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歧视比艾滋更可怕 公益话剧《为艾发声》首演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11-29 11:04:37

摘要:11月27日,北京市“幸福家庭大讲堂”活动走进北京大学医学部,在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开展“健康北京 幸福家庭——为艾发声”主题宣传活动,同时启动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第十六届预防艾滋病宣传周。

歧视比艾滋更可怕  公益话剧《为艾发声》首演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在地球上,平均每分钟都有一个孩子死于艾滋病,有超过1500万的儿童因为艾滋病而失去父母。人们“谈艾色变”,对艾滋病人充满恐惧和歧视。那么,如果没有歧视,艾滋病还那么可怕吗?

迄今为止,HIV病毒感染/艾滋病仍然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中国在抗击艾滋病领域成绩有目共睹,但挑战仍然存在。其中,从各种数据看来,艾滋病是一项比较难克服的病症,但是比疾病更难治愈的是歧视。为此,相关的宣传教育尤其重要。

11月27日,北京市“幸福家庭大讲堂”活动走进北京大学医学部,在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开展“健康北京 幸福家庭——为艾发声”主题宣传活动,同时启动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第十六届预防艾滋病宣传周。

“艾滋病防治事关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安康。”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巡视员刘娜表示,“幸福家庭大讲堂”活动联合专业院校,以创新的内容、丰富传播形式,共同为艾滋病防控宣传而努力,有助于控制艾滋病,共享健康生活。

歧视被指猛于病毒

公民有不受侮辱与歧视的权利,艾滋病感染者也是如此。

其实,国际社会和各个国家都在为消除艾滋病歧视而努力。在我国,这个问题也被提到社会公正和正义的层面,而且有不少公开的法律来保证。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第十六条就已指出,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救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我国的《艾滋病管理条例》也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配偶、子女的就业、就学、就医和参加社会活动等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配偶和子女……

然而,《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歧视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其家人曾因自己的感染状况而遭受歧视。一时间,歧视被指猛于病毒。

同时,在受访者眼中,艾滋病感染者容易受到来自以下方面的歧视:感染者面临失业等工作歧视(53.1%),学校同学和老师的歧视、学校劝退(52.5%),社区对该群体的排斥和暴力行为(52.2%),家庭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和抛弃(46.4%),对特定群体的强制测试和筛查(37.5%),医疗服务拒绝治疗和护理艾滋病感染者(30.7%)等。

其中,失业等工作方面的歧视占比最高。

艾滋反歧视任重道远

艾滋病的宣传教育要避免形式主义,更要在危害警示与消除歧视之间找到平衡。

就在活动当天,经半年创作、采风、排练,由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支持的公益话剧《为艾发声》首次正式演出。据记者了解,该剧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大学生小虎的视角出发,带领观众体验艾滋病对一个青年的残酷打击,万念俱灰的痛苦和磨砺、对欲望和人性的反思,亲人之间的裂痕和伤痛,更有感染者重拾希望、涅槃成长,同时向广大医务工作者表达了敬意。来自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艺的专业人士与北大医学部学生共同演绎的话剧,人物刻画入木三分,让观众数度落泪,共同经历人生“过山车”,感受痛苦、勇气和爱的力量。

该话剧让记者联想起了1993年的美国电影《费城故事》,它讲述的也是艾滋病病人的故事,但可贵的是它引导我们从法律的角度对生命、对爱情、对个人权益进行的思考。

随后的圆桌论坛讨论,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童青少年研究所马迎华教授指出在青年中预防艾滋病的重点工作,公卫学院学生代表温勃讲述了防艾活动创新性、贴近性的重要性。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市场准入与政府事务部副总裁陈建介绍了支持公益话剧《为艾发声》的创作初衷,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携手公共卫生机构等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抗击艾滋病和HIV防治进程,开展艾滋病防治公众教育工作,HIV治疗不仅仅是疾病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希望通过这幕话剧的公映可以进一步消除社会对HIV感染者的歧视和污名化。

时代在挥舞着进步的旗帜,希望总是变得越来越清晰,相信一个有爱的国度是会让所有人“生而平等”,这里面也包括艾滋病患者。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