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受房地产、基建拖累 三季度GDP能否保住6.7%?

作者:张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10-18 17:26:31

摘要:这一轮稳增长面临的是内需外需的双重冲击,外需的冲击可能是持续性的,并且成为政策演绎的核心变量。目前,政策短期更倾向于基建投资,四季度很可能出现内需外需冲击的共振,并带来新的政策宽松的预期。

受房地产、基建拖累  三季度GDP能否保住6.7%?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楼市的低迷对GDP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数据显示,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增速比1-7月回落0.2个百分点,降幅有所收窄,但三大投资中,基建投资仍是最大拖累。

“由于今年基建投资回落幅度较大,预计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小幅放缓至6.6%,前三季度增速为6.7%。”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来看,四季度不确定性因素较大。而投资方面,基建投资受到政策鼓励将持稳反弹,房地产投资有所回落。

在连平看来,这一轮稳增长面临的是内需外需的双重冲击,外需的冲击可能是持续性的,并且成为政策演绎的核心变量。目前,政策短期更倾向于基建投资,四季度很可能出现内需外需冲击的共振,并带来新的政策宽松的预期。

基建承压

频繁出政策保驾护航的基建,似乎并没有如预期般一飞冲天。

数据显示,1-8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1%,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剔除“土地购置费”后1-8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7%,降幅继续收窄;与房屋施工相关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同比增长-3.7%,继续萎缩。

事实上,不仅是房地产,8月,基建投资同比下降4.3%,这已经是连续两个月负增长;前8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延续下滑态势,三大投资中,基建投资仍是最大拖累。从和基建密切相关的企业中长期贷款来看,8月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3425亿元,环比减少1450亿元,表明当前基建信贷边际减弱,低于于市场预期。

“当前财政政策的表现是更加积极,新增地方专项债主要与地方基建项目挂钩,将有效缓解基建项目资金资源紧张问题,带动基建投资企稳。”

据了解,地方政府基建债券融资主要包括地方政府的专项建设债、城投债等,其中专项债对基建项目建设支撑不具有可持续性。国泰君安证券债券分析师覃汉表示。根据10月完成全年专项债发行的要求,9—10月专项债发行规模仅为2602亿元,地方企业债规模连续下降,四季度可发专项债余额不足10%。

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最高的60%逐渐回落,其中包括房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和其他投资等。今年以来,第一季度基建投资的名义增速为13.0%,第二季度即下降为4.63%,降幅高达8.37%;房地产投资由9.92%降至8.99%;制造业投资情况较好,由4.01%上升至5.72%。

在上半年基建投资不振的大背景下,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同时,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9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也要求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同日,发改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明确表示,下一步将在坚决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稳定有效投资,确保把有限资金投向那些能够增加有效供给、补齐发展短板的领域。此次海南自贸区方案也要求,要进一步加大基建力度。

不过,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综合经济战略研究部副主任冯明看来,加大基建并不是解决经济增长的根本办法,

“当前经济领域存在如下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突出问题: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更加突出,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有所加剧,综合融资成本抬升,上游原材料价格短期内大幅上涨,压缩中下游企业利润空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态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居民消费增速持续放缓,消费实际增速低于GDP增速;部分沿海经济大省经济下行压力凸显。这都是经济增长需要注意的问题。”冯明表示。

6.7%能否保住?

“2018年三季度全球经济仍延续复苏态势,复杂的外部环境对我国经济产生多重负面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综合经济战略研究部主任汪红驹表示。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举办的宏观经济形势季度分析会上,汪红驹表示,预计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小幅放缓至6.6%,第四季度进一步回落至6.5%。预计2018年前三季度中国GDP累计增长6.7%,全年经济增长6.6%左右。

这和连平看法相同。在连平看来,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长6.6%,今年底明年初经济增长仍然面临下行压力,预计全年增速将为6.6%。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第三季度国内订单与出口订单指数同比均由正转负。其中国内订单指数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而外需回落幅度更大,出口订单指数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不过,经济下行压力下也有一些亮眼数据。作为经济先行指标,9月PMI的表现已有预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受外部需求回落影响,9月制造业PMI环比小幅回落0.5个百分点至50.8%,但仍连续26个月维持在50%的荣枯线以上。同期,非制造业PMI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至54.9%,创下最近3个月新高。

在华泰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超看来,7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确认了未来积极财政政策要在扩内需和调结构上发挥更大作用,未来GDP增速快速回落的可能性较低,预计今年三季度GDP增速6.7%,与二季度持平。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