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缺钱与转型双压,实业路在何方? 10月信贷“腰斩”真相

作者:肖君秀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11-16 17:59:59

摘要:10月金融数据出炉,当月新增贷款6970亿元,环比9月大减了6830亿元,出现“腰斩”。令市场倒吸一口凉气的是,其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当月仅新增1503亿元,即实体企业贷款仅占二成,其他八成都是个人贷款。银行为什么不给企业贷款?实体企业怎么了?一批民营企业资金链紧绷,危急关头正在渴盼输血。

缺钱与转型双压,实业路在何方? 10月信贷“腰斩”真相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肖君秀 深圳报道

民营企业经历融资寒冬,最近引起了各方高度关注。

10月金融数据出炉,当月新增贷款6970亿元,环比9月大减了6830亿元,出现“腰斩”。令市场倒吸一口凉气的是,其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当月仅新增1503亿元,即实体企业贷款仅占二成,其他八成都是个人贷款。银行为什么不给企业贷款?实体企业怎么了?一批民营企业资金链紧绷,危急关头正在渴盼输血。

“即使最近对民营企业有许多喊话和政策,但是银行贷款并不能满足所有困难企业。”一家刚刚获得银行数千万贷款的某上市公司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称,银行要看业绩看行业看抵押。

某上市股份制银行总行金融部人士表示,银行前几个月响应政策加快发放贷款,后面几个月会慢一点,因为银行要考虑全年放贷总量与满足考核。同时民营企业不可能所有的融资都由信贷来承接,要寻求多种融资渠道。

信贷发力短暂喘息

东方园林董事长何巧女终于松下了一口气,债务危机难关度过,农业银行旗下公司——农银投资通过增资东方园林旗下环保集团,首期10亿元到位,后续还有20亿元。同时公司近日完成今年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10亿元发行,未来几个月总计数十亿的债券兑付基本解决。

然而,部分民营企业并没有何巧女一样幸运,还在为融资头疼。“除非是大国企,民营企业资金都困难。”上述上市公司人士说。

实体企业经营有多难?银行信贷是一面镜子,企业贷款数量多,尤其是中长期贷款多,表明企业状况较好,生产经营积极。反之则表明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信贷收缩。

10月的信贷数据不容乐观。先看新增贷款总量,只有6970亿元!而9月份为1.38万亿,环比减少一半。虽说10月是传统的信贷“小月”,但是市场预期在9000亿元左右。

更令市场担心的是,10月实体企业贷款失速。10月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当月仅新增1503亿元,这个数据有多低?仅占当月整体贷款的二成;环比9月6810亿元,仅仅是9月的22%;同比去年10月的3586亿元,也不及一半。

市场上分析的原因大致为三种,一是实体经济压力大,企业自身扩张需求不大,同时银行防风险放贷动力不足;二是去杠杆以及资管新规之下,表外整治部分融资无法回表;三是季节性因素,过去每年10月新增贷款总量也是6000亿上下。然而往年企业贷款在3000亿上下,对比之下今年10月实体输血失速。

民营企业资金紧张,银行信用扩张动力不足,那么问题根本原因在哪儿?

11月11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在一个内部演讲中称, 9月份广义货币M2增长速度8.3%,过去都是在两位数,年平均17%左右,现在控制到一位数。那就是GDP6.5%再加上通胀率2%,再一个调整参数,就是目前M2应该有的数据。

“一定要保证这个数据处于中性稳健,这个数据控制不好的话会发生很重要的经营风险压力。”其强调。

假如企业是一辆高速路上行驶的汽车,融资贷款是加油以及车速,现加油减少车速下降。那么,高负债的企业必需在融资额度上“刹车”,调整负债以及提高经营质量才能度过寒冬。

上述股份制银行总行金融部人士说,10月信贷失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前几个月货币政策发力,银行响应政策加大力度放款,增速过快,前面快了,后面就慢一点。

今年,已经连续7个月新增贷款超过万亿,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更是高达1.38万亿元,同比多增1119亿元。8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万亿元,同比多增1834亿元。对于银行来说,全年贷款指标所限以及MPA考核等多种因素,经过多个月的大力放贷,10月份进入短暂喘息阶段。

“明年一季度融资会大为改善。” 上述股份制银行总行金融部预计。银行信贷季节性放款节奏为按“4321”,第一季度将会放出全年四成的贷款,以支持企业全年生产与准备工作。

为了支持实体企业,今年央行已经累计实施了四次降准,向市场净释放资金约2.3万亿元。未来降准仍可期,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称,年底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同时,仍会进行偏松调整,加大定向支持力度,年底前央行仍有可能定向降准一次。

“银行肯定会积极响应政策加大放款力度,不过银行在选择民企贷款的时候,标准不会降低,不是什么企业都贷,否则会导致不良大增。”某股份制银行深圳分行中小企业贷款负责人说。

融资多条腿走路

一些上市民营企业遭遇流动性危机,由于股价大幅下跌引发股权质押爆仓风险,企业发债、融资出现困难,而这些因素又相互交织影响,情况越来越糟糕。

民营企业渴望银行相救,何巧女曾经在9月一会议上对央行领导说,现在民营企业太难了,如果给她批准一个银行,一定拯救企业于血泊之中,一个一个地救。

同样有经营压力、背负金融安全重任的银行,又是怎么想的呢?

