烂烂,你也难受。”

初听,你肯定难以相信这样接地气的话语是一个国有大行董事长说的,但是从这番话里,你就知道,这位董事长从市场里找到需求,这就是所谓的“痛点”,是被市场长期忽视的空间,找到这个需求,就找到了盈利模式,其他的事情就好说了。

这也就是所谓的“租售并举”“长租市场”,市场就在那里,看你能否有一双发现的慧眼。

建设银行在租房市场的布局已经一年有余,这里有一个核心是建行打造的“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这是利用先进的IT技术,把房源、房租中介、业主、银行、租房者等等连接起来的枢纽,可以做到房源统一管理、信息共享、租赁企业监管、租赁房源核验、租赁过程监测、租赁服务全覆盖。先进的通信信息技术加上大数据云计算等等高精尖的运用是最近今年互联网巨头对传统金融业构成的最大挑战,这个武器如何为我所用显然是传统银行未来胜出的关键,但是并非传统银行自己购买了先进系统,放在银行的后台里就可以,如何用,在哪里用,才是关键,本人觉得建行通过租赁市场的开发,使得金融服务、租赁服务、信息归集都场景化了,这样才把先进的技术用活了,这也就更加能够改进并探索未来市场所需要的更加接地气的技术运用。国有银行强大的品牌效应、资金实力、客户资源和广布的网点,切入这个市场自然不在话下。经过一年多的发展,通过的房源目前已达到700万套,年内有可能突破1000万套。

建行这一招,实现了很多概念,比如生态,这是这几年最火的词,在庞大的房地产租赁市场做一个“链接者”,比如轻资产,建行这一招盘活了过剩房源,对接了需求,缓解了按揭还贷压力,解决了自身下一步存贷款市场空尽。更为重要的是传统银行庞大的房地产贷款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的违约风险,长租金融显然能够缓解这一担忧。

所以说,从市场里去找需求,设身处地的切入市场,才能找到新的需求点。

你如果认识到未来房地产市场建设的任务已经接近顶点,市场上充斥着大量过剩的房源,很大一部分人的住房需求需要租房来满足,那么几十年来建设银行包括其他商业银行依靠购房贷款或者开发贷款来经营的模式就走到了终点。下一步怎么办?

但你一旦发现,当下的租房市场属于分割的市场,业主找不到房源,房源不知道业主在哪里、长租需求不能满足,租户不能装修美化房子,租房者每年都要考虑搬家,金融资源不能对接租房市场,正如建行领导所说:“ “租房不能平等的享受社会公共服务;租期短、租金涨,租客的权益不能得到充分的保证;假房源,黑中介威胁着百姓的安全感……”这时候建行就发现了一篇蓝海,突入这片蓝海,占得先机,等其他银行醒悟过来的时候就已经晚了。

“要租房到建行”,“要存房到建行”,“你在财务上不是一个房奴,而且你可以随时到广州、苏州、扬州住,当你以租房替代买房时,你就有一个说走就走的旅行。当你不再为买房做抵押金的时候,你就会富裕好多。”这些宣传不仅仅是广告语,而是攸关一生财富和幸福的选择,这时候消费者不得不仔细掂量掂量。

四大国有银行听它们的名称,应该是各有专业特色分工的,但事实上,改革开放几十年,金融在中国一直是稀缺品,市场竞争不够,大家做什么都一样,也什么都做,做什么都能赚钱。经济上行周期时,大家都赚钱;经济下行周期也不怕,坏账都有国家负担。它们的业绩也一样,营收、利润增速、坏账等不能有差别,不然领导面子上下不来,本质原因是国有银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不能自担风险自负盈亏,业务没有特色,不能专业化,各自没有拿得出手的“绝活”。

至少从名称上来看,工商银行银行在工商大企业上有专业特色;建设银行应该在基础设施、房地产领域高出一筹;农业银行在农业经营上有看家本领;中国银行在国际业务上能够吃遍全球。但现实的答案是否定的,这就是中国的国有银行未来改革任务任重道远的原因。

从市场上找需求,把自己当成市场人,开动脑子,去探索,去吃苦,这是未来国有银行的一条路子,建行初步找到了一点“感觉”。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