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人民大学报告:经济稳中有变 总需求面临下滑压力

作者:张智 白宇洁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12-18 08:16:23

摘要:在11月的先行数据中,消费者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环比出现下降,通货紧缩魅影再现;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率8.1%,但扣除通胀环比因素仍是5.8%;生产活动预期下滑,PMI指数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从58.7%降到54.2%,降幅达4.5个点。

人民大学报告:经济稳中有变 总需求面临下滑压力

见习记者 白宇洁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2019年经济形势正在逐渐清晰。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中央确定了我国宏观经济基本判断以及稳中有变的形势。可以说,宏观经济整体稳定,但整个经济,特别是总需求方面也面临下滑的压力。”12月1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范志勇代表课题组发布报告时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11月的先行数据中,消费者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环比出现下降,通货紧缩魅影再现;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率8.1%,但扣除通胀环比因素仍是5.8%;生产活动预期下滑,PMI指数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从58.7%降到54.2%,降幅达4.5个点。

不过,在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看来,经济指标中的信心指数的变化远远大于实体经济参数的变化,比如中美贸易战,所有人都在担心出口,但1到11月份出口达到11.8%;很多人担心外资从中国离场,但我国外商投资从去年负增长回升到现在的6.1%;从二季度开始的关于民营经济大争论,使人们认为民营企业家会用脚投票,但民营经济投资从2016年7月份最低的增速2.1%持续回升到现在的同比8.7%。

“我们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不是平缓的。但对经济的变化不能够盯得太紧。中国经济稳中有变这样的一种态势,绝对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的问题,它是一个阶段性的现象。”刘元春表示。

面临下滑压力

在整体稳定的大格局下,总需求增速出现下滑加速的迹象,值得特别关注。

报告显示,截至到今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各部门中除“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之外,其他部门需求呈现下滑趋势,经济增长新动能尚不能独立担当稳定经济的重担。

同时,无论是消费者价格指数还是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长率都在2%左右,但是环比数据都出现了下降的状况,这意味着通货紧缩压力增大。

“中国经济不会发生滞胀,11月的数据显示,接下来我国经济正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范志勇说。一个难题在于,当宏观经济政策应对通货紧缩时,它的有效性要比应对通货膨胀时要差很多。

消费则延续了之前相对比较疲弱状态,投资比前几个月出现温和反差。11月,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率8.1%,扣除通胀环比因素仍是5.8%。报告显示,居民部门高杠杆率对财富结构和消费的影响是长期的,只有通过稳定经济增长和收入才能够实现消费的稳定。

生产活动预期也在下滑,根据PMI指数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可以发现从5月份到现在持续下降,从58.7%降到54.2%,降幅是4.5个点,尤其是中小企业PMI指数下降略大,其中小企业降6.8%,中型降幅5.6%,大型企业降低4.4%,在经济面临下滑趋势下,中小企业所感受到的压力是更大的。这也就给政策制定者提出要求,怎么样在制定经济政策方面更多考虑到中小企业的接受情况。

此外,广义货币增速已经连续7个季度低于名义GDP的增长。“现在增速持续下降原因是货币供给速度处在偏低的状况。”范志勇说。历史经验和国际经验都表明,当货币增长率比名义GDP增长率低的时候,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面,GDP仍然会面临下滑压力。

不过,11月也有亮眼的数据。投资方面,前11个月投资同比增长5.9%,比前几个月略有增长。在结构性的变化上,5.9%增长率主要来自于民间企业或者民营企业的投资,国有部门投资增长率只有2.3%,民间投资增长率是8.7%。

报告显示,尽管工业生产增速有所回落,但中高端行业增势良好。11月份实际增长5.4%,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从不同企业来看,增长最快的是股份制企业,国有控股3.9%,最快的是外商和港澳台投资增长1.9%。在这些行业里,代表高技术行业增长速度是比整体增长速度更快一些,这个表明中国的经济在结构上会存在改善的趋势。比方说,专用设备增长率是12%,铁路、船舶、航空航天交通制造设备增长率超过12%,这些行业增速超过总体增速。

应稳定外部环境

在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时候,国际环境将起到重要作用。

“外需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目前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可能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方面相对困难的时期。为了应对困难时期,我们不能仅通过过去扩张性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这些经济政策并不能完全解决我们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在相对困难的情况下,怎么样重新树立中国的投资者和世界投资者,中国消费者和世界消费者对中国的信心。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讲到,2019年继续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这个比一般财政政策更起到作用。”范志勇表示。

在刘元春看来,中国和美国贸易问题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

“世界经济确实发生变化,这个影响也显现出来了,明年还会继续显现,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表示。

在刘元春看来,经济下滑、趋势性下滑的力量是一种平稳发力的状态,但是周期性下滑的力量有所抬头。这就决定了我们宏观经济政策的定位必须要有所调整。

报告显示,我国目前经济下滑不仅具有新常态转型时期的阶段性特征,同时也是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造成的冲击的结果。应对目前的经济形势不仅要有常规的全方位的经济政策,更需要从稳定居民和投资者信心着手,稳定国内外经济主体对未来中国经济的预期。

“现在中国经济问题比较复杂。长期看来,货币政策空间有但不大;财政政策,主要是民营企业这一块减税降费。同时,一旦中美贸易进一步打下去,国内应对这个办法可能还是要扩大投资,因此货币政策应适当放松,但是我相信短期内放松的可能性不是很大。长期看,你要解决这么多问题,还是要从解决经营改革问题,把常态率压下来,否则这个问题始终是个矛盾。”祝宝良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