“不可能所有的融资压力都由银行来承接,民营企业要寻找多种融资途径,提高直接融资等。” 上市股份制银行总行金融部人士说。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认为,银行不太可能全部包了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直接融资还是非常重要,目前,我国直接融资只占到全部融资的30%,间接融资是70%,债市有很大的发展前途,应该把地方性的金融体系建立起来。此外,其认为要实现利率市场化,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要有风险定价的权力。

本报记者了解到,上一轮金融危机民营企业贷款造成的坏账,一些银行现在都还在进行不良资产处置,如何提高民营企业贷款占比、同时又能控制风险成为银行重要课题。

政府与各金融机构正在联手相助,以缓解民营企业债务风险。目前多地政府设立投资基金,驰援上市公司。北京海淀发起设立规模达百亿元纾困基金;深圳设立专项工作小组,安排数百亿元专项资金,化解辖内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浙江设立基金合作投资目标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20亿元;山东将设立上市公司纾困基金,首期规模约40亿元……更多的目标基金在成立,为上市民企解困。

此外券商、保险、公募基金也都相继行动,券商由11家证券公司作为联合发起人,共出资255亿发起行业系列资产管理计划签署了发起人协议。保险资金设立了三只纾困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的专项产品,总规模目标为580亿元,同时发行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专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基金公司则以自有资金或多渠道募集社会资金,通过成立资产管理计划等形式,参与化解民营上市公司流动性风险,旗下子公司专户产品或将先试先行。

这只是帮助民营企业度过眼下难关。民营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市场认为根本上还是相对国企而言,存在区别性对待。那么,有没有根本解决办法?

11月13日,在北京召开的“财经年会2019:预测与战略”会议上,招商局集团、招商银行原董事长秦晓说,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发展难题,即是民营企业与国企中性竞争的问题,可以尝试将国企进行大胆的划分,把被认定是承担了国家安全战略的分为一类,把没有承担国家安全战略的分为第二类,与民企一样进行市场化方式经营,市场化竞争。

“有一部分划出来以后,剩下的都是中性,没有特殊待遇,和民企一样,甚至有的可以民营化。”秦晓说。

此前,央行行长易纲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发言称,为解决中国经济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我们将加快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考虑以“竞争中性”原则对待国有企业。我们将大力促进服务部门的对外开放,包括金融业对外开放。

转型与时间赛跑

对于民营企业,眼下是融资问题,但是长远来看还是经营的问题,未来向何处去?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均GDP从1999年的780美元,至20117年已经达8643美元,再过一两年有望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过去发展是以制造业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模式,然而这种模式建立在低廉劳动力、消耗资源和影响环境之下,如今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房价、工资连年上涨,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创立以高科技为基础的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升级转型刻不容缓,新经济模式才是未来企业发展的方向。

中银国际证券分析师张晓娇认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要靠企业。当前对中国经济来说,中期最重要的目标是转型升级,因此在短期防风险的基础上,政策将朝向转型升级的方面加快出台。从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看,消费当前是个稳定因素,净出口是个冲击因素,如果要实现转型升级,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有效投资。在投资方向上,未来或有更多倾向于扶持民企、外企,乃至于国企在提高生产率方面的政策出台。

那么,民营企业如何转型升级,进行自我突破?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王忠明在上述会议上称,民营企业将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但同时民营企业需要做出结构调整。目前,超过 60%的 GDP 是由低附加值产品和服务构成,民营企业应重新梳理发展路径,转换成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一是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提出的挑战,原来思维和做法需要调整,对民营企业在技术储备和创新能力方面提出新要求;二是突破后发优势提出的挑战,所谓后发优势是不用试错,无须更多科研费用,只要跟进就可以。今天这条道穷途末路,不能再沿用发展路,企业需要创新;三是超越既有辉煌业绩提出的挑战,民营企业成绩单来之不易,但是还有没有可能再进一步突破。

具体产业方向上,魏杰认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生物工程、节能环保、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二是高端服务业;三是现代制造业。

正如东方园林一样,数十亿元资金进来,解决了眼下的债券兑付燃眉之急,然而公司通过新建和并购强势进入、加速向生态环保全产业链的战略转型能否成功,才是企业的生存之本。

责任编辑:吴丽华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