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清华大学牵手MIT斯隆管理学院超20年后 探索中国管理教育下一步

作者:于玉金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11-13 12:18:18

摘要:11月12日,清华大学与MIT斯隆管理学院合办,在北京举办首届国际教职研究员(IFF)大会,就新时代下的中国管理教育,课程开发、出版和研究领域的最新趋势进行交流探讨。

清华大学牵手MIT斯隆管理学院超20年后 探索中国管理教育下一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玉金 北京报道

“中国高校也在寻找一些方式不断改进(管理)教育,比如教学大纲、课程内容及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了解目前的市场以及市场中不同文化的影响、AI和数据分析等发展趋势,使学生能够在毕业时能够做好准备,面对本地区及国际化的竞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斯隆管理学院全球项目副院长David Capodilupo在接受《华夏时报》等在内的多家媒体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11月12日,清华大学与MIT斯隆管理学院合办,在北京举办首届国际教职研究员(IFF)大会,就新时代下的中国管理教育,课程开发、出版和研究领域的最新趋势进行交流探讨。IFF为斯隆管理学院给来自合作院校、到斯隆进修的高校教师的统称。斯隆中国管理教育项目(IFF Program)则为这项教师进修计划。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国青介绍:中国的现代管理教育始于1991年,初期学科构建阶段,主要是与国外一流的院校学习与合作,1996年清华大学与MIT开始了合作,与MIT合作的20多年中,前10年基本就是派教师到MIT学习课程,将MIT的教学内容学回来,这些课程此后多被列入全国MBA核心课程,在前期MIT对于中国管理教育是有很大帮助的。

据记者了解,1996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MIT达成合作,此后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与云南大学工商旅游管理学院也加入到与MIT的合作行列中。目前,各合作院校已经与斯隆管理学院的教职员工共同合作出版文献、研究项目,进行共同的知识产权的研究等。

David Capodilupo表示,在选择合作高校时,最重要的标准是能够从这个学校学到什么?“比如这个高校的教职员工所进行的研究工作也是斯隆正在研究或感兴趣的,为斯隆提供一些启发或帮助,是否能够互相学习,只有双方都有互相学习的意愿,合作的关系才会稳固。”David Capodilupo说。

陈国青将中国现代管理教育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模仿学习阶段”,搭建中国的课程体系,将西方教科书借鉴来,将国外教师请来,派国内教师到国外学习;第二阶段为“改着讲”,中国的企业发展起来了,中西方融合,从第一阶段照着别人的教科书讲到改着讲,开始在案例中讲中国优秀企业;第三阶段为“接着讲”,是否有中国为主的篇章。

陈国青还解释,并不是国内每个院校都已经走完这三个阶段,也并不是所有的院校都在走,目前主要是融合阶段,“接着讲”这个路还很长,过去中国被认为大而不强,国际上的教育材料不看中国,但是随着中国发展,许多名企发展起来,中国的问题及中国经济就变成国际关心的问题,则中国实践和管理理念也被世界所接受。

David Capodilupo也表示,从中国能够学的东西很多,斯隆管理学院发现让其学生未来能够获得成功,必须建立校际之间及两个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只有这样的基础才能让两个高校之间的学生在未来获得成功,只有双方合作,才能使学生了解到国际上的问题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不仅是在中国商学教育中,全球的商学教育都应该打破此前单一的一个学校对另一个学校的合作关系,而是要把这个合作关系变得更加广泛,囊括更多的学校,这样达成自己的目标都会变得事半功倍,通过学校的多边合作可以更了解彼此的文化,能够更好更快解决各自市场中存在的问题,”David Capodilupo进一步分析,“同时可以帮助中国定义商业管理教育下一步如何发展,是一个传统的MBA的项目还是再此基础上的更深层次发展,是否在商业管理教育方面加入数码技术方面的学习方式还是更多的现实中的实践、学习的机会,这些都是未来可以合作和发展的领域。”

此外,David Capodilupo还提到,要加强对学生关于企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即是否能帮助毕业后有意创业的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在创业方面提供怎样的支持,比如是否建立自己的孵化器和创新枢纽。

责任编辑:黄兴利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